张暖忻纪实美学最早的理论者和实践者
2012-07-04王欢
文/王欢
张暖忻(1940—1995),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并留校任教。1979年,因与丈夫李陀合写《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引人关注。1981年之后,导演《沙鸥》、《青春祭》、《北京,你早》,自成风格,成为中国电影纪实美学最早的实践者。
1958年张暖忻开始学习电影,那年是法国“新浪潮”的起点。自学法语的她,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能够在电影理论上发出中国的声音。1979年,在中国文艺思潮涌动的年份,北京电影学院的平房中,女儿的作业桌旁,张暖忻和丈夫李陀在酝酿一篇对新时期中国电影有轰动影响力的文章——《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文章在1979年第3期的《电影艺术》上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电影人想过需要这样的理论主张,却没有想到他们本来需要的是打开一扇窗,现在却被张暖忻和李陀掀开了屋顶。此后多年,张暖忻的电影创作也一直和勇气联系在一起,因为她一直在试探着新鲜的尝试。
在《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论文发表之前,导演张暖忻还没有作品,论文之后,张暖忻先后拍摄了六部影视作品来实践自己的理论。因此,张暖忻可以说是纯正的学者型导演。虽然她短暂的一生共拍摄了六部电影作品,数量不多,但每部都是精品。
1981年,张暖忻的导演处女作《沙鸥》问世。这是一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特殊位置的电影。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发端之作,是书写在银幕上的宣言。影片讲述的是女排运动员以赢得世界冠军为最大心愿,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本片是导演独立执导的处女作,也是对其“电影语言现代化”思想的一次全面实践。
张暖忻在《青春祭》拍摄现场(上、下图)
1985年,张暖忻坚决以片名太长为理由,放弃原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名字,改名为《青春祭》。原著者张曼菱为此还和张暖忻打了一场官司。根据当时的大学生回忆,《青春祭》在北京大学放映的时候,张暖忻身着白衬衣、牛仔裤,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对于电影,张暖忻一直有自己的坚持。《青春祭》的主演冯远征,就是张暖忻的特别发现。1984年,参加北京电影学院考试的冯远征,来到正在大搞校园建设的电影学院,带着一些自卑的他坐在一堆原木上。结果却被一个中年妇女远远地绕来绕去地看,把本来很郁闷的冯远征心里看毛了。后来冯远征才知道,看她的这个中年妇女就是张暖忻,他穿着父亲的蓝裤子、绿军装,背着绿军挎包的这份与众不同的打扮,以及郁郁寡欢的神情,在张暖忻看来很像她电影中的一幅构图。于是,冯远征就成为了张暖忻的主演。在电影《青春祭》中,为了还原最真实的傣家山寨生活,一方面她在当地挑选的大量非职业演员,比如家中九十余岁的讶、善良的老哑巴、傣寨的村民。让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另一方面片子也原生态的使用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为电影平添了一份置身其中的真实感。
2005年,导演谢飞在缅怀张暖忻的创作生涯时赞誉过她才华与独特的艺术气质——“纪实风格的电影抒情诗”。的确,张暖忻的美学风格就像她在《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所阐述的那样,既追求能像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那样自然生活,又能如法国新浪潮及后现代电影带有强烈的哲理诗意。如同一首纪实风格的电影抒情诗。
看似平淡,实则回味无穷,我想这是众多电影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美学境界。张暖忻,作为一位学院派的电影导演,从理论而实践,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