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与ER、PR的关系

2012-07-03冯建丽车潇良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年6期
关键词:组织学浸润性阴性

冯建丽,蔡 媛,江 奎,车潇良,郑 甦

(1.宝鸡市中心医院病理科,陕西 宝鸡 721008;2.宝鸡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科,陕西 宝鸡 721008)

乳腺癌是一种激素相关性肿瘤,国内研究[1]显示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有关肿瘤病理特征如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与激素受体的关联及对治疗、预后的评估,相关的研究结论不一。作者就此目的开展临床分析,探究其内在联系,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120例,年龄24~81岁,中位年龄52岁;肿瘤发病部位:左侧68例(56.7%),右侧 51 例(42.5%),双侧 1 例(0.8%)。所有病例均参照文献[2]的乳腺癌规范取材法进行,并对肿瘤组织行ER、PR检测。临床病理特点详见表1。

1.2 主要试剂 鼠抗人ER单抗、PR单抗,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福建MAXin-Bio公司。

1.3 免疫组化染色过程 全部病例标本经体积分数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厚切片,分别用于常规HE染色及ER、PR的检测。组织经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至水化,pH 6.0柠檬酸缓冲液进行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滴加相应一抗,室温下孵育1 h,PBS冲洗,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37℃ 30 min,PBS冲洗,DAB染色,苏木素复染,脱水,透明,封片。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用试剂盒已知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观察每例乳腺癌常规HE切片,根据WHO的分类标准[3]进行病理分型及组织学分级。

1.4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标准 所有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均采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由2位高年资病理科医生复阅片。ER、PR蛋白的表达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采用半定量法,分为阴性(-)和阳性(+~+++)4个级别,≥10%的细胞核染色为阳性,否则为阴性。(+)为肿瘤细胞染色呈较弱的淡黄色,阳性细胞数10% ~<25%;(++)为染色呈黄或深黄色,阳性细胞数为≥25% ~<75%;(+++)为染色呈棕黄色,阳性细胞数≥7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 α =0.05。

2 结果

2.1 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120例乳腺癌患者中,89.2%发生在2个年龄段,即31~50岁及51~70岁,此2个年龄段的发病率相当;浸润性导管癌最多,占76.3%;45.8%患者确诊时已有淋巴结转移;Ⅰ级浸润性导管癌占8.5%,Ⅱ~Ⅲ级占91.5%;ER、PR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7.5%、59.2%。见表1。

2.2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ER、PR表达的关系 浸润性导管癌ER、PR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浸润性导管癌(58.5%vs 30.8%;47.9%vs 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 组织学分级与脉管内瘤栓、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组织学分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见表3。

表1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3 讨论

已有的观点认为ER、PR阳性的乳腺癌预后较好。本组120例乳腺癌患者中ER阳性表达率为52.5%,PR阳性表达率40.8%。Lal等[4]对3655例乳腺癌患者的研究显示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7%、48.6%。另一项对1362例病例的研究[5]显示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1%、64.2%。相对国外大样本病例研究结果,本组ER阳性表达率相对低,原因可能与样本病例数较少有关。本组有近半数的患者ER、PR阴性表达,阴性表达率为分别为47.5%、59.2%,按传统的观点这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有研究[6]显示ER阴性患者的5 a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低于阳性患者。但ER阴性患者如果行新辅助化疗、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比例明显高于ER阳性患者,而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者,无论ER表达状态如何,其5 a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相当。而ER阳性患者化疗后无论是否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其总体预后相当。因此,对于ER阴性乳腺癌,选择行新辅助化疗会改善其总体的预后,而且化疗后的反应情况非常重要,能提供很好的预后信息并指导后续的治疗。Koo等[7]研究了49例乳腺癌患者的分子特征与多种化疗药(包括5-氟尿嘧啶、阿霉素、表柔比星、紫杉醇等)的单个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显示ER、PR阴性乳腺癌较阳性患者运用以上化疗药后细胞死亡率更高,其中ER阴性患者对阿霉素化疗更敏感,而PR阴性患者对所有化疗药均敏感。这些研究提示ER、PR阴性乳腺癌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也同样能达到良好的预后。

本文结果显示:8例Ⅰ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无一例有淋巴结转移和脉管内瘤栓,而86例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脉管瘤栓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9%和58.1%,统计学分析结果示组织学分级与淋巴结转移有关,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Ⅰ级很少有淋巴结转移。有研究[7]显示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者对阿霉素、表柔比星、紫杉醇等的化疗反应明显不同,组织学分级愈高,化疗药物的疗效愈佳。因此,尽管高分级乳腺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不佳,但化疗的反应却好,对于高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选择敏感的化疗药物有可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ER阴性在Ⅰ级浸润性导管癌中占12.5%,Ⅱ~Ⅲ级中占44.2%,随着级别升高,ER阴性的比率呈增高趋势。Ring等[6]的研究发现72%的ER阴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是Ⅲ级,40%的ER阳性乳腺癌是Ⅲ级,提示ER阴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偏高。预后不良因素中ER阴性表达与较高的组织学分级常共同存在。通过本研究尽管很大一部分乳腺癌患者是ER、PR阴性表达,相伴随的常是高组织学分级的乳腺癌,且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按传统观点预后不良,但新的研究证实这一部分患者对化疗更敏感,因此只要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既往预后不佳的病例仍有很大可能获得良好的预后。总之,乳腺癌病理检测除需要明确激素受体的表达外,组织学分级的评估也需要精确详实,在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时必须参考这些指标。

表2 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ER、PR表达的关系例(%)

表3 组织学分级与脉管内瘤栓、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例(%)

[1]龚西騟,丁华野.乳腺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6.

[2]韦斯特.外科病理取材图解指南[M].王哲,王瑞安译.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131-139.

[3]塔瓦索利.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M].程虹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5.

[4]Lal P,Tan LK,Chen B.Correlation of HER-2 status with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s and histologic features in 3,655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s[J].Am J Clin Pathol,2005,123(4):541-546.

[5]Huang HJ,Neven P,Drijkoningen 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tumour characteristics and HER-2/neu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1362 women with primary operable breast cancer[J].J Clin Pathol,2005,58(6):611 -616.

[6]Ring AE,Smith IE,Ashley S,et al.Oestrogen receptor status,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receiv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J].Br J Cancer,2004,91(12):2012 -2017.

[7]Koo JS,Jung W,Shin E,et al.Impact of grade,hormone receptor,and HER-2 status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 on response to specific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by in vitro adenosine triphosphatebased chemotherapy response assay[J].J Korean Med Sci,2009,24(6):1150-1157.

猜你喜欢

组织学浸润性阴性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花刺参幼参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基于MRI影像组学鉴别浸润性与非浸润性乳腺癌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