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民间喜剧艺术研究
2012-07-03范妮
■范妮
近年来,赵本山成为国内学者争相评论的对象,无论是辽北喜剧小品、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还是二人转产业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他对于东北黑土地民间喜剧文化的传播功不可没,但学者们对赵本山在艺术创作风格上脉络性的分析却不多见。在与赵本山几次接触之后,笔者发现二人转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其创作的喜剧小品和东北乡村题材电视剧与二人转具有同根性。二人转、辽北小品、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就像三个点,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才能把握住赵本山艺术创作的风格以及东北民间喜剧艺术的发展过程。
一.赵本山与东北古老的民间喜剧艺术——二人转
杨澜在采访赵本山时的一段话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当初是二人转救了这个走投无路的穷小子,多年后他却奇迹般地拯救了二人转,这一点也许是赵本山本人也没有想到的。”他自始至终也从未离开过二人转,这点赵本山本人也直言不讳。研究赵本山的艺术作品,笔者认为首先应了解二人转表演的艺术特征,因为它的演出形式和表演方式是赵本山戏剧和影视作品创作的胚胎和雏形。
二人转是诞生于东北的古老民间喜剧艺术,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幽默的说口和诙谐的动作,载歌载舞的形式成为东北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杨朴在《二人转的文化阐释》中写道:“正是有了它,农民孤独而漫长的黑夜才有了慰藉和亮色,饥寒交迫的苦难生活才有了温暖和欢乐,潜意识中的情感欲望才有了投射和宣泄,被压抑、被束缚的精神才有了解放和自由。”①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可大致地分为 “单”“双”“群”“戏”。单,指“单出头”,一人演多角。双,指“双玩艺”,男丑女旦,表演七分丑三分旦,形成了二人转以男性为主的表演方式。“群”也叫“群活儿”,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戏,指拉场戏,是以丑旦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
二人转表演讲究唱、说、扮、舞、绝。“唱功”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口”分为零口、定口和套子口。赵本山与黄晓娟表演的拉场戏《麻将豆腐》里人物运用的是典型的定口表演(定口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念白,如交代剧情等)人物一上场就介绍道:“你别看我这小样,名头挺亮,我叫中发白。昨天晚上打了一宿麻将,把我输了够呛,刚要脱鞋上炕,就有人敲门框,找我没别的事,不是做豆腐就是打麻将。”
“做”也称扮,讲究以虚代实,演员表演人物要进得自然出得利落。“二人转既不直接进入人物,以人物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又不以演员的立场为自己的立场,而是以丑旦的立场去模拟人物。”二人转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即我(演员)带动你(观众)去演他(角色)。拉场戏《大观灯》里赵本山和潘长江饰演一对亲家去观灯会,演员自报家门,场景、剧情随人物唱词而变化。
“舞"主要指"舞功”是东北秧歌凝练的结晶。拉场戏《驱邪》讲述夫妻以跳大神谋生,其中的舞蹈在东北秧歌的基础上借鉴了萨满舞、单鼓等元素,颇具东北地域风格。“绝活”是指扇子、手绢、大板、手玉子等手持道具的运用。《麻将豆腐》中“拉磨片段”堪称经典,手绢花的运用极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具有抒情写意的特征。
1982年由崔凯创作赵本山主演的拉场戏 《摔三弦》轰动一时。这部戏挖掘了赵本山身上的喜剧天赋,也奠定了辽北喜剧小品发展的方向。赵本山说:“可以说这个戏成全了我一生。”由此不难看出,二人转对赵本山今后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喜剧小品鲜明地打上了二人转的烙印,这块艺术的胎记在其多年后拍摄的一系列乡村题材电视剧中显露无余。
二.赵本山喜剧小品的二人转倾向
赵本山的东北喜剧小品表演风格独树一帜,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说口的运用以及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都让观众眼前一亮。看过“二人转”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它与东北喜剧小品的传承关系。“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它是一种简单、原始、粗野、热烈的民间艺术,却成了东北喜剧之源。”②
1.人物泛丑角化倾向
受到二人转三分“旦”七分“丑”的表演模式,《拜年》、《卖拐》、《买车》、《功夫》都是不折不扣的男人戏。丑角不仅扮相丑,还起到调节气氛,制造笑料,抖包袱的作用。自《相亲》开始赵本山的行头已显出某种符号化的特征:一身粗布蓝色中山装、一顶皱皱巴巴的蓝色前进帽或狗皮帽子,一双布鞋,自称长着一张猪腰子脸。类似的丑角还有《卖拐》中脑筋转得不太快的厨师、《红高粱模特队》中高矮胖瘦形态各异的农民模特等等,这些形象创造了独具东北特色的审丑文化现象。小品演员还善于运用二人转表演中夸张、怪诞、幽默的肢体语言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东北喜剧小品中主人公形象的塑造都与二人转中的‘丑’角有关,扮相‘丑’、语言‘丑’、动作‘丑’,正是这些丑得不能再丑的形象,为广大观众奉献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喜剧美。”③
2.二人转说口在小品中的移植
“二人转的说口,源于田间地头、场院、大车店扯出来的故事、笑话,诙谐、幽默,带有乐性和喜性,很像相声中的“包袱”,老百姓说着开心,听着舒心。”④郭翠君在《文艺报》上撰文说,“东北喜剧小品在创作上,以东北二人转的“说口”延伸为喜剧小品的对话和独白,形成了一种惟东北喜剧小品独有的语言叙述方式。东北喜剧小品的语言不仅仅运用了东北方言,更重要的是,运用了“东北二人转式的语言叙述方式”。⑤这种叙述方式的借鉴首先表现在人物的开场白上,它具有交代剧情,使观众了解下面即将发生的事,迅速拉近和观众之间的关系等作用,相当于二人转表演中的自报家门。如小品《儿子大了》刘老根一上场便与观众交流:鸡抱窝,鸭下蛋,谁的活儿谁去干……我是代表我们村里老少爷们的心愿,找我儿子刘百万,进行一次合作项目的重要谈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二人转中的怯口表演也运用到了喜剧小品中。怯口本源于相声表演,是找寻不同语言之间由于误说,误听而制造的误解,制造笑料,调侃讽刺。二人转演员田娃将其演变成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的表演风格。《火炬手》中老汉拍手叫好和紧张局促的“感言”、《不差钱》中毛毛的自我介绍借鉴了这一表演形式。而早在小品《宝座》和《拜年》中赵本山就有怯口表演的影子,只不过那时局限于个别词汇,如概念上的混淆、人物关系的错位、用词不当等,归结起来都是由于人物心里紧张或文化水平不高造成的。
3.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民间文化的艺术宝库,它里面蕴藏着大量的东北民俗文化,包括东北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二人转的丑旦角色来源于东北大秧歌的上、下装。二人转是以这两个基本的角色即一旦一丑的转——既歌又舞、既叙述又兼代言来表现故事的。”⑥赵本山的喜剧小品中,除了人物形象、语言、表演等方面借鉴了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外,载歌载舞也成为其小品创作的一大特征。小品《红高粱模特队》即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品以农民典型的劳动场面演化出舞蹈动作,观众在热烈奔放的舞蹈中感受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小辣椒的舞蹈是东北秧歌和芭蕾舞的结合。双手“挽花”即是典型的东北民间舞基本动作。如果说《红高粱模特队》还是借鉴、移植了二人转中的秧歌,《说事》则是大大方方地扭起了二人转。
三.东北喜剧小品对赵本山乡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影响
从1990年进军央视春晚到2001年与央视联合拍摄电视剧 《刘老根》,赵本山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嬗变,不仅显示了其高超的技艺,更展示了其作为东北民间喜剧文化领军人物的魄力与成就。从中我们也看到东北喜剧小品在赵本山艺术创作中承前 (二人转)启后(电视剧)的作用。二人转、喜剧小品和影视剧在语言风格、故事内容和剧本结构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从艺术风格上看如出一辙。
首先,电视剧中的台词泛小品化倾向。“零口”是演员见景生情,逢场做戏,现编现说的口语。《刘老根》中李宝库在凤舞山庄再次看到女徒弟时念了一段经典的零口:“原想分别三四日,归来已是五六年,一别之后,两心相悬,其实早就把你想啊,八成你也想今天,酒浇愁泪涟涟,实心实意眼望穿。”
歇后语、俗语,双关语在赵本山小品中也时常出现,这些俏皮的东北话道出了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在电视剧中人物语言采用了同样的修辞技巧,如:“?没受到女同志的青睐,光受到伤害。”“(《马大帅》)。再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农村找,找也不找你谢大脚!”(《乡村爱情》)。
其次,剧情的小品化倾向明显。相信看过小品《儿子大了》和电视剧《刘老根》的观众会对两剧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剧中赵本山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一位叫刘老根的父亲,都致力于改变家乡面貌,且两剧故事内核同一化。《儿》讲述一位农民进城找儿子刘百万,希望他为投资家乡建工厂,却发现儿子依靠骗取银行贷款维持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愤然离去。《刘》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叙事线索,大儿子在城里发迹,老根在城里过不惯“好日子”,回家乡利用资源垦荒致富。可以说《儿子大了》是《刘老根》的引子,《刘老根》是一部拉长了的《儿子大了》。
第三,叙事模式的转变。以《刘老根》和《乡村爱情》为例进行对比。《刘》是单一直线的叙事模式,故事围绕刘老根创建龙泉山庄的故事进行直叙。《乡村爱情》则是典型的多条线索叙事模式,且每条线索基本独立,只在叙述过程中平行发展。以下分别是两部电视剧的叙事模式:
《刘老根》第一部的叙事线索:刘老根退休住进城里,受到启发决定回村发展旅游项目→筹集资金兴建山庄→经营山庄→遭到查封→村民将冯乡长等人告上法庭→山庄恢复营业
《乡村爱情》叙事线索:
序号1 2 3 4 5 6 7人物谢永强、王小蒙、谢广坤、王老七、香秀、王兵、赵玉田、刘一水赵玉田、刘英、赵四、刘能、陈艳南谢大脚、长贵、李福、王大拿、杨小燕刘一水、谢小梅、王小蒙香秀、李大国、王天来、陈艳南、李秋歌刘大脑袋、王云、谢大脚刘能、谢广坤、赵四事件谢永强和王小蒙的婚姻和工作赵玉田和刘英的婚姻多角恋情三角恋和养殖场多角恋情刘大脑袋和王云结婚,心里却想着谢大脚争夺村主任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刘老根》故事主线相对清晰完整,故事线索集中,矛盾突出。而《乡村爱情》系列则是多条线索平行进行。呈现出故事主线不鲜明,情节弱化,人物的表演与小品中的戏谑无二致等特点。有观众认为:“电视剧是综合艺术,那些局部的小精彩、小幽默和“抖包袱”,难以支撑起一部长篇电视剧,没有好看的故事,缺少喜剧应有的冲突和张力,这样的作品只能是一部被拉长的小品。”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民间喜剧艺术的发展过程,赵本山无疑是推动这些艺术形式演变的关键性人物。同时也应看到这些作品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化地传播东北农村,造成“社会刻板印象”以及作品故事题材和内容趋同化等问题。笔者认为观众对于这一问题的反映是“审丑疲劳”的一种表现,也是大众娱乐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结果。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喜剧文化唯有走出这一瓶颈,创作更多承载着新时代下东北人民的新风貌的作品,才能为传播东北民间喜剧文化和打造东北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1] 杨朴.二人转的文化阐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2
[2] 孙艳红.东北喜剧小品中的二人转现象[J].舞台研究:17
[3] 同2
[4] 同2
[5] 郭翠君.解读"东北戏剧小品"现象[N].文艺报,2003∶11
[6] 杨朴.二人转的文化阐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08
[7] 陈红.论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叙事的小品化倾向——以《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为例 [DB].中 国 优 秀 硕 士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