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修补术与Bassini法临床疗效比较
2012-07-02叶锡高
叶锡高
腹股沟内环较为狭小时,腹内压突然增高,可造成腹股沟嵌顿疝,用手不能够将其还纳进腹腔。腹股沟嵌顿疝内容物通常为肠管,因此会造成肠管嵌顿,产生机械性肠梗阻症状,需要手术及时处理[1]。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包括传统的疝修补术如Bassini法,及新兴的无张力修补术,本研究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共收治了76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嵌顿疝的诊断标准,且无肠管坏死及腹膜炎体征。将76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8例,男31例,女7例,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6.2±11.3)岁。B组38例,男34例,女4例,年龄36~63岁,平均年龄(47.5±13.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腹股沟疝类型、病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A组与B组患者均做好必要准备,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A组给予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治疗:采用硬膜外麻醉,切口选择为腹股沟区切口,长度约为4~6cm。逐层切开疝囊外组织,打开疝囊,解除压迫,然后根据肠管色泽、蠕动能力、肠系膜动脉搏动情况判断肠管活力,若已坏死则行切除吻合术,若无坏死,将其还纳至腹腔。游离疝囊,在疝囊高位处结扎,切除远侧的疝囊,然后放置锥形疝环填充物并缝合固定于腹壁上。对于男性病人,还要游离精索,并在精索后方放置网状补片,缝合固定,逐层缝合。B组患者给予Bassini法手术:高位结扎疝囊颈后,将精索提起,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将精索放置于腹外斜肌腱膜下,然后逐层缝合。A组及B组患者均给予术后抗生素治疗[2]。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观察3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A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5.3±1.8)天,显著低于B组(8.7±1.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比较 A组患者共发生2例尿潴留、1例阴囊水肿,B组患者共发生1例尿潴留、1例阴囊水肿、1例切口感染,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7.9%(3/38)无显著差异。随访1年后,A组随访36例患者均未发生复发,B组随访35例患者的,共2例复发,复发率5.7%。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P<0.05)。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预后较好,但腹股沟嵌顿疝往往合并肠管坏死、肠梗阻等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嵌顿,恢复血供[3]。
无张力修补法使用聚乙烯人造网片进行腹股沟管后壁的加强,其耐酸性、生物适应性均较好,因此其复发率较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4]。而Bassini法则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其张力较大,破坏了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因此其复发率相对较高,且恢复较慢[5]。
本研究中,A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而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主要包括尿潴留、阴囊血肿、切口感染等,尿潴留是由于硬膜外麻醉所致,而阴囊血肿是由于疝囊剥离创面出血所致,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
综上所述,与传统Bassini法相比,无张力修补法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疗效确切,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1]孙成文,赵红军.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1,24(1):52.
[2]严胜利,黄定蒙.传统法与无张力修补法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75.
[3]李金龙,韩刚,曹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法治疗老年人绞窄性腹股沟疝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1288.
[4]倪红卫.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70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6):52-53.
[5]黄国强, 张磊, 胡鹏飞.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与Bassini法的比较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