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用于复发性泪道阻塞的临床分析

2012-07-02李琳孙晋

当代医学 2012年29期
关键词:泪点泪道管术

李琳 孙晋

泪道阻塞是指泪小管和鼻泪管的狭窄以及阻塞,是眼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易流泪、眼屎多且粘稠,严重者可导致泪囊继发性感染,引起脓肿,对患者眼睛造成很大的威胁[1],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以往的治疗方法是泪道探通术,但是治疗效果差并且复发率很高,多次的探通还会加重泪道黏膜的损伤,促进黏膜肉芽形成,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进而加重病情[2]。现对本组90例(105只眼)进行激光泪道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105只眼),其中男24例(26.7%)25只眼(23.8%),女66例(73.3%)80只眼(76.2%)。农民患者77例(94只眼),其他职业患者13例(11只眼)。年龄30~75岁,平均55.8岁,病程2~38年。

表1 治疗结果

1.2 诊断标准 患者在手术后半年以上开始评定治疗效果。⑴治愈:泪道冲洗通畅且自觉溢泪现象消失或基本消失;⑵好转:泪道冲洗过程中有阻力感,但是鼻、口内有冲洗液且自觉溢泪现象减轻;⑶无效:冲洗泪道不通畅。

1.3 器械设备及术前准备

1.3.1 器械设备 由武汉华大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ND:YAC激光综合治疗机,泪点扩张器等常规泪道冲洗器械。

1.3.2 术前准备 对患者泪道进行常规的泪道冲洗。患者病眼有粘脓样分泌物的给予乳酸左氟沙星滴眼液滴眼5次/天,至泪道冲洗时无粘脓样分泌物为止。

1.4 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仰卧位,0.5%爱尔凯因进行泪点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进行筛前神经及眶下神经组织麻醉。将眼睑固定,使泪小管拉紧变直,用泪点扩张器将上下泪点扩张,将探针按常规泪道探通法探至阻塞处,拔出针芯后,导入泪道激光纤维至阻塞处,释放脉冲激光,边击射边推进直至阻力消失有落空感。用生理盐水泪道,然后注入适量复方妥布霉素眼膏。将硬模外导管套在探针外部,从下泪小管经泪道插入鼻腔,然后拔出针芯。将导管鼻侧端勾出至比外,慢慢的牵引导管直至上端管口埋入泪小点。将鼻外硬模导管剪除,鼻内端置于鼻前庭内,术后手术眼用无菌敷料包裹。

1.5 术后处理 手术后2d去除手术眼敷料,手术眼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术后3d进行复诊冲洗泪道,以后1周时间内每天冲洗泪道1次,泪道通畅后每周冲洗泪道2次,冲洗4周。3个月后,取出泪道置管。

1.6 术后随访 术后3d、1周、2周、3周、1个月、2个月直至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观察手术眼流泪、分泌物及泪道冲洗是否通畅。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见表1。

2.2 并发症 2只手术眼在术中出现假道,立即停止手术,1周后再次进行激光手术,手术成功。泪点撕裂1例,但是不影响导泪功能。泪道留置管滑脱3例,再次插入泪道成功。

3 讨论

泪道阻塞是眼科常见病,在农村尤其多见,并且女性患者要多于男性患者。本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73.3%,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常规的泪道探通等机械扩张泪道的方法会使阻塞部位穿破并且损伤正常的黏膜组织并形成瘢痕,使病情加重[3]。

激光泪道成形术采用的是YAG激光,它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小,疏通泪道后上皮生长快,并且手术中采用的是间断射击的方法,利于疏通阻塞的泪道,益于恢复泪道本身的管状结构[4]。泪道疏通后,在泪道中置管,进而防止了泪道的再阻塞以及狭窄。术后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能有效的杀灭泪囊内细菌,防止炎症复发,减少术后创面水肿粘连[5]。本组患者在术后均采取乳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有效防止了泪囊炎的发生。

在置管术的治疗中,形成假道是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手术时,眼睑要固定好,泪小管处于拉紧绷直状态,可以避免损伤泪小管和周围组织形成假道。即使形成假道,再次手术,一般均能成功。本组患者中2只眼在手术时形成假道,但再次手术后均治愈。

对于泪道阻塞,以往的单纯性的探通等方法难以达到治愈标准并且极易复发。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不开刀,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可有效防止手术后创面的再次粘连,从而达到治愈效果。本组患者中治愈78只眼(74.2%);好转13只眼(12.3%)。所以,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值得推广。

[1]黄小琴,郑金山,王程.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J].社区中医药,2010,17(12):121.

[2]董武剑.激光浚通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4):467-468.

[3]王建君,陈慧云.高频泪道浚通成形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2):77.

[4]宋艳萍,金中秋,徐东强.激光泪道成形术加[J].眼科新进展,2000,20(3):216.

[5]戴青,孙淑清,李珲,等.慢性泪囊炎细菌培养及临床意义[J].中华眼科杂志,1999,35(1):60.

猜你喜欢

泪点泪道管术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泪点环形切开重建术治疗复杂泪点狭窄的临床效果
泪点环形切开重建术治疗复杂泪点狭窄的临床效果
个体化泪点成形术治疗获得性泪点狭窄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高低泪点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