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厘软膏对痔瘘术后的疗效观察研究

2012-07-02刘文利刘晓晖

当代医学 2012年30期
关键词:软膏尿潴留换药

刘文利 刘晓晖

对于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且经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的痔瘘患者临床经常采用手术治疗,但痔瘘手术后创面不易保持清洁干燥,炎症反应较严重,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排便困难[1]及感染等并发症较易出现,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创面痊愈。对此治疗方法颇多[2]。七厘软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外伤血瘀肿痛,外伤出血,扭伤等。查阅资料,有文献报道七厘胶囊对于痔瘘术后具有良好疗效[3-4],可明显改善痔瘘术后创面疼痛、创缘水肿等常见并发症,加速创面生长愈合,据此笔者将七厘软膏用于痔瘘手术后创面换药,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3~9月经我院住院手术治疗痔疮(包括Ⅱ、Ⅲ期内痔、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混合痔)、单纯低位性肛瘘、肛裂等患者100例。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19~75岁,病程3d~20年。100例分为七厘软膏组50例、九华膏组37例、呋喃西林膏组13例。3组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痔瘘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从术后第一天起分别用七厘软膏药捻(条)(北京优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153)、九华膏药捻(条)(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504)、呋喃西林膏药捻(条)(西安市中心医院制剂室生产)填塞创口,外盖敷料,胶布固定。3组患者每日换药前先以双氧水消毒创口,各自用上述3种药捻(条)换药,每日排大便换药,1次/d,直至伤口愈合。

1.3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外科学》[5]及痔瘘术后创面易出现疼痛、便秘、尿潴留、水肿的特点,自行拟定:创面基本无痛,排便、换药时轻度疼痛,不需服用或仅服一般止痛剂即可者为有效;创面疼痛明显,排便、换药时加重,需肌注哌替啶等强力止痛剂属无效;便秘指因惧痛而自觉控制饮食、控制排便者;以创缘水肿消退之日计天数;尿潴留指经诱导、针刺穴位、肌注新斯的明等无效行留置导尿;创面愈合天数以创面完全上皮化时所用天数计。

1.4 观察指标 每天观察3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便秘、尿潴留、创面水肿消退天数及创面愈合天数。

1.5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创面疼痛、便秘、尿潴留三个指标指标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创面水肿消退天数及创面愈合天数均以(±s)表示。3组并发症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和u检验,创面愈合天数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并发症及创面愈合天数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七厘软膏组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3组并发症及创面愈合天数疗效比较

2.2 结果分析 从表2的直观分析可见,七厘软膏组对五项观察指标的疗效均优于九华膏组和呋喃西林组,尤其是对于缓解疼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个给药组。七厘软膏组与九华膏组和呋喃西林组比较,五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2.3 不良反应 3组术后治疗过程中,局部创口均无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痔瘘作为肛肠科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因其发病部位特殊,排便时肛管收缩,且术后创面多采取开放处理,存在创面愈合时间长、易受感染、疼痛等缺点[6]。肛门直肠位于消化道的末端,血管、淋巴和神经分布丰富,具有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和较为复杂的生理功能,而手术对肛门直肠及其邻近组织的牵拉挤压和损伤及肠内细菌的影响,导致痔瘘术后创面愈合缓慢[7],病程延长,增加患者痛苦;另外创面疼痛、尿潴留、创缘水肿等也是其常见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创面痊愈。本研究结果表明,七厘软膏对于痔瘘术后创面疼痛、尿潴留、创缘水肿等疗效优于对照组,止痛疗效尤为明显(P<0.05)。七厘软膏的主要成分为血竭、红花、乳香、儿茶、麝香、冰片等。血竭、红花有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作用,乳香有增强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镇痛抗炎功效。儿茶、麝香及冰片有收湿敛疮、止血生肌、消肿止痛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从而明显改善痔瘘术后创面疼痛、创缘水肿等常见并发症,加速创面生长愈合,并且在应用中无不良反应,提示在痔瘘术后治疗中,七厘软膏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外用制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李星.七厘胶囊外用痔瘘术后的临床观察[J].新疆中医药,2002,20(5):81-82.

[2]蒋洪庆,黄淑华,于方英.七厘散治疗痔疮[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1,13(2):97.

[3]朱瑞刚,韩劲松.七厘散治疗血栓性外痔10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1):34-35.

[4]欧阳国林,何泽生.痔瘘术后中医药治疗的探索[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161-162.

[5]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10-311.

[6]高恒清,杜位良.中医药外用促进痔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0):914-916.

[7]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664.

猜你喜欢

软膏尿潴留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青雄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顽癣敌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他克莫司软膏配合短程地塞米松软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分析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