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辐射数字电路加固技术研究

2012-07-02徐大为肖志强高向东洪根深陈玉蓉

电子与封装 2012年2期
关键词:抗辐射剂量率高电平

徐大为,徐 静,肖志强,高向东,洪根深,陈玉蓉,周 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8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035)

1 引言

随着航天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对电路抗辐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数字电路的抗辐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采用SOI工艺能提高电路的抗单粒子辐射和瞬态辐射的能力,但其存在多个硅-二氧化硅界面态,使得总剂量效应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电路进行抗辐射加固,提高电路的抗辐射能力,并通过试验验证电路的抗辐射能力,对抗辐射数字电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辐射基理研究

由于宇宙和外层空间存在着大量的宇宙射线,会对集成电路产生总剂量、单粒子事件、瞬时辐射等辐射效应。

2.1 总剂量辐射效应

当器件持续受到电离辐射时,在氧化层中以及氧化层-硅界面产生电荷和缺陷,从而引起器件的阈值电压漂移,跨导降低,亚阈值电流增大,低频噪声增大[1]。

2.2 中子辐射效应

核爆或反应堆产生的高能中子(E>10keV)通过与晶格原子的弹性碰撞和半导体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原子离开平衡格点而造成位移,从而在半导体禁带中产生缺陷。这种缺陷会影响多数载流子的浓度和迁移率,而对少数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寿命构成影响。

2.3 剂量率效应

脉冲辐射在半导体器件中产生过剩载流子,这些过剩载流子为 PN结收集而形成瞬时大电流,即所谓光电流扰动。由于电流或电压的放大作用,在晶体管中会产生大的二次光电流。这种瞬时光电流会使线性电路阻塞,在数字电路中引入逻辑错误,在组合逻辑单元中,这种逻辑错误表现为瞬态摆幅或扰动,而在双稳态元件如锁存器、寄存器和存储元件中表现为错误或位反转。

2.4 单粒子效应

当一个宇宙射线中的重核粒子、α粒子等高能粒子入射到器件时,对于逻辑器件或存储器会引起单粒子翻转;对于CMOS器件会产生单粒子闩锁;可能还会出现单粒子永久损伤,这些都称为单粒子事件。

3 抗辐射加固方法

电路抗辐射加固主要通过优化工艺技术、优化电路结构和版图加固技术等方面入手。

3.1 工艺加固

MOS器件电离辐射效应造成的主要损伤之一是阈值电压漂移,它依赖于氧化物电荷和界面态电荷的产生与退火速率。

SOI材料经过辐射会在隐埋氧化层中产生大量的电子空穴对,产生的电子很快会移出氧化层,一部分空穴也会移出氧化层,一部分空穴则被氧化层中的空穴陷阱俘获成为正固定电荷。对于SOI部分耗尽器件,电离辐射产生的隐埋氧化层电荷会引起背界面反型,导致背栅阈值电压减小,特性漂移。而在隐埋氧化层中注入某些杂质(如Al、Si、P等),可以产生电子陷阱,以补偿辐射后陷入隐埋氧化层的正电荷,减小辐射后的背栅阈值电压漂移。

3.2 电路加固技术

数字电路加固主要通过对关键节点进行改进。辐照过后N管的阈值降低会产生两种现象[2]:(1)反向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向左漂移,如图1所示;(2)当N管阈值足够低时,输出一直为低。对电路的改进主要通过对N管进行加固,在N管阈值变小时要保持N管闭合的途径是将N管源端电势抬到足够高。可以在N管源端加入一组反向器,将反向器的输出连接到原N管的源端。当输入高电位时,增加的AddP管闭合,其他电路不受影响。增加的AddN管与N管串联,这将提高N管源端电位,有效增强电路抗辐射能力。

图1 N管输出特性随阈值下降而变化(从右往左阈值从+1V到-3V)

3.3 版图设计加固技术

电离辐射不仅引起栅介质退化,而且对场介质也产生同样的损伤,主要表现在场介质中的大量氧化物辐射正电荷的积累,场区寄生沟道的形成,漏电增大导致场区失效。环形栅由于器件源区被栅包围,避免了场区,可预防MOS器件场区边缘的辐射寄生漏电[3]。

4 抗辐射电路验证

为了验证设计的加固结构的可靠性,我们设计了一款验证电路。验证电路由一百多门电路组成,配置成D触发器功能,其电路逻辑图、时序图和版图如图2所示。ce为使能信号,高电平有效;sr为异步清零信号,高电平有效;d0、d1为输入信号;q0、q1为输出信号;ck为时钟信号。由于电路由两个相同寄存器组成,因此只观察由d0和q0组成的那组寄存器。工作时Vdd、ce置高电平,Vss置低电平,给sr一个高电平脉冲,对电路清零,然后给ck加一个高电平脉冲,观察d0端变化时输出端q0的信号变化。

图2 验证电路

4.1 总剂量辐照

采用钴源对电路进行了γ总剂量辐射效应试验,剂量率为50rad(Si)/s。此次试验共采用了五只电路,其试验参数如表1 所示,电流单位mA。辐照过程中电路输出为发生翻转,辐照过后电路功能正常。

表1 总剂量辐照试验结果

4.2 抗剂量率辐射

采用“强光一号”加速器对电路进行抗γ瞬时辐射效应试验。试验采用五只电路,其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1011rad(Si)/s的剂量率范围内,输出有一只发生翻转,其余保持低电位。辐照过后电流增大到2mA~7mA,断电重置后电流依然为2mA~7mA。辐照过程中1-15、1-09剂量率较大,扰动恢复时间较长;其余三只电路在5μs~20μs之后输出恢复到1V以下。

表2 剂量率辐照试验

4.3 抗中子辐照试验

本次试验在脉冲试验反应堆上进行,试验采用辐照时不加电、各管脚短接的形式进行,辐照剂量3×1013n/cm2,辐照18天后对电路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如表3 所示。辐照后器件功能都正常,有一只电路电流偏大。

表3 抗中子辐照试验结果

4.4 抗单粒子辐照试验

单粒子试验采用五只芯片,采用Br(00)、Br(300)、I(00)、Au(00)三种粒子、四种辐照方式进行。电路翻转位统计如表4所示,电路电流如表5所示。

表4 翻转位统计

表5 样品电流

电路在LET值81.8MeV·cm2/mg下未发生翻转,辐照过程中电流始终在1mA下,电路功能正常。

从试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到,电路经过抗辐照加固后,抗辐照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抗总剂量辐射超过了300K,抗中子能力达到3×1013n/cm2、抗单粒子能力超过了81.8MeV·cm2/mg,但电路抗瞬态能力有待于加强。

5 总结

随着抗辐照电路需求的增长,提高电路抗辐射能力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辐照机理的研究,提出几种抗辐照的方法,设计电路进行试验。通过辐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抗辐照方法设计的电路具有较强的抗辐照能力,为今后抗辐照电路的研制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黄如,张国艳. SOI CMOS 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P.francis,C.Michel,D.Flandre,J.P.Colinge. Radiation-Hard Design for SOI MOS invert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 1994,41(2).

[3] 陈桂梅,叠盐,苏秀娣. IC抗辐射加固方法[J]. 微处理机,1998,4(11).

猜你喜欢

抗辐射剂量率高电平
一种基于FPGA的PWM防错输出控制电路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首次131Ⅰ治疗后辐射剂量率的影响因素及出院时间的探讨
TS-03C全固态PDM中波发射机开关机控制电路原理及故障分析
浅谈物理电路与数字电路
雪莲培养物保健品制备及其功效研究
PDM 1kW中波广播发射机保护电路分析
重组绿豆LBBI的制备及其对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
宇航元器件在轨测试研究
X线照射剂量率对A549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ITER极向场线圈PF4维修区域停堆剂量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