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田基层与基础建设管理的思考

2012-07-02张红玲冯玉宝张国臣孙凌

中国石油企业 2012年8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油田基层

□ 文/张红玲 冯玉宝 张国臣 孙凌

基层是油田发展、改革、稳定的根基所在,其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基层与基础建设不仅是石油工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且事关一线员工队伍稳定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事关油田长远发展。

建立基层与基础建设投入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基层与基础建设力度

基层硬件改造对改善一线员工艰苦的生产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油田各级领导关心基层员工的具体体现,也是油田发展到现阶段有能力做好的一件事。基层基础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员工情绪,而情绪的好坏又决定着工作质量,事关油田发展大局。

彻底摸清需要改造的基层队情况。基层改造主要针对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应对油田基层队进行一次全面摸底,真正弄清楚哪些基层队需要改建,哪些需要改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改建和改造内容及所需资金。同时,本着“节俭、实用、经济、长久”的原则,会议室、培训室、党团活动室等能合并就合并,牢记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坚决杜绝攀比现象。

全面制定基层硬件改造实施规划。坚持从实际出发,本着“先远后近、先一线再后勤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油田应当进行改建或改造的基层队进行一次全面改建或改造,努力为基层员工创造安居乐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要力争在有条件的三级单位集中改造,发挥规模优势,多个队共用“三室、两堂、二场”。新建队要坚持按照标准执行,不能欠账;老队要以维修改造为主,不搞铺张浪费。已经投入的要贯彻“三分建、七分管”原则,发挥好这些房屋、设备的效能。

胜利油田三基工作扎实推进。兆金/图

建立基层与基础建设投入长效机制。把基层与基础建设纳入油田的正常管理渠道,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使之走上正常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资金保障是构建长效机制的关键要素,应积极争取政策,理顺资金来源渠道,确保通畅。

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全方位带动基层干部员工素质提升

增强责任心。国外许多企业在每个员工的胸牌上都写有公司宗旨、经营原则、员工责任,让所有员工熟记在心,以高标准的要求激励员工有效执行。责任心的形成一在培养,二在激励。当前,油田将薪酬与贡献挂钩、加强量化考核,这是提升员工责任心的一个有效途径。此外,真正让员工参与到管理中来,在重大决策上充分尊重员工意愿,也有利于激发基层干部员工的责任心。

提高员工岗位技能操作水平。管理学研究表明:完全杜绝人为的错误事实上是难以办到的,作为管理者需要制订清楚的操作管理程序,发现错误马上改正。美国企业通常会制定细致、清楚的作业文件,规范每一个作业动作,努力减少重复和多余动作,并制定规范的作业步骤和作业顺序、作业联系顺序和汇报程序等。鉴于此,油田企业要变目前笼统的岗位职责为具体的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和岗位流程图,把工作要求细化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节点,让每一名上岗的员工明确什么时间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标准、向谁负责。引导员工主动学习技术,提高技能水平,规范操作,形成执行到位的行事能力。

加强基层干部培养。新形势下要特别注重培养懂技术、懂经营、又能带队伍的创新型基层干部。要选派和提拔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到基层任职,加大对基层干部的综合能力培训,加强先进基层队与较差基层队队干部的交流,把基层行之有效的好的管理办法加以固化和推广,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要特别注重基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培养,确保油田的方针、政策得以全面落实,保证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全面完成。

创新基层检查考核方法,巩固和扩大基层创建成果

油田基层与基础建设必须以强基础、固根本、提质量、重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务求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突出三基工作。围绕生产经营任务和油田长远发展,始终把强三基、固根本作为一项根本性、关键性、要害性的工作来抓,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方向。

精简相关检查文字资料。所有的检查要紧紧围绕油田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结合集团公司提出的加快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要求,把现有的基层管理的三基、ISO、HSE、内控、5S等管理体系整合优化成一个文本,建立一套制度文本支持多个管理体系,减轻基层员工重复文字记录及繁重的资料整理工作。

改变检查方法。坚持检查形式和内容相统一,检查方法和目的相一致。要突出“真”和“实”,必要的形式要讲,但不能本末倒置。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基层建设检查方式方法,本着简洁实用的原则,施行随机性日常检查,将考核验收与日常检查相结合,避免基层疲于应付。

畅通上下沟通渠道,确保信息双向真实高效

进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报纸、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强现有油田生产经营形势的信息传达,注重相关政策的沟通,特别是事关员工切身利益政策的解释,让员工不仅了解油田当前的生产经营形势,也理解油田出台的一些重大决定及影响,通过信息沟通,让员工理解油田、心系油田,并使之成为主流声音。

建立政令督查和提示制度。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对事关油田发展和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应建立相应的督查和提示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督导和提示,确保宣贯到位。

注重和加强问题性调研。应把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促进油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措施,自上而下探索和建立问题调研制度和员工思想动态分析研究制度,及时了解基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听取基层员工群众的呼声,把握其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把油田的事情办好。

切实解决基层员工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凝心聚力

员工的利益始终与油田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的利益诉求得不到较好解决,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必将受到影响。应该牢牢记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宗旨,解决员工利益问题,这是油田落实“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让员工享受发展成果的现实途径。

提高员工工资待遇,着重增加一线员工的薪酬待遇。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提高员工工资,尤其是增加员工的可支配收入。同时,大幅度提高现行的艰苦岗位的津贴标准,提高一线员工工资收入,拉大一线员工与机关、后勤员工的工资差距,提高一线员工的薪酬满意度,有效激励机关、后勤员工向一线流动。

择优有序转换新员工身份。劳务派遣工是新形势下油田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是目前油田一线劳动力的主要接续力量,是新一代石油工人,也是油田未来的主人。当前,一方面要研究和利用现有政策,加大身份转换的力度,坚持择优标准,发挥好激励作用。另一方面,要争取政策支持,加快新员工的身份转换,稳定新员工队伍,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增强对油田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建立员工心理疏导机制。如何将员工对岗位的满意态度与员工能否达到企业对其岗位的要求相统一,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国企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是要求管理者留心观察班组成员的性格特点,在遇到分歧时充分考虑每个人在不同立场的不同看法,保证管理者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当前,油田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工会、团组织的作用,利用心理工作室这一阵地,定期倾听员工的利益诉求,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让员工的情绪得到释放,并积极加以引导,改善员工心态,提高员工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油田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在线
油田工人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