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食品造型记录瞬间

2012-06-26陈敏

读者·原创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造型师张磊汤圆

文 _ 本刊特约记者 陈敏

这间工作室四面落白,窗台上养着颜色鲜亮的绿萝,另一间则用架子搁置着各种精致的餐具,长俏短润,各有其美。

张磊选择了一套暗黑色的餐具,将三文鱼切成长片,一字叠落排开,轻巧卷起,稍加修整,就成了一朵朵花,再配上绿色香草和紫皮小洋葱,色泽诱人。旁边的摄影师早已打光布景,等着按下快门。

几分钟后,三文鱼卷已经打蔫微塌,而在旁边的苹果电脑上,它仍以最美的姿态呈现。这正是这份工作吸引张磊的地方: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值得尊重,铭记它最美好的时刻。

张磊是名食品造型师,和摄影师搭档,为报纸、杂志和图书等平面媒体提供美食配图,为餐厅做宣传册,同时也接食品企业的广告。

他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爷爷和父亲善烹美食。他20岁入行,曾任五星级酒店西餐厨师、美食杂志编辑,2008年辞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食品造型师在国外有一套系统专业的体系,而在中国属于新兴职业,目前张磊的同行不超过10人,多是自学成才。

据介绍,美国波士顿每两年都会举办一届食品造型与摄影国际赛事,世界各路美食高手云集此处,一展绝学,并探讨未来的行业走势,整个过程宛如一场时装秀般炫目,且色香味俱全。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远远不够,中国也需要一流的食品造型师,烹饪功底深厚、创新思维天马行空、道具搭配熟练、对每道菜心存敬意而见之欢喜——这是与世界沟通的另一种语言,无声却有味,入眼也入心。

细节

这个行业非常讲究细节。牛肉要几分熟才能充满弹性?意大利面煮多久才根根饱满分明?必须十分精准才能成就一道美好的菜。

有一次张磊接了个活儿——给饺子和汤圆分别做造型。客户要求不要添加太多背景,纯粹展现主体。这其实更难。

先拍饺子。张磊自己购买食材,去不同的地方购买最优级的面粉、猪肉、葱姜,然后自己擀皮,和馅,包饺子。他和摄影师沟通,想拍摄咬掉一半的饺子,夹在筷子上。拍出来一看,皮不够白,不够透,饺子不够饱满,立不起来。他重新擀皮,再拍,还是不对劲。尝试多次后,才发现必须斜着切饺子,横截面大了,饺子馅才更饱满,而且照片看不出是斜切的。此外,全熟的猪肉馅显得干涩,而半熟的馅丰黏滋润,显得美味多汁。实验了N次,拍了一两天饺子,才得到最满意的一幅。

再拍汤圆。客户要求汤水清澈见底,汤圆的二分之一浮在水面上。张磊有点犯愁。汤圆都是按照自己的比重浮着的,如果不要求汤清澈,我们会在碗底铺小石头,垫高汤圆 ——这个二分之一如何解决呢?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张磊突然想到同仁堂的大药丸可以作为道具。他把药丸表层的蜡皮去掉,把药丸放进水里,看看浮出多少,沉了就去掉一点药仁,轻了就加一点面粉。之后,再在药丸外面裹上一层汤圆粉,煮好后,俨然就是一碗均匀圆润的半浮汤圆。

饺子和汤圆一共拍了5天,但也不是每次造型都如此费力。在丰富的实践中,张磊掌握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小技巧。比如煎牛排,煎锅上有凸出的横纹,所以煎好的牛排有凹进去的黑纹。黑纹并不均匀,有的人会拿眉笔来画,好看却不真实。我们用干净的扁扁的铁钳子,烧红后,直接在肉上压出好看的纹路,保证间距均匀。

在食材上作画,他有一种创造艺术的兴奋,这个行业给了他自由的空间。

现在的瓶颈是视野狭窄,国内没有食品造型师的系统培训,在网上读过国外的相关书籍,但中西烹饪理念不一样,呈现的造型也大相径庭,只能自己探索。

新的探索往往带来失败或者惊喜,也让人不觉得枯燥,永远有挑战。

有时张磊晚归,看到地铁广告牌上正是自己的美食造型,被扩放到如此之大,成就感随之而来。

态度

诗人苏东坡曾如此描绘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照片里活色生香的菜肴让人食指大动,在拍摄时却可能内含道具,无法下口。

在豆瓣网上,有人质疑张磊给食物造型是作假。张磊解释说:这一行其实很平实,我在真正做食物。只有常规手段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时,才会去做一些看上去很美却不能下口的东西。能用真的就不用假的,实在不成才找替身。比如那碗难搞的半浮汤圆。

美食杂志《贝太厨房》的食品造型师李健伟很自信,他造型的 绝大多数食品 拍完后都可以吃。而上海的美食摄影师杨书坤认为 大多数造型的食品 都难以直接食用,毕竟是为了镜头而存在的,不是为了端上餐桌。

如果美味和美观只能择其一,作为图片里的美食,似乎美观更重要。这是造型师深谙的规则。比如一些煮熟后易变色的食品——西兰花和彩椒等,往往只会煮到半熟。有位网友曾跟摄影师去拍一位意大利大厨的菜肴,菜都是半生,以求色泽鲜艳的视觉效果。网友感叹:在棚里拍菜品,各种调整,各种摆灯,比吃一道菜费劲多了。拍完了,菜品也打蔫了,没法吃了。

日本知名的食品造型师饭岛奈美也曾经历过这个阶段。为了追求广告片里的美观,她使用了没有煮熟的土豆、牛肉等。回到家里,她品尝煮得碎烂的炖菜,次日向导演提议 菜煮到烂熟更好 ,让观众感到扑面而来的美味。

我现在基本不会刻意做得太漂亮,而是追求家常菜的感觉。动人的并不是食物多么精致,而是他为爱人做饭时的人情味。

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当造型师的个性随着他的职业美誉度的稳固而可以随意发挥时,也许才能看到深藏其间的才华和性情。

对于张磊而言,工作中是客户第一,而生活则完全由自己做主。这位一直很瘦、不曾胖过的美食家回家也不厌烦烹饪,拿手的是盐烤三文鱼头、炒杂菌、海鲜粥、酒煮文蛤

我工作很讲究细节,生活则随意得多,养花、养鱼、喂鸟、遛狗,我觉得都是跟大自然的一种交流吧。在你的照顾下,一朵花开了,小狗长大了,会觉得挺温暖,有意思。

创意

有人疑惑,高级餐厅的艺术总监以及装盘人员不是食品造型师吗?

餐厅的煎牛排必须按统一样式摆好,但造型师每次都必须有新的摆盘设计,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

创意是食品造型师的标签之一,比如网上热议的造型:将芝麻鸡及深色的酱汁造成大峡谷似的地貌;将椰汁虾及白色的酱汁造成雪中挖车的场景;蛋花汤可以选取金属桶内壁的反光为视角,展现宇航员头盔里看到的地球云层的画面。

此刻张磊就有一个奇怪的创意:做一组食物在空中运动的造型,加入人的元素,揭示人和食物之间平常又深刻的关系。

他设置过如此场景:胡同口,四合院门开着,一个老北京穿着跨栏背心、大裤衩,被门槛绊了一下,手里那碗面就飞出去了。

张磊想表现那碗面被不经意打翻后的状态,面条、调料、配菜飞到了四面八方。

我们需要一个三维的立体效果,否则把面铺在平面上俯拍就成。面条也要飞得很好看,抓拍很难。

于是,他把炸酱面做好,然后把青瓷碗、一根根面条、一颗颗豆芽、一条条黄瓜丝、一根根胡萝卜条都用鱼线分别固定成倾斜泼洒的姿态——拍完,然后PS掉鱼线,于是,你看到了一碗被泼出去的面正在坠落中飞翔,却不知道这奇迹的背后是大量烦琐细致的劳作。

张磊还设计过一条鱼的飞跃。

是在干净的厨房,有点油烟,很有生活气息,一个大厨正准备烧一条活鱼。一过油,那鱼就蹦出来了。

实际操作起来相当难,现在还没有实施。

被碰掉的汤在流淌,黄酒里的醉虾还在抖须,砧板上的洋葱让人流泪,蔬菜下锅时遇热而喧哗 这样的画面很熟悉,但无人为此特意造型并凝固到摄影里。张磊觉得,所有的食物都不是冰冷的,都有自己的运动,他要通过造型把这些还原在生活中。

我想记录这一个个流逝的瞬间。其实,所有食物都是平等的,鲍鱼不贵,萝卜也不贱,都有生命,都取自大自然。人类需要食物,也要对食物持有敬重心。

想到电影《入殓师》里的一个场景:老社长烤好了河豚的鱼白,和小林一起享受时说 好吃得让人为难。

把美味吃下去前,懂得珍惜和尊重,这也是食品造型师张磊的创意来源。

猜你喜欢

造型师张磊汤圆
元宵VS汤圆
西瓜造型师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汤圆来卖萌
Listen and Number 等
汤圆
“口”“ㄙ”偏旁混用趣谈
食物造型师
什么是四轮驱动?
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