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涯的“五级跳”
2012-06-25兰祖军
◎/兰祖军
(作者系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校长)
>>兰祖军和学生一起晨读。
回顾我担任校长以来24年的成长历程——最初从农村完小到乡镇中心小学,到县城一小,再到海口市英才小学,最后到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完成了一个校长成长的“起步、适应、发展、称职、成熟”五级跳。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创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
初出茅庐,真心感人
1988年8月,我从中师毕业后分配回了家乡——江西省上饶县铁山乡中心小学任教。由于教学工作优秀,不久便先后担任了教研组长、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团支部书记。1991年,我受命担任村完小校长。那是一所只有200名学生、10位教师的小学校,学生学习比较枯燥。我带领全校师生各展其长,排练了十几个文艺节目,利用春节期间走村串户,到全乡的每一个村庄去做公益演出。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1992年,我又回到铁山乡中心小学任副校长,两年后任校长,25岁的我成为当时上饶县最年轻的乡镇中心小学校长。这是荣誉与舞台,更是压力与挑战!铁山乡中心小学是上饶县最偏远的乡镇小学,在全县30多所中心小学中综合排名倒数第三。如何摘掉“落后”的帽子,成了压在我心头的一块重石。
虽然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这样一所“积贫积弱”的学校,我在充分调研之后,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既照顾到全校教师不同层面的需求,又通过奖励先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同时,我带领全体教师到每名学生的家中进行家访,亲自到全乡每一所村小主持家长会,宣讲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戴了多年“落后”帽子的铁山乡中心小学获得全县奥数竞赛团体第一、统考排名第八的好成绩。
担当重任,大胆创新
1997年8月,作为“上饶县十大杰出青年”的我,被调派到上饶县第一小学任校长,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
上饶县第一小学规模大,设施好,师资强,生源优。上任第一天起,摆在我面前的第一大难题,便是信任危机:时年28岁的“乡下人”,如何让全校百余位教师、两千多名学生和家长信服?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上任之初,我稳扎稳打,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先解决了诸多遗留问题,赢得了人心。那一年,我度过了做校长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也经历了校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历练。
随后,我开始创新:一是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创建多媒体教室、校园电视台、教师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站等,使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远远超过了同类学校。二是鼓励教育科研。“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现代小学数学”“‘大成全’实验”等课题均取得显著成果,教师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得到了成长。三是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将国学、武术、民乐等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创建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就这样,上饶县第一小学蓬勃发展,我也成为当地教育界知名的“先行者”。
逐渐成熟,形成特色
2004年2月,我以笔试、答辩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海口市政府聘为海口市英才小学校长。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上饶县第一小学的师生们,从家乡来到了美丽的海南岛。
英才小学是海口市教育局直属公办的一所新兴的重点小学,学校的发展已经由物质层面转向非物质层面——发展规划、学校特色、品牌形象等。我清楚地意识到,只有以此才能形成“区别”,创造“差异”,各谋“优势”,所以“文化力必然上升为决定学校前途的最重要因素”。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挖掘,学校的核心文化内涵被确定为:书韵、绿色、现代。“书韵”即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绿色”即绿色课堂、绿色环境、绿色人生,“现代”即师资现代化、管理现代化、设备现代化。
文化最形象的载体是书。“书能让我们一生快乐!”在英才小学的主教学楼上,写着这样的校训。七年来,除了雨天和出差在外,每天清晨,我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的小树林里进行晨读。为了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师们也自发成立了读书沙龙。学校为了鼓励教师读书,积极建立相关的长效激励机制。
学校大力提倡学生以读、背、写、画、讲、演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四书精华》(学校自主编辑的国学读本)……成为学生高远见识的源头活水、健康成长的维生素。同时,学校开办了民族乐器、书法、黎族舞蹈、武术、国画等各种传统文化兴趣班。学校的民乐团拥有近700名小乐手,在海口市人民大会堂举办过“金色旋律、诗意童年”民乐新春音乐会,有20多名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演出,60多名学生曾到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民乐晚会。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培养了特长,历练了心智,拓展了视野,培养了团队精神,变得更加大气和自信。
此外,学校“五大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童话节、艺术节)、“五个德育主题”(礼仪、感恩、环保、诚信、生命)、“五名工程”(读名著、背名言、听名曲、赏名画、看名片)等常规教育活动不但定期开展,而且渗透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我想,只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当这些学生成人甚至白发苍苍时,还能记起他们美好的小学时光,那么,他们的人生就有了一个快乐、诗意的童年。
一人难唱一台戏。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制定了民主协商的对话制度,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决策。学校依据科学化和人文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了《英才小学内部管理制度汇编》,从而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还努力构建“书养品性、规划人生、规范言行、和谐团队”的教师文化,帮助中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所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起飞的舞台。精神(目标与情感)激励与物质(奖赏与制度)激励营造的“文化场”,使教师在工作中产生了新的动力。
新的起点,新的追求
2011年2月,我被北京市大兴区作为名校长引进到大兴区第二小学工作。
大兴区第二小学是一所成立五十多年的老校,为使其焕发出新鲜的活力,我努力将自己成功的办学思想和理念以及“尊重、公正、民主、人文、包容、理性、责任、感恩、合作”等教育价值与观念,“嫁接”到学校的日常运作之中。
我带领教师们开始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整合学校内外、课堂内外诸多教育资源,采用“先学后教、单元导航、前置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评价激励”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前,教师引导在其中,交流展示在其后,以此改良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为了给“优秀公民”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组建了价值教育研究团队,大力推进价值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价值教育,倡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开展“感恩、诚信、责任、包容、合作”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和价值体验,鼓励家校携手合作形成价值教育的合力,依托社会实践拓宽价值教育领域。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兴区第二小学迎来了一个新的飞跃。
人的生命像小溪流欢快地流向小河,小河奔腾地冲向大江,大江汹涌地回归大海,这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过程。我喜欢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也是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我离开江西去海南,离开海南到北京,在陌生的环境中收获了许多友谊、情感、体验、经验和智慧。这样的人生,带给我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意义,我感觉,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