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堂号
2012-06-24琼烟
琼烟
为传统文化,作为农耕宗法社会的产物,各个姓氏家族的堂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除一部分以祖籍地取名外,其余取名涵盖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忠、孝、节、义等各个方面,其中虽有不少糟粕,但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激励向上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总的说来,堂号的确定大体有以下几个规律:
一是直接以先祖的祖籍地为堂号。宿迁地区在古时候是沿海地区,除极少数原住民外,大多数先民都是从内地迁移过来的,这从家族堂号中就可以看出来,如唐姓叫“晋阳堂”就是一例。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是隋朝时太原郡治所在地。唐高祖李渊原为隋朝贵族,起兵之前曾被封为“唐国公”,封地就在晋阳。当地居民以国为姓,是唐姓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晋阳堂”的含义就是从晋阳迁过来的唐姓后裔。再如洪姓堂号叫“鄱阳堂”。元朝末年,以刘福通和朱元璋为首的红巾军发动起义,起初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先民为避战乱,纷纷向现今宿迁一带迁移,民间通称“红巾赶散”。因“红巾赶散”迁过来的先民,还包括其他很多姓氏。洪姓先民祖籍原在江西鄱阳湖一带,迁过来以后,为表示不忘祖籍,遂把堂号取名为“鄱阳堂”。洪姓还有另外一个堂号叫“徽敦堂”,意思是徽州敦煌洪,说明“红巾赶散”时还有一部分洪姓族人是从安徽徽州地区迁过来的。洪姓两个不同的堂号,都有明朝版家谱为证。而李姓堂号叫“陇西堂”,“陇西”即现今甘肃省的临洮县。李姓以“陇西”为堂号,同样表示不忘祖籍。
二是以先祖的名言为堂号。以先祖名言为堂号的姓氏不少,其中以杨姓“四知堂”最为扬名。东汉人杨震为官以廉洁著称,他在调任东莱太守的途中路过昌邑县。一天夜里,该县县令王密拜见杨震,送上黄金为见面礼。杨震不无生气地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什么道理呢?”王密颇为尴尬地说:“半夜三更没人知道,收下也不要紧。”杨震斥责道:“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得无地自容。杨姓后人感念先祖的清廉正直,遂以“四知”为堂号,激励后代牢记先祖的美德。类似以先祖名言为堂号的还有赵姓“半部堂”。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所以赵姓后人就以“半部堂”作为堂号。
三是以先祖的名著为堂号。周姓堂号“爱莲堂”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周敦颐,北宋时的哲学家,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他写的作品很多,其中以《爱莲说》最为著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周敦颐的笔下,莲成了“花之君子者也”。周姓后人为表示对先祖人格的怀念,遂自命为“爱莲堂”。
四是以先祖的传说为堂号。张姓是大姓,分支堂号较多,其中有一个叫“百忍堂”。唐朝山东郓城人张公艺,活到100多岁,长寿经验就是一个“忍”字。他的族人曾把张公艺一生中忍让的事迹记录下来,写成《张公艺百忍全书》。此书在明末清初时广为流传,影响很大。有一支张姓后人遂以“百忍堂”为堂号。再如刘姓的“青藜堂”,也叫“藜照堂”。青藜俗称红灰苕,一年生草木植物,茎高五六尺,茎老可以做拐杖,坚硬而轻,并可点火照明。相传西汉高祖刘邦裔孙刘向在天禄阁校书,时值元宵节,众皆出游,唯刘向校书至更深烛尽。忽然一老者持着青藜杖叩门而进,对着手中青藜杖一吹便燃起亮光,照给刘向校书。刘向对老人肃然起敬,忙施礼道:“请问长者尊姓大名?”答曰:“吾乃太乙星精也,闻卯金氏(刘)之子好学,故来观察助力。”说完,从怀中取出天文地理书籍赠给他。转眼间不见老人,外面天已大明。此后,刘向立论愈精,文章益著,才华横溢,成为皇上安邦治国的股肱之才。和张姓一样,刘姓分支堂号也很多,青藜堂仅是一支刘姓的堂号,其他分堂号不再一一叙述。
五是以先祖的孝行为堂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孝道,清朝学者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过“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因此,以孝为内容的堂号最多,如韩姓的“泣杖堂”、闵姓的“孝悌堂”、茹姓的“终养堂”等,都来源于本族先人孝顺父母的故事。“泣杖堂”说的是,韩伯愈是汉朝的大孝子,有一次因过错遭到母亲杖责,痛哭不已。母亲很奇怪,就问他:“我过去狠狠打你,你从来不哭,今天我并未打你怎样,你为什么哭得这样厉害呢?”韩伯愈说:“从前你打我,我能感到疼痛,说明母亲健康有力;今天你打我,我却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衰老无力了,所以我难过才掉下了眼泪。”为教育子孙,韩姓遂以“泣杖堂”为堂号。
六是以先祖刻苦学习的故事为堂号。中华民族历来褒奖刻苦好学,古人常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来教育后人。孙姓的“映雪堂”说的就是西晋孙康映雪夜读的故事。孙康从小就酷爱学习,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油灯,他常常在冬天借雪的反光来读书,由于勤奋攻读,学富五车,官拜御史大夫。孙姓后来把“映雪”作为堂号,意在激励子孙发奋读书,立志成才。车姓的“囊萤堂”则来源于以勤奋好学闻名的车胤。车胤小时候家境贫苦,晚上想读书,又买不起灯,就把萤火虫抓起来装在纱布袋里,靠萤火虫发出的微弱亮光照着读书。此外还有匡衡凿壁偷光,也是古代广为流传的苦学故事。匡衡,字稚圭,西汉时人,出身于贫苦农家。他家隔壁住的是有钱的财主,整夜点着烛光不熄,匡衡便在自家墙上挖一个小洞,让邻居家的灯光照进来,他就借从墙缝里射过来的光亮读书。经过刻苦攻读,匡衡终于成了大学问家,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匡姓遂以“凿壁堂”为堂号。
七是以先祖的典故为堂号。王姓“三槐堂”,出自“王祜植三槐,自知子必贵”之典。宋朝人王祜手植三棵槐树于庭前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王祜的次子王旦果真做了宋朝的宰相,后因以“三槐”为王姓堂号。据新发现的资料记载,三棵大槐树的具体栽植地就在现今山西洪洞县城古槐北路,现有民国初年的碑文明示“古大槐树处”。从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朝廷屡迁山西居民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等地,移民涉及1230个姓氏。史学家断言:“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代。”民谚曰:“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以“三槐”为堂号的,除了王姓之外,还有其他多个姓氏。
八是以先祖功德为堂号。钱姓的堂号叫“射潮堂”。五代时吴越王钱 曾在杭州亲率军民修筑海塘,制服潮水,钱塘江由此得名。相传钱 出生时其貌丑陋,且哭声怪异,其父认为不祥,欲溺于井,幸被其祖母怜之而救下,故乳名叫“婆留”,因留与 同音,后取名钱,以“”代“留”。这样一个幸免于死的农家儿郎,日后竟成了史书有载的吴越王,“钱”姓也荣登百家姓第二位,仅次于皇帝赵姓。
难能可贵的是,钱祠堂里有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温家宝总理前年接见台湾政坛人士钱复先生时称赞说,钱氏家训与孙中山先生常引用的“天下为公”是同一道理。由于受家训的良好熏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卓有贡献的钱氏后人多若群星,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科学界“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便是明证。
限于篇幅,以上仅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不同姓氏的家族堂号。笔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台湾地区的堂号和内地堂号殊途同归,不谋而合。如台湾陈姓的“德聚堂”,与今天河北、湖北、陕西及广东、福建的陈姓堂号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和家谱一样,堂号同样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的凭据。
我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跨入21世纪的今天,为了国家的稳定、民族的团结,我们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注意从包括堂号在内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是非常必要和适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