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也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地市报记者
2012-06-23郑睦华
□郑睦华
(鹰潭日报社,江西 鹰潭 335000)
地市报人手少,记者更少,必须以少胜多、以一当十、以弱胜强。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应该是“高产记者”、“全能记者”、“全天候记者”、“读者信任记者”。
当记者难,当地市报记者更难,当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尤其难。
从1998年至2010年,笔者一直在鹰潭日报社当专职记者,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采访部副主任、主任、副社长。笔者当记者的10余年间,始终朝着一名优秀地市报记者的方向在努力。
当高产记者
笔者认为,优秀的地市报记者,首先是一位高产记者。
笔者当记者的时候,江西省《鹰潭日报》只有5名记者,其中两三名记者还是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近年来,地市报稿费普遍偏低等多种原因,导致除了县委报道组的专职通讯员,其他通讯员来稿急剧下降。地市报本来就覆盖范围小,稿源少,在这种情况下,更是雪上加霜,稿源奇缺。
地市报为了不使办报成本过快增长,短时期内不太可能大量增加采编人员。江西省《鹰潭日报》区区数名记者,要承担一张对开四版日报的供稿任务,其中辛苦可想而知。记者们每天东奔西跑,采访写作,每名记者每个月发稿任务3万字以上,篇数30篇以上,意味着每天都要发稿一篇,但是,编辑部还是每天喊:“缺稿,缺稿……”
这就要求地市报记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因此,笔者认为,做一名高产记者,是当好地市报记者的基础。笔者在鹰潭日报社担任记者期间,每个月都超额完成考核任务,多的时候甚至是任务数的三倍,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成为寻常事。
当全能记者
地市报记者人数少,分工不可能太细,不能像记者多的大报社,把记者分成跑时政的、跑工业的、跑农业的、跑教育的等等。因此,地市报记者除了要当高产记者,还要当全能记者,对各个行业都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真正成为新闻界人士通常说的“杂家”。当全能记者,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求记者消息、通讯、特写、言论,甚至摄影、摄像等,十八般武艺,样样都能精通。
笔者担任地市报记者多年,在工作中十分注意对各个行业知识的积累,努力做到对每个行业都了解一些,哪怕只是ABC,哪怕只是一鳞半爪。如果在一些主要的或者说是重要的领域,记者的知识准备全面一些、深入一些,对当好记者、写出好稿是非常重要的。举例为证,笔者以前对法律知识知之不多,为了提高自己业务素质,自费购买了全套的律师考试用书,刻苦钻研法律知识,在记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规避了不少官司和风险。笔者采写的近5000字的长篇报道《烈士父母状告被救人》,其中就涉及较多的法律问题,笔者因为在法律知识上准备较充分,稿件分寸感强,报道见报后,尽管当事双方在法庭上争得难分难解,但是,对笔者发表的长篇报道并无异议。此长篇报道还在江西省副刊好作品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当全天候记者
地市报记者人手往往很紧张,采访任务很多,工作非常繁忙,这就要求当一名全天候记者。
当记者10余年里,笔者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随时准备出发采访。为此,笔者把份量不轻的装有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笔的采访包时刻带在身上,把上述各种电子设备的电充足,而且准备好备用电池。笔者休息时间的着装和上班时间差不多(在家里除外),不敢穿拖鞋,不敢穿得太休闲,生怕临时接到一个紧急采访通知,“衣冠不整”地前去现场采访。笔者经常对朋友说:“我的时间自己做不了主,我不知道一分钟之后,会去哪里、做什么。只要一个电话打过来,我可能就要出发采访,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
有一年冬季的一个晚上9时许,笔者突然接到电话通知,一百多公里外的某乡镇发生森林大火,市长已经动身前往现场指挥救火,市委宣传部和报社要求记者立即赶过去采访。接到命令,笔者从家中跑步赶到报社,报社的采访车已经发动(司机也是刚从家中赶过来)。我们驱车在黑夜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因为对道路不太熟悉,费了很大的劲,才终于找到了事发地乡政府。一位乡干部给我们带路,山路越走越窄,采访车走不了,我们只好步行。我们费尽周折,看到远处冲天大火时,知道:总算找到了森林火灾现场!笔者立即给一直关注记者行踪的市委宣传部和报社领导打电话,报告自己的具体位置和有关情况。那天晚上,笔者一夜未眠,冷得发抖,深夜步行山路10多公里,圆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当读者信任的记者
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在当地往往是一名知名度较高的记者,就像名医师、名教师、名演员一样,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和欢迎。一名优秀的地市报记者,也一定是一名读者信任的记者。有道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读者的信任、群众的信任、采访对象的信任,是对一名记者最大的褒奖。
当记者的这些年,笔者在江西省鹰潭市可谓“浪得虚名”,走到各市直单位,或者到各县(市、区)、乡镇、村,很多读者都听说过笔者的姓名。近年来,有很多次重大采访或重要稿件,省市领导点名笔者采写,还有不少读者打电话点名希望笔者去采访报道某个新闻事件。这既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督促笔者采写更多、更好的稿件,回报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信任、厚爱。
有一次,笔者采访报道劳务招聘洽谈大会时,偶尔听到一位中年妇女说:“我们三人原来也是下岗女工,现在办了一家早餐公司,吃尽了苦头,最苦的时候我们抱头痛哭……”笔者敏感地意识到这里面的新闻价值,采写的通讯《从头再来》,饱蘸浓墨,满怀深情,讲述了几位下岗女工再就业的感人故事。稿件刊发后,很多读者打来电话,或者来到报社,向笔者反映他们创业的艰辛。笔者因采写了这样一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报道,认识了一大批落岗不落志的下岗职工,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彼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