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动:实现“1+1>2”的效果——关于地市报间加强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2-06-23李伟明

中国地市报人 2012年12期
关键词:日报社赣南桂林

□李伟明

(赣南日报社,江西 赣州 341000)

回顾:赣桂媒体的两次合作

说到地市报之间的联动,笔者对两件亲历的事情记忆犹新,感触深刻,那就是赣南日报社和桂林晚报社的两次成功的寻亲行动。

第一次寻亲行动发生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桂林晚报社采访了居住在该市兴安县的失散老红军刘华连。65年前,刘华连老人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在湘江战役失散后,就和组织失去了联系。由于参军时年纪小,65年过去,刘华连已搞不清楚自己的家乡具体在江西省的哪个地方,只记得小小的村庄名字。随着年纪渐老,刘华连思乡情绪日重,但不知乡关在何处,让人感慨万千。桂林晚报社记者罗素玲将老人的思乡情结报道出来,并将报纸分别寄给江西省会南昌的两家报纸。其中的《南昌晚报》转载了报道,但因为红军时期的中央苏区在赣南,而《南昌晚报》作为地市报,在赣南没有发行,于是该报又将报道转发给了赣南日报社。赣南作为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有大量的失散红军没有音讯,而要在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寻找一个65年前的小地名,难度亦不小。但赣南日报社有关编辑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以最快的速度转载了《桂林晚报》这篇报道。接下来的事情,出乎我们意料:许多读者纷纷向报社提供线索,表示愿意协助寻找老红军亲属。笔者作为具体经办人员,在刊发这篇报道之后,根据读者们提供的线索,前往相关乡村采访,然后,运用排除法,留下情况比较接近的几个家庭作进一步比对。通过不断与桂林方面沟通,掌握了更多的细节之后,我们最后锁定了赣县白石乡的一户人家。当双方确认无疑后,《桂林晚报》、《南昌晚报》、《赣南日报》几家媒体记者齐聚桂林,将刘华连老人送回65年前的故乡认亲。老人回到家乡,见到故人、见到旧居的情景,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两地媒体的这次合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赣南日报》刊发的动态连续报道,让读者深深关注。有读者说,这段时间看报纸,就像看电视连续剧一样,悬念重重,就是想尽早知道结果。多年之后,笔者在赣县采访,还听到县里的干部在谈论这件事。

第二次寻亲行动发生在2006年。是年,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的江西赣州市于都县,与广西桂林日报社共同组织了一次祭湘江缅怀先烈的活动。笔者作为赣南方面的记者随团采访。活动期间,桂林晚报社的同行提到一件事:当地一位赣南籍失散红军的后代,希望寻找父辈的家乡,与家乡的亲人取得联系。这个家庭在上世纪50年代与赣南家乡人曾有联系,但不久因老红军去世,联系中断。现在,他们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个被虫蛀得破烂不堪的50多年前的信封,而信封上的地址已不可辨。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两报对此次寻亲满怀信心。果然,《赣南日报》将《桂林晚报》记者采访的稿件一转载,很快获得读者提供的有效线索,几天之内,事情就水落石出。两家媒体带领桂林的红军后代回到赣南一个极其偏僻的山村认祖归宗,这组报道在两地又一次产生良好反响。

两次寻亲行动,加深了两地报纸的友谊,更重要的是为群众办成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锻炼了记者的能力,收获是多方面的。所以,作为当事记者,笔者对此历久弥新,时时回味。

现实:地市报联动前景广阔

从第一次寻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时,笔者就在思考地市报联动的问题。两次成功联动之后,笔者更加认为地市报之间合作的空间是广阔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

报业市场竞争的压力,使地市报之间有必要加强联动,弥补不足。最近十几年来,省级都市类报纸异军突起,发展迅速,给地市报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一些省级都市报还在部分地市办地方版,甚至异地办子报,对地市报的生存与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尤其是对省会城市的报纸来说,这种感受尤其明显:许多市级报纸以前小日子过得很舒服,现在却被省级都市报逼得喘不过气。地市报受区域因素制约,发展规模本来就有限,在计划经济时代,各报“守土有责”,条块分割,倒也相安无事;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报业也讲究优胜劣汰,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这种形势下,地市报有必要通过联动的手段,弥补自己在新闻资源上的先天性不足,“对抗”省级都市报的新闻攻势,以巩固自己的阵地。

互联网时代,读者对资讯的需求日益提高,也使地市报之间的联动显得很有必要。如今是“地球村”时代,读者的视角早已超出本地范围,他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一般的地市报,在资金实力、人员素质、办公条件等方面都无法与具有省级党报(或出版集团)背景的省级都市报相比,如果依靠自身单兵作战,显然无法在第一时间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创意义的资讯。如果地市报之间加强联动,相互参与跨区域采访,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彰显地方报纸特色,走出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随着各地交通条件的改善,地市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地市报联动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使地市报之间的合作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若干年前,由于交通的阻隔,“比邻若天涯”,即使是相邻地市,也很少来往,地市报联动缺乏必要的基础。而现在,交通越来越方便,“天涯若比邻”,各地之间的经贸、文化合作活动越来越多,异地媒体之间的合作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构架起了坚实的桥梁。地市报加强互动,时机已经成熟。

联动将给地市报带来新气象、新作为。以前,地市报是名副其实的“地方小报”,记者的足迹很难跨出所在地市的辖区;报纸上的外地新闻,只有新华社一个来源。现在,通过联动,地市报可以自主地报道越来越多的外地新闻,本报记者可以像大报记者一样潇潇洒洒走四方,报纸可以为本地读者解决越来越多的实际问题。新闻有用性增强了,报纸品位上去了,发展前景当然更加美好了。

探索: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

地市报联动,听起来很美,做起来有效,就是不能停留在嘴上和纸上。十多年来,笔者经历过成功的联动,也看过一些“联动”失败的案例,由此感到,联动之事,说起来好办,真正执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本世纪初,江西省几家邻近的地市报,曾经设想共同打造一个周刊,在各报同时出版发行。这样,这份周刊就成了跨区域的报纸,发行密度在该区域超过任何一家报纸,对于吸引广告有较大的优势。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这份周刊没出几期就无疾而终。

笔者所在的赣南日报社,曾经与沿海发达地区一家媒体洽谈过联动事宜,并且签订了初步协议。按照协议,双方执行下去,对各自媒体都有一定效益。然而,由于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贫富悬殊难以合作,协议只是停留在纸上,最终不了了之。

这些事例说明,真正的联动,需要的是建立长效机制,双方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协作。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互相供稿常态化。联动可以从供稿做起。在网络时代,媒体互相供稿,不存在任何障碍。近年来,江西省内地市晚报建立了一套供稿机制,各报之间将次日要发的重要新闻发到供稿平台,供兄弟报纸选用。这样,各报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省内其他地市发生的新闻同步刊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和省级都市报竞争的筹码。

——异地采访常态化。如今,媒体之间的交流比以前丰富多了,地市报纸的异地采访活动也不再稀奇,但常态化则还不明显。地市报联动,应当主动出击,寻找两地读者关心的相关主题,联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采访,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建立合作关系的地市报,应当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异地采访。这对具有特殊地缘关系的地区,更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比如,赣州和福建龙岩、广东梅州三市,是相邻的客家地区,文化方面的共同点非常多,如果三家报纸互相配合,在宣传客家文化,促进三地经济交流等方面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又如,赣州和厦门、珠三角城市群,在经济上存在互补,如果当地媒体加强交流,对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

——业务交流常态化。亲戚不走就不亲。业务交流,对增进媒体之间的感情非常重要。地市报联动合作,要重视平时的业务交流。2007年12月,策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峡西岸20城市党报协作网成立,成为深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协作的重要载体。协作网成员单位每年举办一次会议,这是区域报纸加强业务交流的一例。具体的业务交流方式还有很多,各协作媒体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古人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加强业务交流,是提升办报水平的必由之路。

总之,综观现实,地市报联动大有可为,关键是报人怎么去重视它、研究它、利用它。事在人为,让联动产生实效,需要我们建立长效机制,使合作媒体因为地缘产生亲缘,因为文化相互融化,因为采访加强走访,通过互通有无,互相促进,真正成为亲密无间的“兄弟”媒体。联动产生的效果,是各家媒体仅靠单干难以实现的,“1+1>2”的简单道理,说的就是这回事!■

猜你喜欢

日报社赣南桂林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潍坊日报社:推进深度融合改革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桂林行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