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2012-06-20张鹏
张鹏
(湖北省应城市人民医院CT室 湖北应城 432400)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发生在鼻咽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1],发病率居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为我国南方地区多发肿瘤之一。临床多采用放射治疗,但由于放疗时要求给予肿瘤靶区以致死量而邻近正常组织给予耐受量以下的照射,因此,明确肿瘤大小、范围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MRI因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直接多参数、多方位成像,且不受颅底伪影影响,已逐步取代CT成为鼻咽癌的标准检查方法[2]。现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2例鼻咽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MRI成像在鼻咽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鼻咽癌治疗的42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19~73岁,平均51.4岁。所有病例均经活检病理证实,均为首次发病,因有鼻部阻塞感、鼻衄、头痛、复视、面部麻木、眼外肌麻痹等脑神经受损症状而行头部MRI检查。
1.2 MRI检查方法
采用日立公司Arisi Ⅱ Open型磁共振成像仪,场强0.3T。选用头颅线圈,自旋回波(SE)序列,行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参数:T1WI 500/15ms,T2WI 4400/119ms,层厚/层距为5/0.5mm,扫描范围上达颅底,下至舌骨平面。增强扫描应用SE序列作鼻咽部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T1WI扫描,TR/TE=500/25ms,按0.1mmoL/kg静脉推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1min内注射完毕。
2 结果
2.1 鼻咽癌的MRI表现
42例鼻咽癌患者MRI显示鼻咽部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其中32例出现单侧或双侧顶后壁病灶,30例侧壁增厚,27例鼻咽腔不对称,22例咽鼓管咽口变浅,31例单侧或双侧咽隐窝变浅,28例咽旁间隙受侵犯,8例鼻咽肿块累及鼻腔,6例沿咽旁间隙向口咽方向蔓延,3例口咽部受累,11例鼻窦骨壁破坏合并窦内病变,24例颅底侵犯,12例颅底骨破坏,5例眼眶窝受累,7例翼腭窝受累,2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
2.2 鼻咽癌周围组织侵犯范围
鼻咽癌常向临近组织扩散,咽旁间隙是最常见的受侵部位,33例见间隙内脂肪信号区出现不规则低信号肿物,间隙移位变形。鼻咽癌向深层软组织侵犯以腭帆张肌和腭帆提肌受侵最常见,42例鼻咽癌患者中,24例腭帆张肌受侵,16例腭帆提肌受侵。除此之外,鼻咽癌还常侵犯口咽、颞下窝、翼腭窝、海绵窦、眼眶、头长肌、颈动脉鞘区、颈椎等部位,表现为对应部位信号异常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3 讨论
鼻咽癌是耳鼻喉科常见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死因中居第8位。主要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因此,精准的定位和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MRI成像具有软组织分辨能力好和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点,能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肿瘤生长方式及侵犯范围。矢状位对处于鼻咽顶部、后壁的病灶显示较好,能直接显示肿瘤侵犯蝶骨、蝶窦的情况,冠状位能较好地显示处于鼻咽侧壁及咽隐窝的病变,并能直接显示病变经颅底骨质损伤,侵犯海绵窦及颞叶的情况[3]。Gd-DTPA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隐蔽处的早期小病灶,对显示病灶的范围和部位有重要价值,大部分病例增强扫描后在冠状位可见鼻咽部肿瘤穿过颅底与颅内肿瘤相连的条状阴影,这是诊断的最可靠依据。
鼻咽癌的MRI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低于脂肪信号而高于肌肉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肿瘤增强后明显强化。咽隐窝闭塞,咽鼓管咽口变浅,呈长T1、T2信号。可侵犯颅底,造成颅底骨损伤,侵犯颅内,呈长T2信号,Gd-DTPA增强后T1WI呈高信号。咽旁、咽后间隙及头长肌受损变形、破坏,呈长T2信号。还可发生部分颈深部淋巴结转移[4]。
总之,MRI成像能够清晰显示鼻咽癌的侵犯范围,并能直观精准的立体定位,确定照射区域,避免漏照错照,对鼻咽癌临床分期及制定正确放疗方案,提高靶区照射率,减少临近正常组织损伤,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武忠弼.病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1.
[2]Nishioka T,Shiga T,Shirato H,et al.Image fusion between 18 FDGPET and MRI/CT for radiotherapy planning of oropharyngeal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s[J].Int J Radiat Oncol Phys,2002,53(4):1052.
[3]陈燕萍,张雪林.磁共振成像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18(4):305~307.
[4]杨波,夏军,周义成,等.磁共振成像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4(1):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