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阅读倾向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2-06-19韩郁光
韩郁光
(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读者阅读倾向是读者为实现阅读愿望,将阅读需要付诸阅读行为、表现阅读特点的一种趋势。馆藏文献的利用情况直接反映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读者群或某一读者的阅读需求特点。读者导读工作是在熟知读者及其阅读倾向和需要的基础上,参与读者的阅读活动。认真研究读者阅读倾向与关注读者的学习动态,其目的是加快高校图书馆知识与信息的更新换代,结合图书馆自身特点制订最佳的服务方案。分析和掌握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趋势也是做好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前提。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才能正确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读者潜在求知欲。指导读者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对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分析读者阅读倾向以及影响读者阅读倾向的内在原因,了解馆藏文献利用现状和规律,掌握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特征,对做好图书馆读者导读工作、为读者阅读当好参谋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目的和数据来源
1.1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目的
通过对各阶段、各学科图书文献利用情况分析,可以充分地反映文献被利用的程度,全面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读者群在特定时期的文献需求趋势。通过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导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从而提高读者阅读效果,达到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的。
1.2 读者阅读倾向分析的数据来源
以ILASⅡ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为主要数据源,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用2011年这一时间段的流通数据,对不同读者群(研究生、本科生、教师)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2 读者阅读倾向的数据分析
馆藏文献利用直接反映特定时期内不同读者类型的需求特点,决定着读者导读工作的方法、内容和思路。因此,掌握和研究馆藏文献的利用是做好读者导读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2.1 从各类图书利用情况看
图1 各类图书利用情况
从2011年各类图书利用情况看,中文图书的借阅量仍居第一位,其中工业技术类图书的借阅量最高。从图1的图书借阅情况看,借阅量排前十位的分别是 TP、H、I、TU、O、F、B、TN、K、TH 类,说明我校读者的阅读趋势基本上是以工业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图书为主,以语言、文学、文字等学科为辅的格局。其中TP和H类图书利用率最高与我校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以及近年来用人单位都比较注重毕业生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有直接关系。I文学类图书借阅量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读者欢迎,反映出读者阅读需求具有娱乐倾向,也说明读者对文献阅读的种类具有多样性。读者阅读倾向涉及22大类的全部图书,体现了读者有较明确的学习目的,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仅停留在只阅读与本学科相关或相近的文献资料,还倾向于关注超越本专业,甚至超越校园、触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热点话题的相关文献。
2.2 从各类读者借阅情况看
表1 2011年各类读者借阅情况表
图书馆是面向不同类型读者服务的机构,主要由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读者、校外读者组成。从表1得知,各类型读者借阅量上有明显不同,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从本科生来看,大四学生的图书借阅量最多为60,831册次,占全部借阅量的31%;其次是大三学生借阅量为50,543册次,占25.7%;大二学生借阅量为43,221册次,占22%;大一学生借阅量为18,084册次,占9.2%;借阅量最低的是研究生,仅占3.6%。从各类读者的人均借阅率来看,是研究生>教师>大四读者>大三读者>大二读者>大一读者。由此可见,读者阅读时间具有集中性。随着读者在校时间越长,知识需求越来越强烈,再加上他们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职能的熟悉程度较高,不仅借阅的目的性很强,利用图书馆的频率较高,人均借阅率也相对增加。
2.3 从不同读者借阅各类图书的情况看
从各类图书借阅量来看,不同时期的读者对文献需求有明显的差异。大一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分别是I类和O类,利用率最低的分别是T类,大二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分别是O、H、G类,大三学生利用率最多的是分别是D、Q、E、B、R、S类,大四学生利用率最高的是T类,研究生读者主要关注专业图书和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工具书。可见,各类读者阅读倾向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偏好和动态变化的现象。大一学生以数理技术基础知识学习为主,还常涉猎一些热门文学图书;大二学生常按照老师推荐的教学参考书借阅文献,另外还比较关心当今社会发展比较热门的英语等级考试类图书;大三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以外,为加强自我修养,开阔视野和净化思想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哲学、文化、教育、军事、医药、农业等类图书;大四学生以自动化和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图书为主;研究生围绕专业学习和科研需求来选书。由此说明进入大学以后,读者阅读目的比较明确,到图书馆带有一定的目标。
2.4 从各阶段读者借阅情况看
从图2可以看出,每年的3月和9月是借阅高峰,读者借阅量最多,主要原因是新学期刚开始读者根据本学期课程需求、学习需要和老师安排借阅各种学习辅导书和参考书。从每个学期来看,下学期图书的借阅量高于上学期,说明刚刚来到学校的新生对图书馆不太了解,影响了图书的利用率。
图2 2011年每月读者借阅量
2.5 从图书借阅排行榜情况看
通过对2011年读者最喜爱的100种图书借阅排行榜进行分类研究,从表2可以看出,读者借阅图书主要集中在 I、O、H、T、K、B、U、J、F、Z 类图书,借阅量排在前三位的是I类19种图书借阅量为1,129册次,O类15种图书借阅量为917册次,H类11种图书借阅量668册次,读者喜爱的图书主要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新概念英语》、《数字信号处理》、《机械制造工艺学》、《采煤概论》、《电力拖动主动控制系统习题例题集》、《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等。由此可见,读者喜爱的图书具有内容的集中性,需求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体现了读者在知识储备阶段,更懂得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其知识的积累与拓宽提供便利。
表2 读者借阅排行榜汇总表
3 基于读者阅读倾向,开展读者导读工作的方法
3.1 改进阅读方式和方法,提高读者阅读能力
通过对各类读者的阅读倾向分析,我们了解到读者阅读时间具有集中性。读者在校时间越长,利用图书馆的频率越高,人均借阅率也相对增加。大一学生由于对图书馆比较陌生,借阅量最少。所以,图书馆应以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介和图书馆的网页建立专门栏目,刊载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相关文章,建立专门的BBS展开有关讨论,构建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介绍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馆藏状况。同时,分层次,分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如何利用图书馆教育,开发读者潜能,传授读者略读、概读、导读和精读的方法,提高读者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快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尤其是要强化新生的入馆教育,将新生入馆教育制度化,对新生入馆教育的时间、内容、方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入馆教育使新生对图书馆功能、馆藏结构、目录体系等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使用、利用图书馆的基本常识,为以后更快捷、有效地获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构建合理的导读体系,增加读者的信息源
通过对不同读者借阅各类图书分析,我们了解到,不同时期的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各学科、各层次的读者阅读需求,制定读者阅读需求导读资源构建方案。构建适合读者需求的导读资源体系,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提供所需导读书目。对读者喜爱的借阅量比较高的图书,应单独放在借阅室显著位置,方便读者选用。针对读者需求比较强烈的TP、H类图书,应定时、定期设立专题栏目。根据对学生专业阅读倾向分析,注意培养学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重点选择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编制各专业尤其是特色专业专题索引。尽量向他们提供一些高质量的专业参考书,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和广度开发,满足读者对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的需要,增加读者信息源,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3.3 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通过分析研究得知,我校读者学习目的明确,但是还有一部分读者,尤其是大一学生,不会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不懂得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检索手段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因此,应采取各种方法指导、教育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要有目的地开展借阅指导工作。在馆内设立导读咨询窗口,为读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以提高他们对阅读活动的热情。定期开展指导读者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果。为读者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便其掌握不同文献的特点以及查阅文献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增强对信息收集、筛选、鉴别和利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
3.4 根据读者阅读倾向,优化馆藏结构
认真研究读者阅读倾向与馆藏文献利用现状及其规律,是制定文献采访策略和组织文献保障体系的前提。首先要定期分析文献利用情况,围绕读者群的阅读倾向,结合本馆藏书特色,科学规划,确立本馆的采购策略。其次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设“读者购书推荐”系统,真实反映读者购买图书欲望,有针对性地采购新书。第三要加大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力度,让数字图书馆的方便性、检索的快捷性以及信息的新颖性来共同满足知识受众的信息需求。建立本校的特色数据库,使馆藏文献转化为网上信息资源,供更多的受众使用。
[1]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鸿儒.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3]王星.非参数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于凯,黄爱梅.国学经典导读[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5]梁启超.读书指南[M].北京:中华书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