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脑液对脑缺血大鼠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2-06-15邹玉安
耿 倩,马 倩,邹玉安,薛 茜
(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在中国,脑卒中是仅次于癌症的第2位杀手,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占56.6% ~80%,患者总人数达500万 ~600万,存活者致残率最高达约75%[1]。ICVD的防治已成为目前研究重点。2011年4月,我们观察了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增殖的影响,旨在为康脑液防治ICVD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①实验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体质量200~270 g,SPF/UAF级,购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许可证号SCXK(京)2006-0008]。②药品及试剂:康脑液饮片(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冷水浸泡一夜,煎煮2次,滤出药渣,将2次煎煮的药液混匀,文火分别浓缩成400%、200%、100%康脑液(每毫升分别含生药4、2、1 g),置4℃冰箱保存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南京探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粉剂(按10 mg/mL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兔抗鼠巢蛋白(Nestin)抗体(镇江厚普生物科技公司),鼠抗尿嘧啶脱氧核苷单克隆抗体(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③实验仪器:电脑生物组织包埋机(浙江金华科迪仪器公司),石蜡切片机(美国Thermo),电脑生物组织摊片烤片机(浙江金华科迪仪器公司),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 BX60型),显微摄影装置(日本 NIKON)。
1.2 动物分组及处理 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康脑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只。五组均于术前7 d开始灌胃,其中康脑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24、12、6 g/(kg·d)康脑液,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1次/d、直至处死。模型组及康脑液各组均根据Longa等研究,以线栓经右侧颈外动脉插线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动脉、不阻断。术后24 h五组均开始腹腔注射BrdU溶液50 mg/kg,1次/d、直至处死。
1.3 脑组织取材及BrdU、Nestin表达检测 ①脑组织取材:分别于缺血2 h再灌注后3、7、14、21 d各取6只处死取材: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经左心室插管至升主动脉,灌注肝素化生理盐水300 mL,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30 min,快速断头取脑,以视交叉为中线将脑组织切成厚度2~3 mm的组织块,4%多聚甲醛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切片厚度为3μm。②BrdU、Nestin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按照说明书操作,80℃烤片120 min,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脱水,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 min;微波中火,0.01 mol/L枸橼酸钠缓冲溶液(pH值为6.0)修复10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3%H2O2室温孵育10 min;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封闭,室温孵育15 min,倾去、勿洗;滴加一抗(工作浓度为 1∶100)、4℃过夜,滴加生物素化二抗、37℃孵育15 min,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孵育15 min;DAB显色,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以细胞呈棕黄色为阳性信号。每只大鼠取相同部位的切片各3张,每张切片在镜下(×400)随机选取缺血侧5个非重叠视野,计算阳性细胞数均值(阳性细胞数目/400倍视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海马部位有少量 BrdU、Nestin阳性细胞;余四组再灌注7 d时BrdU、Nestin阳性细胞开始增多,14 d达高峰、21 d开始下降,但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0.01);与模型组比较,康脑液各组BrdU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Nestin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注后第7、14、21天均显著升高 (P <0.05),见表1、2 及图1、2。
3 讨论
表1 五组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Brd U阳性细胞数比较(n=24,个,¯x±s)
表2 五组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Nestin阳性细胞数比较(n=24,个,¯x±s)
图1 五组脑缺血再灌注后14 d缺血侧皮质Brdu表达(×400)
图2 五组脑缺血再灌注后14 d缺血侧皮质Nestin表达(×400)
自Eriksson等发现成年人脑中存在神经元发生现象后,成年人脑神经元不能再生的理论即被打破。众多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内源性NSC处于静止状态,改变内环境能激发静止状态的NSC并诱导其增殖、向病灶迁移,进而定向分化为成熟神经元以替代受损或缺失的神经元,实现自我修复。因此,利用神经细胞因子或药物等增强脑内源性NSC自我更替和修复能力可能是一种新的脑部疾病治疗途径,为ICV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医认为,脑卒中发生主要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治疗原则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目前研究发现,黄芪[2]、川芎[3]等单味中药的某些成分和复方芪棱汤[4]、通心络[5]、补阳还五汤[6]等均能促进神经再生。康脑液为临床经验方,由益气活血的鼻祖方补阳还五汤按照现代人的特点化裁而来,由黄芪、丹参、川芎、葛根、钩藤、三七等组成,临床用于治疗ICVD具有较好疗效。
BrdU是一种胸腺嘧啶核苷的类似物,NSC发生分裂增殖后可作为底物参与DNA合成,被视为细胞增殖的标记。已有研究表明,脑缺血可促进大脑皮质、海马等处 NSC 增殖、迁移和分化[7~9],且 NSC 增殖也有一定规律性,即神经再生并不是在脑缺血后短期内增强的,其再生能力在第10天左右达到峰值[10]。Nestin是NSC内一种特殊的中间丝蛋白,被视为其特异性标记蛋白[11,12],其C末端大量的丝氨酸可能是磷酸化位点,丝氨酸的磷酸化可能影响Nestin与其他细胞骨架的结合。因此,Nestin很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性蛋白,有利于细胞存活及细胞骨架的稳重和重建,其重新表达在缺血脑周围可能增加脑组织的抗缺血能力,从而有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显示,假手术组大脑皮质、海马部位有少量BrdU、Nestin阳性细胞;余四组再灌注7 d时BrdU、Nestin阳性细胞开始增多,14 d达高峰、21 d开始下降,但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康脑液各组BrdU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Nestin阳性细胞数量在再灌注后第7、14、21 d显著升高。提示康脑液可通过上调BrdU、Nestin表达促进脑缺血损伤后内源性NSC增殖,此为其治疗ICVD的重要机制之一;但上调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Jia Q,Liu LP,Wang YL.Stroke in China[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2010,37(2):259.
[2]王畅,张艳军,冯英,等.黄芪甲苷对短暂性前脑缺血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再生的影响[J].中草药,2009,40(5):754-758.
[3]王锁良,申小东,王辉,等.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FAP表达和脑组织水肿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9,25(4):427-431.
[4]周荣峰,赵喜连,邓茜,等.芪棱汤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50-1651.
[5]尹瑞雪,王立新,范建中.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内源性神经巢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1):1-4.
[6]韩玉生,周忠光.补阳还五汤对Aβ1-40所致老年性痴呆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9-11.
[7]Zausinger S,Hungerhuber E,Baethmann A,et al.Neurological impairment in rats after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a comparative study under various treatment paradigms[J].Brain Res,2000,863(1-2):94-105.
[8]陈虎,蔡定芳.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后的神经再生[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5):367-369.
[9]Holmin S,von Gertten C,Sandberg-Nordqvist AC,et al.Induction of astrocytic nestin expression by depolarization in rats[J].Neuroscilett,2001,314(3):151-155.
[10]Parent JM,Vexler ZS,Gong C,et al.Rat forebrain neuro-genesis and striatal neuron replacement after focal stroke[J].Ann Neurol,2002,52(6):802-813.
[11]韩肖华,黄晓琳.电针督脉腧穴对脑缺血大鼠缺血灶周围巢蛋白表达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3):383-386.
[12]Gilyarov AV.Nestin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ells[J].Neurosci Behav Physiol,2008,38(2):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