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在急救中的应用

2012-06-15丁培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6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专家劳动

丁培霞

临床路径在急救中的应用

丁培霞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462499)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救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国内循证医学治疗指南以及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治疗、护理各个环节的措施等,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进行救治,按照接诊时间、接诊措施和具体实施者进行详细的分工,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处理。结果 观察组在1h内确诊57例,确诊率为86.4%;大于12h确诊9例,占13.6%,住院时间为(6.8±3.2)d,医疗费用(16896.6±265.3)元;发生并发症6例,占9.1%。对照组在1h内确诊28例,确诊率为42.4%;大于12h确诊38例,占57.6%,住院时间为(18.6±3.6)d,医疗费用(35421.5±365.8)元;发生并发症17例,占2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路径的诊治和护理方法更科学、更符合急救特点。

临床路径;急危重患者;急救;应用价值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 CP)是在诊疗过程中对某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所制订的具体实施步骤[1],按照这个步骤实施,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节约的医疗开支。对待危重患者,制定严格的临床路径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进一步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救中的的应用价值,本文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应用临床路径治疗的56例急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急救患者112例,其中男76例,占67.9%,女36例,占32.1%,男女之比为1.52:1。年龄8~81岁,平均56.9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8~80岁,平均56.8岁;对照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9~81岁,平均57.0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危重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根据国内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治疗指南[2]以及我院工作实际制定了治疗、护理各个环节的措施等,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进行救治,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处理。见表1。

2 结果

2组患者确诊时间、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在1h内确诊57例,确诊率为86.4%;大于12h确诊9例,占13.6%,住院时间为(6.8±3.2)d,医疗费用(16896.6±265.3)元;发生并发症6例,占9.1%。对照组在1h内确诊28例,确诊率为42.4%;大于12h确诊38例,占57.6%,住院时间为(18.6±3.6)d,医疗费用(35421.5±365.8)元;发生并发症17例,占25.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急救患者急救路径

表2 2组患者确诊时间、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s)

表2 2组患者确诊时间、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s)

组别确诊时间数I CU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元)并发症发生例数(%) 0.5~1h >12h观察组 57(86.4) 9(13.6) 6.8±3.2 16896.6±265.3 6(9.1)对照组 28(42.4) 38(57.6) 18.6±3.6 35421.5±365.8 17(25.8)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3.1 临床路径符合急救危重患者的急救要求 对于急危重患者,讲究是治疗速度,就是要求医护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实现挽救病人的目的。根据表2显示,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医药费用和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3.2 临床路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通过临床路径,医护人员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3-4],对每一步的治疗和护理都十分清楚,缩短了确诊时间和治疗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医药费用,而且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了临床疗效。

3.2 临床路径使工作更具程序化、标准化[5-7]临床路径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医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责任明确,职责分明,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对于急救病人意义重大,可以在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及早治疗,使医护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1] 卢章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病种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3A):66.

[2] 赵敏,王玉君.临床路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0):22.

[3] 崔岩,万宏.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肛门行巨结肠根治术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A):6-8.

[4] 黄小琼,陈燕燕,陈梅影.临床护理路径在复杂性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A):3233.

[5] 吕玲玲.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30 (4):606-607.

[6] 陈凌,卢海涛,王凯.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1-2.

[7] 吕玲玲.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08, 30(4):606.

河南明确劳动能力鉴定中回避制度

[本刊讯]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近日公布《河南省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管理办法》,在全省范围内的医疗业务骨干中选聘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建立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并明确医疗卫生专家回避制度。

据了解,随着职工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劳动能力鉴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河南省参加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人数为29301人,比2004年增加11914人。目前,河南省共有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2519人。今后,在河南,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受伤或患病等情况,并且与用人单位发生争执时,将由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作为第三方拿出科学结论,以维护用、务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劳资矛盾。

按照规定,医疗卫生专家应当具备3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有相关专业的高级医疗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医疗卫生机构推荐的医疗卫生专家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并经培训合格者,颁发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聘任证书,聘任期为3年。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将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被鉴定人进行鉴定。专家组提出初步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意见作出结论。

此外,河南还首次要求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实行医疗卫生专家回避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医疗卫生专家应当提出回避申请,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认后进行回避:医疗卫生专家与被鉴定人存在亲属关系,医疗卫生专家与被鉴定人存在利害关系,以及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其他情况。

(杨建宇 李杨)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6.019

1672-2779(2012)-16-0031-02

��杨燕平

2012-06-18)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专家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致谢审稿专家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请叫我专家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