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岛地区女护士群体总体幸福感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2012-06-09张丽平郑舟军

护理与康复 2012年2期
关键词:女护士海岛消极

张丽平,郑舟军

(浙江海洋学院医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幸福感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1],能影响自身工作状况。应对方式指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景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2],对人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解海岛地区女护士总体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2010年2月至2010年7月,笔者对三家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海岛地区三家主要医院的女护士400人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 根据有关文献[3-5],自行设计海岛地区女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为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学历及家庭收入等。

1.2.1.2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6]GWB 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诉,包括6个分量表共25条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受试者的GWB得分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好,总分>102分表示精神状态良好,精力旺盛,对许多事物感兴趣、有信心,没有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不舒适感觉;87~102分表示精神状态一般,满足于一般的日常生活,能与朋友、亲人交流,但主动性一般,偶有心理和情绪问题,或躯体不适引起情绪稍低,但没精神疾病;总分<87分表示经常有精神状态不佳,易感疲劳,躯体不适,可表现为心慌、焦虑或抑郁等,在生活上缺少活力,内心缺少愉快感,很少与朋友和亲友交往。

1.2.1.3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rtionnaire,TCSQ)[6]用于评价被检查人员面对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该问卷的消极应对与积极应对的同质信度Alpha分别为0.69、0.70,重测信度分别为0.75、0.65,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由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NC)和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PC)两因子组成,每因子包含10条目,共计20条目,每条目从“肯定不是”到“肯定是”分5个等级进行评定,分别记1~5分。PC和NC的分值越高,说明被检查人员的应对程度越高。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医院为单位,由受过培训的专职人员进行团体测评,采用统一指导语和不记名调查,并当场收回问卷。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9份,有效回收率94.75%。

1.2.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F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海岛地区女护士一般资料 本组379人,均为女性,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1.15±6.79)岁;工作年限1~35年,平均(10.34±7.38)年;婚姻状况:已婚242人,未婚131人,离异4人,分居1人,丧偶1人;学历:中学121人,大专219人,本科及以上39人;家庭年人均收入:<5万元223人,≥5万元156人。

2.2 海岛地区女护士GWB评分情况 护士GWB评分88~119分,平均(103.02±14.22)分,达到良好状态。

2.3 不同年龄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表1 不同年龄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年龄(岁) 人数 GWB TCSQ 30191103.43±13.9631.83±5.8030.95±6.4531~40151101.07±14.5432.40±6.1729.38±6.1841~5030108.21±13.0132.18±7.0728.15±7.02≥517115.67± 7.1037.33±2.3125.00±3.61 F值 3.357 0.995 3.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05445 P值 <0.05 >0.05 <0.

2.4 不同工作年限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工作年限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表2 不同工作年限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工作年限(年) 人数 GWBTCSQ 10215102.87±13.7331.98±5.8230.72±6.4811~20128101.63±15.3232.16±6.2729.65±6.14≥2136108.83±11.7732.94±6.7727.19±6.60 F值 3.688 0.391 5.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01045 P值 <0.05 >0.05 <0.

2.5 有配偶及无配偶的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有配偶及无配偶的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表3 有配偶及无配偶的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TCSQ配偶 人数 GWB 05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无390 P值 >0.05 >0.05 >0.137104.59±14.5931.71±5.7530.64±6.38有 242102.12±13.9632.38±6.2229.68±6.48 t值 -1.626 1.032 -1.

2.6 不同学历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不同学历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表4 不同学历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TCSQ学历 人数 GWB 121105.21±12.8432.21±5.7129.74±6.09大专 219101.62±14.3932.06±6.3430.21±6.68本科 39104.05±16.5732.31±5.6029.87±6.45 F值 2.633 0.039 0.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中学05211 P值 >0.05 >0.05 >0.

2.7 不同家庭年人均收入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不同家庭年人均收入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表5 不同家庭年人均收入女护士GWB及TCSQ评分比较(,分)

收入(元) 人数 GWB TCSQ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5万223102.51±13.6831.78±5.9630.52±6.52≥5万 156103.74±14.9732.65±6.1829.32±6.30 t值 -0.826 -1.380 1.781 P值 >0.05 >0.05 >0.05

2.8 应对方式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见表6。

表6 应对方式与总体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2.9 总体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特质应对方式及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年龄和工作年限均进入回归方程,且β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R=0.425,决定系数R2=0.180,表示变量能联合预测主观幸福感的18.0%。见表7。

表7 总体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海岛护士群体的总体幸福感分析

3.1.1 整体分析 本调查显示,护士群体的GWB为(103.02±14.22)分,根据 GWB的评分标准,从整体上来说,护士群体的总体幸福感良好,而且总体幸福感达到良好的人数占52.78%。研究结果低于方彩萍等人对浙江邵逸夫医院护士调查的总体幸福感水平[7],也低于江爱玉等调查的桐乡市医护人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8],与丘莉等调查的一致[9],可能与舟山海岛交通相对不便、护士业余活动单调、自我调节压力的能力弱有关,此外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比较少,导致护士晋升相对比较慢,护士收入报酬相对较低,而舟山的消费却比较高,这些因素造成海岛护士群体的幸福感水平比其他地区低。

3.1.2 不同年龄及工作年限的护士总体幸福感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年龄≥51岁的护士GWB得分高于年龄<51岁者,工作年限≥21年的护士GWB得分高于工作年限<21年的护士,分析原因可能为≥51岁的护士或工作年限≥21年的护士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相对稳定,同时在经历了人生众多的变故后,学会了自我调节和减压,内心比较平和,因此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更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年龄在31~40岁或工作年限在11~20年的护士GWB得分最低,分析原因可能为这个阶段的护士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竞争激烈,且大多数已婚,要承担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负担,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不稳定,获得社会支持的稳定性差,遇到应激事件时,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10],为护士提供各种培训,如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等,同时,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以缓解工作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在应激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

3.2 总体幸福感与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 本调查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与王极盛和丁新华[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都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尤为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有利于缓和生活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消极应对方式如回避等则会加重对身体不良影响。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应对方式,指导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提高护士总体幸福感有重要意义。

[1]李儒林,张进辅,梁新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理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783.

[2]沈峥嵘,陈龙.应对方式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5,31(3):143-145.

[3]林丽珍,林晓云,吴航洲,等.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227):2453-2455.

[4]叶金辉,邹琴,李剑萱,等.特困大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0):51-53.

[5]汪爱民,尹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的调查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2.

[6]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3-85,314-317.

[7]方彩萍,叶志弘,秦建芬.“心理日志法”在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方面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7):615-618.

[8]江爱玉,苏雅芳,王莲娥.医护人员总体幸福感与自测健康的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8,7(6):408-410.

[9]丘莉.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健康与总体幸福感[D].医学硕士论文,2006:12.

[10]刘爱霞.部队疗养院护理人员总体幸福感的调查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7):666-667.

[11]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181-1182.

猜你喜欢

女护士海岛消极
我院30名女护士焦虑、抑郁、失眠影响因素分析及五音疗法干预效果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一线女护士心理健康风险与干预策略研究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某三甲综合医院一孩女护士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在海岛度假
浅析手术室男护士与女护士不同的带教模式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