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糯玉米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2012-06-06黄绍力陈同良周显奴吕顺

长江蔬菜 2012年1期
关键词:穗位穗长农科院

黄绍力 陈同良 周显奴 吕顺

本栏目特约主持:周显奴

男,高级农艺师。1971年元月生,1995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本科。现就职于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科学试验中心。工作至今,一直从事蔬菜生产、科研工作。近年来单位工作重点由原来的科研、生产转向推广应用,主要负责大棚蔬菜育苗,新品种区域比较试验,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广东省糯玉米的主要栽培品种都是国内育成的优良品种,基本上没有国外引进的品种,主要有:广糯1号、苏玉糯1号、中糯1号、渝糯7号、京科糯2000、粤白糯 1号、仲糯 1号、广糯2号、美玉加甜糯、沪玉糯1号等。其中,仲糯1号和广糯2号是广东省农业厅2009年和2010年主导种植的2个糯玉米品种。

1 广东省糯玉米育种及应用现状

1.1 我国糯玉米育种和发展

我国真正从事糯玉米育种研究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糯玉米单交种烟单5号,接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了鲁糯玉1号。但受当时条件的限制,育种研究工作未能系统而深入地进行,致使我国糯玉米育种研究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多年来各地只是零星种植,生产上种植的也多是农家种,不仅产量低而且抗性差、成熟晚,形成了我国糯玉米种植面积零星、品种少、产量低的落后局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糯玉米育种研究工作受经济快速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刺激逐渐开始起步,也已取得一定成绩并育成一些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如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相继育成的鲁糯2号、鲁糯6号、鲁白糯1号等,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苏玉糯1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中糯1号,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渝糯1号、渝糯2号等。优良糯玉米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仅促进我国糯玉米育种的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糯玉米产业化的进程。进入21世纪,我国糯玉米育种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期,糯玉米育种研究异常活跃,发展迅速,不仅开展育种工作的单位众多,而且在育种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育成了一大批优良新品种并投入生产使用。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而且品质优秀的糯玉米品种主要有苏玉糯1号、中糯2号、沪玉糯1号、渝糯7号、烟糯5号、郑白糯1号、垦黏1号、广糯1号、京科糯2000及美玉加甜糯等。

尽管我国的糯玉米育种研究工作正在快速发展之中,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化育种势在必然,我国糯玉米育种研究纳入国际化也变成必然和现实,像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较有实力的公司,如先锋、孟山都、利玛格兰、先正达等跨国种业集团,已经开始占领中国市场。因此,我国糯玉米育种研究工作还应继续加快发展步伐。

1.2 广东省糯玉米品种应用现状

据统计,2010年我国糯玉米的种植面积已超过40万hm2。其中四川、重庆、山西、浙江、贵州及湖南等省份是糯玉米的主产区,四川和重庆年种植糯玉米面积约5.3万hm2,山西、浙江、贵州、湖南各省种植面积均接近4万hm2左右,广东省近几年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3.3万hm2,其他省份如广西、云南、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及海南等地,这几年种植糯玉米的面积也在大幅度增长。

糯玉米按色泽可简单分为黄糯、黑糯、白糯、紫糯、五彩糯、甜糯等,广东省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糯玉米以白色籽粒的品种为主,其次为紫色和彩色品种,黄色和黑色品种较少;按用途则可分为食用、工业用、饲用等专用型和兼用型,食用型还包括鲜食型和食品加工型,广东省市场需求以食用型品种为主。最受市场欢迎的糯玉米品种应具有如下特点:糯性好(支链淀粉占总淀粉量的95%~100%),棒较粗长 (单穗果质量300~400 g),籽粒较大、较长,产量高(667 m2达 800 kg以上),抗性强(包括抗病性和抗虫性),耐热性和耐寒性都较好(广东省糯玉米冬种面积较大),不秃尖或少秃尖(秃尖不超过2 cm),风味佳;用于加工的还要求穗轴细,果穗籽粒纯白色,籽粒大且较均匀,出籽率高(达60%左右)。近几年带甜质基因的糯玉米品种 (即甜糯类型)特别受市场追捧,无论是鲜苞或是产品种子的售价均比一般糯玉米品种要高。总之,广东省糯玉米市场需求量正日益提高。

和甜玉米不一样,目前,广东省糯玉米的主要栽培品种都是国内育成的优良品种,基本上没有国外引进的品种,主要有:广糯1号(国审品种,广州市农科院玉米所)、苏玉糯1号(国审品种,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中糯1号 (国审品种,中国农科院)、渝糯7号(国审品种,重庆市农科院)、京科糯2000(国审品种,北京农林科学院)、粤白糯1号(省审品种,广东省农科院)、仲糯1号(省审品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糯2号(省审品种,广州市农科院玉米所)、美玉加甜糯(省审品种,海南省美兰种业有限公司)、沪玉糯1号(省审品种,上海市农科院)等。其中,仲糯1号和广糯2号是广东省农业厅2009年和2010年主导种植的2个糯玉米品种。

目前,参加国家南方区试和黄淮海地区区试的糯玉米品种可以代表国内糯玉米育种研究的最高水平,而广东省糯玉米的育种研究起步较晚,育成的优良品种也不多,相对于国内糯玉米的育种水平,亟待进一步加强;其中广东省糯玉米育种单位又以广东省农科院、广州市农科院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代表。截止到2011年,广东省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糯玉米品种只有1个,即由广州市农科院玉米所育成的广糯1号白糯玉米(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4),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的糯玉米品种也只有 30多个(表1)。

优良糯玉米品种的推广应用,将会促进广东省糯玉米育种的发展,而且会有力地推动广东省糯玉米产业化进程。几年前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已提出在南方发展加工型或食用型糯玉米,作为我国糯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因此,随着糯玉米用途的不断细化、糯玉米育种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糯玉米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拓宽,我国糯玉米的生产将具有广阔的前景,广东省糯玉米的育种研究水平和产业化进程也必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2 广东省糯玉米潜力品种推荐

2.1 纯白色糯玉米品种

①广糯1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广州市农科院玉米所育成,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4034。果穗圆筒形,穗长19~21cm,穗粗4.6cm,穗行数14行,籽粒白色,单穗果质量300~400 g,667 m2产鲜苞1 000 kg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约200 cm,穗位高约70 cm。早熟,从播种至采收,华南地区春植65~70天,秋植60~65天。糯性强,口感好,品质优,抗病性和抗倒性强。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②燕禾金2000 糯玉米单交种,由北京燕禾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06020。春植全生育期84~87天,比香白糯迟熟3~5天。植株粗壮,株型紧凑,前、中期生长势强。株高210~215 cm,穗位高78~82 cm,穗长20 cm,穗粗5 cm,秃顶长 1.3~1.5 cm,单苞鲜质量 350~450 g,667 m2产鲜苞 1 000~1 300 kg。 果穗筒形,籽粒白色,糯性较好,产量高,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表1 截止到2011年广东省通过省品种审定的糯玉米品种(共36个)

③粤白糯3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08018。春植全生育期约85天,比香白糯迟熟2~3天。植株健壮,生长势强,株高210~215cm,穗位高 76~79 cm,穗长 19~21 cm,穗粗 4.9 cm,秃顶长 1.2~1.8 cm,单苞鲜质量 300~350 g,667 m2产鲜苞1 000 kg左右。果穗筒形、长、粗,籽粒白色。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较强。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广糯2008白糯玉米

广花糯3号彩糯玉米

广糯2号紫糯玉米

④仲糯2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仲恺农学院农林学院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08037。春植全生育期83~85天,比香白糯迟熟2~3天。植株矮壮,株型紧凑,整齐度好。株高 193~196 cm,穗位高 75~80 cm,穗长 18~20 cm,穗粗4.6~4.8 cm,秃顶长约2 cm,单苞鲜质量250~300 g,667 m2产量 900~1 000 kg。果穗筒形,籽粒饱满、白色,糯性较好。中抗小斑病、抗纹枯病,抗倒性较强。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⑤华糯8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11002。春植全生育期84~88天,比香白糯迟熟1~3天。植株整齐度好,株高210~240 cm,穗位高70~90 cm,穗长约19 cm,穗粗4.8 cm,秃顶长约0.8 cm,单苞鲜质量300~350 g,667 m2产量1 000 kg左右。果穗锥形,籽粒白色,糯性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一般。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⑥广糯2008 糯玉米单交种,由广州市农科院玉米所育成。春植全生育期78~83天,秋植70~75天。植株壮旺,整齐紧凑,生长势强。株高195~205 cm,穗位高70~75 cm,穗长约22 cm,穗粗5 cm,秃顶长0.9~1.3 cm,单苞鲜质量约450 g,667 m2产量可达1 500 kg。果穗筒形,籽粒白色圆润、排列整齐,品质甜香糯软,丰产稳产。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强。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⑦农大2008 糯玉米单交种,由华南农业大学育成。春植全生育期约85天,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 190~210 cm,穗位高约 75 cm,穗长 19~20 cm,穗粗4.5 cm,秃顶长1.0~1.3 cm,单苞鲜质量300~400 g,667 m2产量 1 000~1 200 kg。 果穗圆筒形,籽粒白色,口感好、产量高、抗性佳。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⑧佰顺1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广州市佰顺蔬菜研究所育成。春植全生育期约83天,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200~220 cm,穗位高约70~80 cm,穗长约 21 cm,穗粗 4.5~4.8 cm,秃顶长 1.2~1.6 cm,单苞鲜质量 350~450 g,667 m2产量 1 100~1 300 kg。果穗圆筒形,籽粒白色,适口性好,糯中带甜。抗病性强,高产稳产。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2.2 彩色糯玉米品种

①广糯2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广州市农科院玉米所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05013。果穗圆筒形,穗长19~22 cm,穗粗4.5 cm,穗行数14~16行,籽粒紫色,单穗果质量300~400 g,667 m2产量 1 000 kg 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 180~200 cm,穗位高 65~75 cm。中早熟,从播种至采收,华南地区春植73~80天,秋植68~73天。糯性强,香味浓,适口性好。中抗小斑病,抗纹枯病,适应性和抗倒性较强。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京科糯2000

广糯1号甜糯玉米

②粤紫糯 糯玉米单交种,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07009。春植全生育期约85天,比香白糯迟熟3~5天。植株健壮,整齐度较好,株高200~210 cm,穗位高75~80 cm,穗长约20 cm,穗粗4.5 cm,秃顶长 1.2~1.5 cm,单苞鲜质量 300~350 g,667 m2产量约1 000 kg。果穗锥形,籽粒紫色,糯性好,稍有甜味。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抗茎腐病。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③紫香糯1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北京中农中实种子有限公司育成。春植全生育期约90天,植株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株高210~220 cm,穗位高80~90 cm,穗长 18~20 cm,穗粗 4.5 cm,单苞鲜质量 300~350 g,667 m2产量约 1 000 kg。 果穗锥形,籽粒紫色,颜色均匀,鲜食香黏,适口性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④粤彩糯1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号为粤审玉2009017。春植全生育期83~85天,比香白糯迟熟1~3天。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200~215cm,穗位高 75~80 cm,穗长 18~20 cm,穗粗 4.5 cm,秃顶长 0.8~1.3 cm,单苞鲜质量 250~350 g,667 m2产量850~950 kg。果穗锥形,籽粒紫白相间,果皮较薄,糯性较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⑤广花糯4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广州市农科院玉米所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09016。果穗圆筒形,穗长18~21 cm,穗粗 5 cm,籽粒紫白相间、排列整齐均匀,单穗果质量300~400 g,667 m2产量900~1 000 kg。株高 180~200 cm,穗位高约65 cm。中早熟,从播种至采收,华南地区春植76~82天,秋植68~73天。果穗粗大,糯性较强,适口性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应性和抗倒性较强。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⑥美玉糯5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玉2009018。春植全生育期约85天,比香白糯迟熟1~3天。株高200~210 cm,穗位高78~82 cm,穗长约20 cm,穗粗4.5 cm,秃顶长 1.1~1.5 cm,单苞鲜质量 250~300 g,667 m2产量900 kg左右。果穗锥形,籽粒紫白相间,糯性好,稍有甜味。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高抗茎腐病,抗倒性中强。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⑦京甜紫花糯 糯玉米单交种,由北京燕禾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育成,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审定号为粤审玉2006021。春植全生育期80~84天,与香白糯相当。植株矮小,整齐度好。株高180~185 cm,穗位高65~70 cm,穗长约 19 cm,穗粗4.5 cm,秃顶长 0.6~1.2 cm,单苞鲜质量 250~300 g,667 m2产量800~900 kg。果穗锥形,籽粒紫白相间,糯性较好,有甜味。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较强。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⑧鲜玉糯4号 糯玉米单交种,由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已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审定号为闽审玉2011001。春植全生育期约84天,与苏玉糯5号相当。株型半紧凑,长势旺盛,平均株高约200 cm,穗位高75 cm,穗长20 cm,穗粗4.8 cm,秃顶长2 cm,穗行数15行,单苞鲜质量380 g,667 m2产量1 000 kg。果穗长锥形,籽粒红黄白相间,糯性较强,适口性好。中抗纹枯病和大、小斑病。适合广东省各地春、秋季节种植。

猜你喜欢

穗位穗长农科院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分析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