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农药防治黄瓜枯萎病效果及稳定性试验
2012-06-06何润云
何润云
黄瓜枯萎病一直困扰着衢州菜农,且发病率逐年增高,被当地菜农称为黄瓜的“癌症”。使用传统的农药防治,防治效果差(防效约60%),防治不当常造成绝收。浙江省衢州市柯城蔬菜技术推广中心从2001年开始成立 “蔬菜枯萎病和青枯病的节能高效防治关键技术”课研组进行技术攻关,2009年由浙江省科技厅立项实施。经过10 a不断地进行农药品比试验,结合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探索出一种使用混合农药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的办法,使平均防效从原来的60%上升到96.4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有50%速克灵(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上海菱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山东省潍坊市农药试验厂生产。试验黄瓜品种为津优1号。
1.2 试验基地概况
试验基地位于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东门村,年均气温14℃左右,年均降水量2 000 mm,无霜期180~200 d。试验区基地已种植蔬菜12 a,4 a前枯萎病发病率很高,很多农户种植的黄瓜因枯萎病而绝收。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Ⅰ为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叶面喷施或灌根,处理Ⅱ为50%速克灵1 200倍液叶面喷施或灌根,处理Ⅲ为50%速克灵1 200倍+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混合液叶面喷施或灌根,处理Ⅳ为清水空白对照(CK)。小区面积为13.5 m2(1.5 m×9 m),栽培黄瓜 50 株,行距 0.78 m,株距0.35 m,3次重复,随机排列。试验时间为2010年2~7月,1月15日播种,2月25日定植。3片真叶时开始喷施第一次药,以后每隔7 d施药1次,连续用药9次。在最后一次用药后20 d,调查各处理的防治效果。采用系统调查法,每7 d进行1次感染情况调查,记录健株数、发病株数,计算平均值。最后一次调查日期为6月22日。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100%,防治效果(%)=[(对照区发病率-处理区发病率)/对照区发病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处理Ⅲ (50%速克灵1 200倍+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混合液)防效最佳,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6.43%。处理Ⅱ(单用50%速克灵1 2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61.90%;处理Ⅰ(单用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的平均防效为59.52%。处理Ⅰ与处理Ⅱ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
2.2 安全性分析
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是一种低毒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耐雨水冲刷,对抑制病斑发展有特效,持效时间长,对人、畜、鱼类毒性低,对天敌影响小,对作物安全。同样,农用链霉素也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杀菌、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对烟草、瓜果类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的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明显,具有高效、广谱、安全、药效期长、无公害等特点。因此,2种农药对黄瓜以及其他多种蔬菜都是安全的。
3 稳定性分析
在探索出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混合液防治黄瓜枯萎病效果好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这2种农药复配后的稳定性,为农药储存和使用安全、高效、便利提供依据。
3.1 仪器设备
Agilenr GC6890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色谱柱 DB-5 30 m×0.25 mm×0.25 mm。
3.2 试验材料
50%腐霉利(50%速克灵),上海菱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山东省潍坊市农药试验厂生产;乙腈、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均为AR级;氯化钠为AR级。
3.3 试验设计
将 72%农用链霉素和 50%腐霉利以 2∶1,1∶1,1∶2的3种比例配成1%~2.5%的溶液,然后间隔不同时间用液相色谱测定这2种农药混合后的稳定性。
3.4 色谱条件
柱温100℃保持1 min后,以25℃/min升温至185℃,再以 20℃/min升温至 260℃,并保持 4 min;进样口温度265℃;检测器温度290℃。
3.5 测试结果
液态溶液混合后稳定性情况如表2所示。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的液态复配农药,在放置10 h以上的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降解情况,链霉素的降解率不超过4%,腐霉利的降解率不超过2%。
表2 液态农药混合后的稳定性(降解率)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及分析发现,“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复配后稳定性较好,防治黄瓜枯萎病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克服和延缓抗药性,还能起到增强药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成本等作用。因此,利用速克灵混合农用链霉素防治黄瓜枯萎病值得推广,但要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不能只停留在用药层次上,要结合抗病品种的选育、轮作、重视腐熟有机肥的使用等传统的农业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