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粒酶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2-06-06冯海英孙海波韩云峰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8期
关键词:端粒酶端粒胸水

冯海英 孙海波 韩云峰

1.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骨外三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肿瘤细胞生长通常需要端粒酶的存在,其是目前发现的广谱肿瘤标志。有研究报道,多数肺癌细胞中均有端粒酶的激活。端粒酶是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具有逆转录酶活性[1-2]。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主要为癌细胞永生化,研究表明,激活端粒酶基因与肿瘤细胞永生化存在密切关系[3]。关于多项联合检测肺癌患者端粒酶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目前还没有报道。本研究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确诊为肺癌合并胸水患者36例诱导痰、外周血、胸水、支气管冲洗液、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确诊为肺癌合并胸水的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病变肺组织后钳取3~5块组织,离体后30 min内放入-80℃冰箱保存备用。标本进行病理学及组织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癌。36例患者中,男25 例,女 12 例;年龄 31~80 岁,平均(62.3±19.4)岁;主要临床表现:咳嗽28例,咯血26例,声音嘶哑10例,胸痛14例,发热21例,胸闷气短15例;病理分型:鳞癌19例(52.8%),小细胞癌4例(11.1%),腺癌10例(27.8%),未定型癌(腺鳞癌、复合性癌)3例(8.3%)。另选择35例同期经确诊肺部良性病变伴胸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 32~79 岁,平均(61.5±18.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主要试剂 Taq DNA聚合酶购自天象人生物工程公司,批号:02045674;AgNO3为北京化工厂产品,批号:111026;考马斯亮蓝G-250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批号:20110912;端粒酶检测试剂盒购自Onco Inc公司,批号:1104101。所有实验步骤均严格按药盒说明书操作。

1.2.2 诱导痰的采集 收集患者痰液3~5 mL放入无菌杯中,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两遍,加入等量的1 moL/L NaOH溶液,放入4℃冰箱24 h,取溶解痰液高速离心,将沉淀细胞放入-80℃冰箱备用。检测时,将冷冻的标本解冻后放入200μL的端粒酶裂解液中离心,移取上清液放入EP管中待测[4]。

表1 两组患者各指标端粒酶活性比较(x±s)

1.2.3 胸水细胞提取液的采集 各组患者胸腔穿刺术抽取新鲜胸水100 mL,高速离心,弃上清,离心细胞置液氮中保存(-196℃)。检测时,将冷冻的标本解冻后放入200μL的端粒酶裂解液中离心后移取上清液放入EP管中待测。

1.2.4 患者血细胞制备 抽取外周血5 mL,用肝素抗凝,血样经Ficoll分离液离心后,收集界面细胞,生理盐水洗涤1次,放入0.2 mL PBS中,将标本放在-20℃冰箱中保存[5]。

1.2.5 支气管灌洗液收集 气管镜顶端插入肺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从活检孔用无菌生理盐水100 mL分5次注入,每次注入后立即在6.5~25.5 kPa的负压下吸出,回收液量40%~60%;双层纱布过滤后,离心放-80℃冰箱冻存[6]。

1.2.6 肺组织采集 采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患者时取肺组织,用PBS液冲洗后,液氮速冻放在-80℃保存。检测时取冰冻组织,剪碎,放入100μL细胞裂解液,水浴30 min,高速离心,收集上清液,放在-80℃冰箱中保存[7]。

1.2.7 TRAP-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 取各种标本的细胞[(1×105)~(1×106)]加 150 μL 裂解液抽提端粒酶,离心后取上清2μL做反应模板;取TRAP反应管,各加入45μL反应混合物行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 (TRAP),并与已处理的标本2 μL混匀,加入30μL液体石蜡,离心后置25℃水浴保存30 min,取出即行 PCR 循环扩增:94℃ 30 s,55℃ 30 s;共行 35个循环。结果判定:酶标仪波长450 nm/690 nm,端粒酶活性为△A=A450-A690。敏感性(阳性率)=测定指标的阳性例数/总例数。准确性=(真阳性数+真阴性数)/研究总例数。特异性=对照组测定指标的阴性例数/对照组的总例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指标端粒酶活性的比较

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诱导痰性、外周血、胸水、支气管冲洗液、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1。

2.2 多项指标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肺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比较

5种标本联合检测的结果判断:5种标本检测均为阴性即判断为阴性,其中,有1种以上检测为阳性即判断为阳性。标本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标本中端粒酶活性联合及单独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情况见表2。

表2 多项指标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肺癌的特异性、敏活性及准确性比较[%(n1/n2)]

3 讨论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存在的独特重复片段特殊结构,在染色体定位、染色体保护、染色体复制控制细胞的生长方面起着控制的作用。当细胞发生分裂时,端粒片段出现缩短,促使细胞凋亡和导致程序性死亡[8]。端粒的长度又被称为是“有丝分裂钟”,而端粒酶作为一种逆转录酶可以用自身RNA为模板,在端粒DNA的3'末端,以逆转录方式延伸,修补细胞分裂时端粒的缩短,稳定端粒长度,导致细胞永生化,不断增殖和不死亡[9-10],从而导致恶性变,所以端粒酶可以作为较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本研究表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诱导痰、外周血、胸水、支气管冲洗液、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两组患者相对应指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肺癌患者中,各类标本均显示端粒酶高表达,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抑制,导致那些具有显著基因改变、脱离细胞周期、已失去端粒保护的细胞继续生长,因此,端粒酶活性检测可用于肺癌的诊断,是临床诊断手段的重要补充,有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性[11]。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5种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诱导痰、胸水、外周血、支气管冲洗液、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单项检测大大提高,特别是对肺癌伴胸水患者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PCR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诊断肺癌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端粒酶,在筛选肺癌高危人群、定期监测中可能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1]赵弘卿,殷凯生.痰液hnRNPA2/B1与端粒酶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J].江苏医药,2007,33(3):285-286.

[2]王红军,陈琼,于洪涛.端粒酶RNA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8,11(2):198-201.

[3]王安潮,王炯,陈余清.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和p53基因突变的检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30(3):215-217.

[4]李红梅,滑峰,赵诚.诱导痰、胸水和纤维支气管镜活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肺癌杂志 2010,13(2):128-131.

[5]冯光丽,冯久贤,董强.肺癌患者血中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癌症杂志,2002,12(4):336-337.

[6]李秋根,熊国亮,彭亦平.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肺癌的诊断[J].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4):1401-1404.

[7]张锦,戈霞晖.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10-12.

[8]李红梅,付军桦,修元德,等.端粒酶与CYFRA21-1联合测定对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同良性胸腔积液鉴别的诊断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10,13(6):652-654.

[9]付玲,李耀明.不同癌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分析及临床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4):18-21.

[10]Oremek GM,Sauer-eppel H,Bruzdziak TH.Value of tumour and in ammatory markers in lung cancer[J].Anticancer Res,2007,27(4A):1911-1915.

[11]Topolcan O,Holubec L,Polivkova V,et al.Tumor markers in pleurale usions[J].Anticancer Res,2007,27(4A):1921-1924.

猜你喜欢

端粒酶端粒胸水
探讨结核性胸水及癌性胸水的临床鉴别诊断
端粒蛋白复合物shelterin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胸水癌细胞以及胸水cfDNA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比较
封闭端粒酶活性基因治疗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抑癌基因P53新解读:可保护端粒
40—65岁是健身黄金期
顺铂胸腔灌注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并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盐酸阿霉素与人端粒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端粒酶逆转录酶与转录激活蛋白-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宫颈癌与人端粒酶基因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