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放疗与低分割放疗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2012-06-06赵艳勋王敏英王恩燕王春雨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8期
关键词:骨细胞酸钠常规

赵艳勋 王敏英 王恩燕 王春雨

1.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总医院肿瘤科,河北任丘 062552;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总医院加强医疗科,河北任丘 062552

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疼痛、骨破坏、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以局部放疗、双膦酸盐类骨吸收抑制剂及麻醉药物止痛治疗为主。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放疗合并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45例,就常规分割与低分割照射疗效进行了比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其中,男 26 例,女 19 例,年龄 33~72 岁,平均(51.4±10.2)岁,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组25例与低分割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K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入选标准:①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②X线、CT、MRI或ECT等提示有肿瘤溶骨性骨转移,并伴有中度或中度以上骨痛的患者;③未用过或已停用化疗、放疗大于4周。排除标准:①孕妇和哺乳期妇女;②对双膦盐酸类药物过敏者;③X线或CT证实为成骨性改变者。

1.2 方法

模拟机定位,钴-60外照射。25例采用常规分割放疗,200 cGy/次,每周 5 次,DT 3 000~5 000 cGy;20 例采用低分割放疗,400~500 cGy/次,每周 3 次,DT 3 000~4 000 cGy。 两组患者均应用伊班膦酸钠4 mg溶入0.9%氯化钠500 mL,静脉缓慢滴注时间不少于4 h,4周1次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 止痛效果 疼痛按VRS分为4级,0级:无痛;Ⅰ级(轻度):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止痛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改善≥2个级差;有效:改善1个级差;无效:改善<1个级差或不变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之和。

1.3.2 生活质量 评价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痛效果比较

常规放疗组的止痛总有效率为92%,低分割放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患者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止痛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

常规放疗组治疗前KPS评分为(60.0±10.0)分,治疗后为(74.4±6.5)分;低分割放疗组治疗前 KPS 评分为(63.5±9.3)分,治疗后为(73±9.3)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KPS评分比较(分)

2.3 不良反应

出现发热3例,体温未超过38.5℃,经对症治疗后缓解,10例患者出现肌肉酸痛、乏力症状,2~3 d后多自行缓解,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经对症处理后正常。未见急性肝、肾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见于乳腺癌、肺癌、鼻咽癌等,常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3]。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时,肿瘤细胞释放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后者刺激破骨细胞对骨质的吸收,导致骨溶解破坏的发生,同时恶性肿瘤细胞能分泌一些致痛性介质如前列腺素、乳酸等,导致顽固性疼痛,进行性骨破坏导致疼痛加重[4],临床上以局部疼痛为首发及主要症状,放射治疗是治疗骨转移癌疼痛最有效的方法,放疗后80%~90%患者可获得较持久的止痛效果[5],而放疗联合伊班磷酸钠治疗骨转移癌比单纯放疗临床疗效更好[6-8]。伊班膦酸钠是第3代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它的作用强度是二代的帕米膦酸二钠的100倍,且不良反应小,是对肾毒性最小的磷酸盐,其止痛的主要机理:①阻断肿瘤细胞与骨组织结合,对骨质起保护作用;②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诱导其凋亡。通过增加蛋白酶Ⅲ的活性,能使骨组织内的转移癌细胞的DNA断裂分解并凋亡;③可通过锌整合过程抑制肿瘤细胞产生的骨基质金属抑制骨溶解过程;④蛋白酶的水解活性,可作用于成骨细胞,使其产生一种破骨细胞更新抑制因子,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生存,减轻疼痛症状[9]。

笔者采用常规和低分割放疗合并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总有效率为92%,两组之间疗效无差异,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因此,骨转移癌的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病变部位、预计生存期的长短来选用适当的方法。对于一般情况好,预计生存期长,疼痛较轻的患者,采用常规分割照射200 cGy/次,每周5次;而对于那些病情相对较重,估计生存期短,疼痛较剧烈的病灶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可采用大剂量短疗程分割放疗,400~500 cGy/次,每周3次,迅速改善症状,合并伊班膦酸钠可以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用药周期长,用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采用。

[1]张洋,张宁,陈露斯,等.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56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3):51-52.

[2]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3-785.

[3]董柱清,彭强,吴传高,等.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治疗止痛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40-41.

[4]张长弓,张勇,李高峰.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骨肿瘤45例疗效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8,21(6):481-482.

[5]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00.

[6]李四新,易建莉,李尚富,等.放疗联合伊班磷酸钠治疗骨转移癌62例的对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3):2552-2554.

[7]金京哲,关明光,辛积华.伊班膦酸钠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1,6(4):60.

[8]张洁,朱军,陈墨.伊班膦酸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11):847-849.

[9]谭宝利.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29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3.

猜你喜欢

骨细胞酸钠常规
机械应力下骨细胞行为变化的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相关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骨细胞在正畸牙移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别受限于常规
丙戊酸钠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增效作用研究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气浮法脱除模拟锌浸出液中的油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