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髌前滑囊炎
2012-06-05杨柳陈彩
杨 柳 陈 彩
髌前滑囊炎临床较为常见,多由于跪伤及髌前顶撞所致[1]。X线无法显示滑囊内的病变情况,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CT、MRI可对该病作出诊断,但因价格昂贵,无法普及应用。国内报道[2,3]用B超检查髌前滑囊炎,但如何应用未见详尽报道。本文总结20例髌前滑囊炎患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01~2009-12贵港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20例髌前滑囊炎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男8例,女12例;年龄30~80岁,平均(49.2±3.5)岁;双侧1例,左侧10例,右侧9例;病程2个月~2年。患者膝部前方均见肿胀,程度不一,有轻度压痛。12例有明确膝部跪伤或撞伤史,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可负重行走,局部敷药后肿胀未完全消失;8例膝部有长期压迫摩擦史(跪姿工作),膝前部轻度疼痛,逐渐肿胀,经敷药或按摩后未见好转。同时纳入同期无膝关节肿痛病史的15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男7例,女8例;年龄30~75岁,平均(48.9±2.7)岁。两组膝关节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日立EUB-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6~13MHz。取膝关节伸直位,用直接扫查法,二维灰阶超声在髌骨前方,即髌前滑囊(图1)的相应部位,多切面扫查,发现积液后,观察积液的大小,滑膜及囊壁的厚度、内部回声特征,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病灶内及周边血流情况,测量阻力指数。
2 结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正常对照组:髌前滑囊10例无积液,5例有少量积液,呈线状暗带,最大前后径约0.5mm,滑膜囊呈线状高回声。局部未探及血流信号。髌前滑囊组:19例髌骨前方与皮肤之间见液性暗区,最大前后径10mm,最小前后径2.8mm,最大上下径50mm,最小上下径30mm,挤压时液性暗区厚度变小甚至消失。18例液性暗区内有线样强回声分隔(图2),内部无血流信号。20例滑膜及囊壁增厚,厚度2~6mm,呈结节状稍强回声隆起,8例囊壁见细小的强回声光点。19例滑膜及囊壁彩色多普勒见血流信号,阻力指数为0.53~0.62。1例双侧髌骨前方与皮肤之间见大范围液性暗区,前后径10mm,上下径100mm,内有线样强回声分隔,液性暗区周围见少量血流信号,超声拟诊为淋巴管瘤。
图1 膝部前侧滑囊示意图(摘自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图2 髌前滑囊积液,内见分隔(箭),囊壁增厚,血流信号丰富(箭头示髌骨)
2.2 髌前滑囊炎的病理表现 术中见滑膜增厚,呈绒毛结节状隆起,点状出血,囊内有淡黄色液体。镜下见囊壁不同程度的纤维性增厚,内壁衬有滑膜细胞或覆以纤维素样物,囊壁有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或钙盐沉着,以及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滑膜部分呈绒毛状增生(图3)。病理诊断为慢性滑膜炎。
图3 髌前滑囊炎的病理改变(HE, ×40),可见囊壁纤维性增厚(箭头)、囊壁有出血(箭)、含铁血黄素沉着(星号)
2.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髌前滑囊炎的效能 本组20例髌前滑囊炎患者,开放性手术18例,关节镜手术2例,均经病理证实。根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的髌骨与皮肤之间有积液,积液周围的滑膜及囊壁增厚,滑膜及囊壁见血流信号等特征,诊断符合髌前滑囊炎19例,其准确性为95%(19/20),灵敏度为95%(19/20),误诊率为5%(1/20)。
3 讨论
3.1 髌前滑囊的解剖与正常声像图 位于髌骨前方的滑囊有3个,即髌前皮下囊、髌前筋膜下囊、髌前腱下囊[4],三者称为髌前滑囊。滑膜囊在超声上表现为软组织中的一个低回声裂隙,被线状高回声围绕。滑膜组织很薄,超出了超声诊断仪的分辨力,因此高回声显示的是滑膜与囊液的反射界面[5]。滑膜囊内液体厚度正常约1mm[6,7]。正常对照组髌前滑囊大部分未能探及积液回声,5例有少量积液,但厚度均小于1mm。
3.2 髌前滑囊炎的临床特点 髌前滑囊炎多见于髌前皮下囊,由于反复摩擦、挤压、碰撞等机械因素均可引起,国外称为“女仆膝”,主要表现为髌前局限性肿块,触之有波动感,柔软,界限清楚,有轻度疼痛或无痛,膝关节功能不受限[4]。髌前滑囊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非手术治疗无效,长期肿胀积液,或反复发作者应手术切除滑囊[8]。
3.3 髌前滑囊炎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联系 髌前滑囊炎声像图特征:①髌骨与皮肤之间有积液,积液与皮肤紧贴,挤压液性暗区可变小甚至消失,大部分积液内可见线样强回声分隔,积液呈多房样,积液多,分隔多;积液少,分隔不明显。②积液周围的滑膜及囊壁增厚,一般2~6mm,大部分呈绒毛结节状隆起,部分滑囊囊壁见细小的强回声光点。③滑膜及囊壁见血流信号。声像图特征与病理改变的联系:①积液和分隔的产生是因滑膜受病理因素作用产生的炎症反应,炎症的刺激使滑膜细胞活跃产生大量积液,由于炎症纤维素渗出物呈线样强回声分隔附着于囊壁而使积液形成单房或多房改变[9];积液越多,分隔越多,考虑可能与炎症纤维素渗出物增多有关。②滑膜增厚是因为滑膜受到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囊壁不同程度的纤维性增厚。滑囊囊壁内细小强回声光点,可能与钙盐沉着有关。③滑膜及囊壁有血流信号,与炎症反应使滑膜血管扩张、充血、增生有关。
3.4 鉴别诊断及检查注意事项 ①髌前滑膜炎积液范围较大时要与囊性淋巴管瘤相鉴别,本组1例因双侧髌前皮下较大面积液性暗区,误诊为淋巴管瘤,后者积液也呈分房状,但其内部及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10]。②对积液前径较大,后方囊壁不完整时要观察有无髌韧带断裂、髌骨骨折、膝关节腔与髌前滑囊腔积液相通的复杂现象。③对积液不明显者容易漏诊,与探头在局部压力过大有关,检查时应减小探头在局部的压力,多涂耦合剂,伸直膝关节。
综上所述,若对髌前滑囊炎的解剖、临床及病理有足够的认识,高频彩色多普勒可作出准确诊断,在早期的非手术治疗中可引导、观察临床抽液及注入药物等,并可多次重复检查了解治疗效果,操作简单、无放射损伤、价廉,是一种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张羽飞, 王福生, 王立德, 等.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髌前滑囊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7): 456-457.
[2]陈峰, 金先跃. 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髌前滑囊炎. 中国内镜杂志, 2008, 14(5): 531-536.
[3]刘昱江, 刘会银, 徐向阳.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慢性髌前滑囊囊肿摘除术11例报告.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29(5): 529-530.
[4]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1593-1595.
[5]金德斌, 张赛萍.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现代实用医学, 2001, 13(2): 91-92.
[6]Van Holsbeek M, Introcas JH.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Philadelphia: Mosby Year Book, 1991: 91- 327.
[7]李锐, 郭燕丽, 何晓红, 等. 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膝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 16(7): 550-552.
[8]林霖, 王立德. 髌前滑囊炎的病因和治疗进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2, 12(11): 40-41.
[9]刘兴姣, 朱晔, 娜仁高娃.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高频彩色超声动态观察.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09, 35(3): 174-175.
[10]莫祝宁, 刘江泽, 胡小韦.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体表淋巴管瘤中的价值.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 7(9): 66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