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材的“可行性”
2012-06-04陈毓雅
陈毓雅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除了工具性与基础性外,还兼具了思维训练、数学精神培养的使命。新课程改革在着力建立一个全新的大众数学、生活数学的课程体系的同时,否定了过度形式化的传统教材体系。那些体现在数学教材中严格的演绎体系、纯粹的逻辑方法似乎除了把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吓跑之外,并不能给数学教育带来多少好处。
然而,在否定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传承?忽视了数学学科的本质性特征?而为了强调有趣新颖、生活化,我们是否又陷入了另一个形式主义里?课改以来,对于课堂“低效”的批判不绝于耳。诚然,课堂“低效”,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是直接“当事人”。但是,大家是否关注到新教材中部分内容的“可行性”?
一、过于关注感性的认识,忽视理性的提升,不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从何而来?很显然,是数学课程加数学教师。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宝库,数学教师是引领学生走进这个宝库的大师。学生如果能够“看得比别人远”,那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尽管新教材在《教师用书》中明确写着有几种数学思想蕴含在图画情境或解题多样化之中,但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却没有反映出来,学生在自学时也没有感悟到,这个现象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新教材让学生在感性层面上探索的内容多了,而在理性层面上的知识本质特征少有明确的揭示,表面上是留给教师较大的处理空间,解放了学生的机械记忆(也许编者认为,学生“意会”概念即可,但事实上,精炼的表述、“最优化”恰恰是数学独特的美)这种“留白”往往造成了在教学难点处,需突破时显得后劲不足,另一方面也削弱对逻辑思维的提升。
下面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中的《找因数》一课为例进行探讨。
《找因数》是由数学概念延伸的数学方法课。“因数”概念在第一课中已涉及,那么本课的要点就应落在“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从中感受“有序思考”的方法,并且在找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
教材要倡导探究式的学习,需要进行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这些高年级学生都忙碌起来。但它只是一个感性的操作任务,“有几种摆法”也是浮于感性层面的要求。试想,面对一大班最佳注意力保持在20分钟左右的小学生,他们在经历耗时的操作之后,早已经坐不住了。反思教材,笔者总在思考:这个教学环节是必需的吗?如果不是,那么还有更好的方式吗?笔者认为,教师要有效地组织教学,必须在学生注意力的黄金20分钟内,迅速地引领学生击破知识难点,而师生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对于《找因数》这样的概念课更加有效。
首先,透过学生熟悉的方阵排列问题:“12个小朋友排成长方形队伍,每排的人数都要一样,而且要全部排完,每排可以排几个小朋友?排成几排?”抛开操作,学生直接讨论可以怎么分,并且限制学生使用12=()×()的形式把做法记录下来。接着脱离量的情境,要求学生看着记录,师生进行总结:因为,刚好分完,没有剩下,并且这些都是整数,所以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笔者认为,“哦!原来找一个数的因数与拼长方形还有这样的关系”这句话应删去。大部分学生刚学习找因数时,可能使用“想一个是一个”尝试错误的方式,教材应强调的不是找因数要停留于感性层次的拼长方形,而应突出“怎么样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即一个递进式问题:怎样把所有的因数找出来(有序、成对地找)。再者,对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因数是1”这一发现,教材应明确指出,无需留白。因为,学生自身的领悟能力有限,教材就好比“巨人的肩膀”,简明地指出一些数学规律、方法,能帮助学生学会更理性地思考和总结问题。
二、有些编排过于随意,忽视知识的连续性,不利于学生的认知迁移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不仅联系紧密,而且容易混淆。例如奇偶数,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整除和除尽,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正反比例和似是而非不成比例的量,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等。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单元集中了多个“起始概念”的学习。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所限,且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对基础概念的教学编排要有一个总体设计,例如《数的世界》如果只区分“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用不了多少分钟就能完成,但要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就需要找到对立面。即“分数、小数、负数是数的扩充”,恰当地编排一些分类练习,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帮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完善对数的系统化认识。然后再呈现“数的整除”的特殊现象,因数和倍数揭示了两个整数“整除”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
在教材中,对于“自然数和整数”的认识这方面涉及稍嫌不足,去掉“整除”现象的揭示,又淡化了“依存”关系的强调,新教师执教时,往往“以本为本”,难以把握要领,而有经验的教师则常常要花时间充实教材在这方面的不足。
再者,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会自学、会阅读文本也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容之一。而新教材往往呈现的是生活情境图中的数学,文本的可读性差,又要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去揣摩教材中“数学化”的暗线,不利于学生开展自学。教材编写应提高可读性,应重视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术语”表述“数学观点”,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水头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