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抗病毒药物的调查分析
2012-06-04易优兵张红霞
易优兵 张红霞
1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江西萍乡 337055
2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江西萍乡 337055
病毒性疾病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在其治疗过程中常会使用到抗病毒药物,但由于小儿身体机能尚未成熟,对药物的承受能力有效,因此必须加强其合理用药。特别是随着电视、计算机等媒体的普及,很多广告都夸大了对药物的作用,百姓容易轻信而导致不合理用药,给小儿的健康埋下隐患。为提高我院儿科抗病毒药物的合理性,笔者对我院儿科用药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1年度儿科感染性疾病800张用药处方,总结其用药特点。
1.2 方法制定调查表格,主要包括年龄、用药方式、给药途径等,仔细审对每张处方的内容,在表格中填写,并做汇总和概率计算。
1.3 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抗病毒药物使用年龄分布情况抗病毒使用率最高的是3岁以下患儿,其次是3~5岁,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抗病毒药物使用年龄分布情况(n)
2.2 用药方式分布用药方式主要为单用、联用和与抗生素合用,具体分布见表2。
表2 用药方式分布(n)
2.3 给药途径分布给药途径主要是静脉、口服和雾化,具体分布见表3。
表3 用药方式分布(n)
2.4 主要药物我院儿科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阿昔洛韦片剂、利巴韦林针剂、更昔洛韦针剂、干扰素、四季抗病毒口服液等。
3 讨论
病毒是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一类非细胞病源微生物,具有自我复制合成的特性。自从 1898年Beijerinck首次提出病毒概念后,病毒种类已由最初的几十种发展到今天的数千种,在不断传播中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2]。尤其对于小儿来说,其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低,发生病毒性疾病的机率更高。在其治疗过程中,抗病毒药物使用广泛,其合理用药应加以重视。
尽管近年来抗病毒药物不断增多,但从治疗效果观察,仅部分抗病毒药物有较肯定疗效。由于病毒结构及复制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抗病毒药物不能像抗生素那样直接作用于细菌,而病毒性疾病的传播极为广泛,发病率又极高,尤其在儿童中,所以及时、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在儿科临床上至关重要[3]。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院抗病毒药物,使用率为 81.25%,基本符合儿科病毒感染的现状。而使用率最高的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原因在于此年龄段的幼儿发育尚未完全,免疫力和抵抗力差,因此容易被病毒感染[4]。而 3~5岁的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在完善中,经过与外界多年的抗衡,已具备了一定的抵抗力,能够抵御部分病毒的感染,而 5岁以后,儿童的活动量不断增加,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生病的概率也明显减少,因此会出现以上的比例。
表2的结果显示,在抗病毒药物使用过程中,单用为主要,此种用药方式基本符合临床用药的要求。但依然存在联合用药和与抗生素合用的情况,存在此情况原因之一是患儿病情比较严重,而父母又比较着急,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未起到明显的效果,他们便迫切的要求换药。另一方面,部分医生过于侧重治疗效果,在使用某一种药物未达到预期效果后,便换药或加药。而药物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临床在给药后需密切关注其用药反应,不要急于更换药物品种和剂量,待其过了起效期后再结合病情酌情给予调整。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为主,而使用率最高的药物是利巴韦林和干扰素,原因在于它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可以损害病毒 RNA和蛋白的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与传播,但不改变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过程,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5]。还可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的生长,进入体内对呼吸道合胞病毒也有免疫作用和中和抗体作用,而且价格低廉,因而临床使用率高。而此种药物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临床应提高警惕,避免滥用的现象。干扰素通过作用于效应而产生抗病毒蛋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但此种药物副作用多,尤其对幼儿要慎重。
虽然我院儿科抗病毒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继续加强,笔者建议应加强临床医生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处方质量,从而提高药物使用合理性。要求医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并定期进行临床用药分析,查找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制定整治对策。同时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药物的学习,充分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用药时结合病情,避免凭经验用药。此外,在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对家属的教育,减少其担忧,配合临床合理用药。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
[2]肖永红.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病理杂志,2006,19(3):220.
[3]黄肖梅.儿科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分析[J].广东药学,2005,15(6):46-48.
[4]王艳玲,王军.抗病毒药物在儿科的应用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32):4558-4459.
[5]陈登明,张晓春.对儿科用药安全的探讨[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30(3):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