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丰市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调查分析

2012-06-02刘扬王世玮丁锐荣孙宝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
关键词:变应原尘螨变应性

刘扬 王世玮 丁锐荣 孙宝海

变应性鼻炎(AR)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鼻部疾病之一,已成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为10% ~25%[1]。AR虽然其临床表现相似,但不同患者诱发疾病的变应原是不同的,查明患者的变应原,避免接触或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其防治的关键。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各地诱发AR的常见变应原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此,我们对陆丰市578例疑似AR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以期了解此地区引起AR的主要变应原及其分布情况,为AR的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客观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陆丰市人民医院五官科门诊部拟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共578例。男367例,女211例;年龄5~14岁236例,15~56岁342例。平均22.6岁。入选条件:①年龄5岁以上。②具有鼻塞、鼻痒、喷嚏及流涕至少2个以上症状,且病程超过半年。③停用皮质类固醇或抗组胺药7 d以上。④陆丰市常住人口。

1.2 检测方法 采用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点刺液包括吸入组和食物组共33种。皮肤点刺试验操作:选择双前臂掌侧皮肤为试验部位,让患者双手臂放松置于操作台上,先用生理盐水清洁试验部位皮肤,并在皮肤上做标记,标记点相距2 cm,将每种待测变应原试液分别滴在标记部位旁的皮肤上,用点刺针垂直通过滴在皮肤上的试液刺入皮肤表层,并用生理盐水和组胺分别做阴性和阳性对照,20 min后观察判断检测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判定:以皮肤指数(SI)来判定阳性程度,SI=变应原风团直径/组胺风团直径。SI<0.25为阴性,0.25≤SI<0.5为“+”,0.5≤SI<1.0为“++”,1.0≤SI<2.0为“+++”,2.0≤SI为“++++。”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间的阳性率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78例受试者中,检测出变应原阳性者472例(81.66%),阴性者106例(18.34%),阳性患者中仅1种变应原阳性者41例(7.09%),以屋尘螨或粉尘螨为主;2种变应原阳性者206例(35.64%),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3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者225例(38.93%),以屋尘螨+粉尘螨+海蟹(或蟑螂)为主,所有受试者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

随着年龄增长,变应原检测阳性率明显递减,5~14岁阳性率为 91.53%(216/236),15~56岁阳性率为 74.85%(256/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2,P <0.05)。

男性变应原阳性率为80.93%(297/367),女性变应原阳性率为82.94%(175/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0.05)。

33种变应原各检测结果见表1、表2。

表1 吸入组变应原检测阳性分布情况

表2 食物组变应原检测阳性分布情况

3 讨论

确诊变应性鼻炎需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与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2]。其治疗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控制炎症反应和缓解症状、特异性免疫治疗(SIT)以及宣教等所谓“四位一体”疗法。其中SIT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从根本上调节变态反应发病机制的“对因疗法”,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手段之一[3]。变应原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致病因素,无论是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必须查找病因即变应原。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具有操作安全简便,患者痛苦较小以及全身反应少等优点,因而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变应原检测方法之一。

本研究分析了陆丰市578例临床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结果检测出变应原阳性者472例(81.66%),与省内其他地区的检测结果相近[4,5]。检测出变应原阴性者106例(18.34%),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不在33种点刺的变应原之列。②患者可能属于鼻过敏样炎症反应或非变应性鼻炎。③可能有假阴性情况存在。对此部分患者仍必须做严密的观察治疗。

本研究发现在472例变应原皮肤点刺阳性患者中,只对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较少,仅为41例(7.09%),且以屋尘螨或粉尘螨为主;绝大多数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亦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两者皮肤点刺阳性分别达到86.86%和86.02%,远远高于其他变应原的阳性率,表明尘螨为本地区的主要变应原,这与近年来国内其他地区的变应原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还显示,绝大多数尘螨阳性反应者表现为屋尘螨及粉尘螨均为阳性,两者关联密切,原因为此两种螨的主要抗原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且生物学特征基本一致[6]。因此,欧洲WHO关于SIT的指南中推荐以单一变应原治疗[7]。

陆丰市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利于尘螨生长。屋尘螨和粉尘螨是主要的两种尘螨,前者主要存在于室内灰尘、棉被、空调及枕头中,后者主要存在于粮尘中。尘螨繁殖能力强,其虫体、排泄物及分泌物都具有强烈地致敏性,是Ⅰ型变态反应最主要的变应原。生活中尘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人群很难避免接触,这给治疗尘螨引发的变应性鼻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从根本上调节变态反应发病机制的“对因疗法”,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重要手段之一[8]。舌下免疫治疗(SLIT)是近年兴起的一项SIT方法,由于其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和无创等特点,200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参与制定的诊疗指南“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RIA)正式将SLIT推荐作为成人和儿童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一种替代性途径。

陆丰市地处沿海,人们饮食上喜吃海蟹、海虾及扇贝等海鲜食物,本研究结果显示,此类食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较高,提示海鲜食物是本地区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变应原。因此,对此类患者,避免进食海鲜食物,是预防和治疗的首要环节。

陆丰市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蟑螂的生长繁殖,本研究结果显示,蟑螂阳性率达到10.59%,是除尘螨外较主要的变应原之一,因此,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定期杀灭蟑螂,对于防治变应性鼻炎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狗毛及猫毛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亦较高,分别达到6.14%及5.93%,提示狗、猫等家庭饲养宠物毛发是重要的变应原,必须做好防范措施,以避免诱发变应性鼻炎。

本研究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发病率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有关,5~14岁年龄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高于15~56岁年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与国内的有关报道相符[9]。提示特应性体质与未成年人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有潜在关系,及早施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我科于2010年起开展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目前疗效观察支持此一观点。

[1] BOUSQUET J,KHALTAEV N,CRUZ AA,et al.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2008 update(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A(2)LEN and AllerGen).Allergy,2008,63(Suppl 86):8-160.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

[3] 程雷,李华斌.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5):73-76.

[4] 邝立,冯惠玲,梅晓峰,等.广东佛山地区15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结果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5):229-230.

[5] 何晓峥,吴树浓,卢坚,等.江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4):658-659.

[6]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等.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20(5):204-206.

[7] ALVAREZ-CUESTA E,BOUSQUET J,CANONICA G W,et al.standards for practical 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Allergy,2006,61:1-20.

[8] 程雷,李华斌.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43(11):73-76.

[9] 丁俊杰,张建华,许芳,等.上海地区8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4):164-165.

猜你喜欢

变应原尘螨变应性
面对小小尘螨,我们该怎么办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跟螨虫在家做伴
如何除螨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