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2-06-02刘天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9期
关键词:丹红红花神经功能

刘天增

脑梗死症状在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动脉血管壁出现异常等疾病疾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当血流速度想多较慢,血压明显下降时会导致血管发生闭塞,相应的脑组织会由于处于缺血状态而出现功能障碍。病情程度较轻的患者会出现短暂性的脑缺血,进而使脑功能出现局限性的障碍,通常情况下持续数时间在10 min左右,一般不会超过24 h。病情程度相对较中的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偏瘫、失语等等症状,24 h后症状可以达到高峰。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应用丹红注射液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采用更好的中药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性改善。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最为常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抽取来我院就诊的82例患有脑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划分在A组的研究对象中,男24例,女17例女,研究对象中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8.4岁;划分在B组的研究对象中,男25例,女16例;该组研究对象中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8.9岁。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 将82例研究对象资料进一步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1例。A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6 ml,1次/d,坚持两星期)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次20 ml,1次/d,坚持两星期)进行治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情况、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效果、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体征都已全部消失;有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体征都已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体征无任何改变或有加重的发展迹象。

1.4 数据处理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 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临床对比研究后证明,B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用药后所达到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药物原因导致的并发症(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临床上常见的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症状通常情况下是由于脑部的循环系统出现障碍而导致患者出现头重、头痛、耳鸣、眩晕等症状表现,在发病的早期使用对机体循环具有改善效果的药物对患有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高凝状态进行纠正,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本上采用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的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对血凝、血小板参数指标进行改善,从而使脑缺血缺氧状态得到迅速缓解,在发病的早期使肢体的活动功能得到显著性恢复,防止形成血栓,其临床治疗效果与低分子肝素基本相同[1]。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方剂组成为丹参与红花两种中药材,主要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临床治疗功效,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活血化瘀类中药。红花中主要含有红花苷、红花黄色素,红花苷在与盐酸结合后发生水解反应能够得到葡萄糖和红花素、红花醌苷及新红花苷四种物质。红花性平,可以入心肝经,现代药理学研究研究结果已经证实,红花的水提物及水溶性混合物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使血栓的长度和重量得到显著降低,使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明显降低,对血栓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并能对其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具有扩张血管、对二磷酸腺甘(ADP)所导致出现的血小板聚集现象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以使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显著提高,防止形成血栓,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2]。在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本次研究过程采用丹红注射液对患有 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优于疏血通注射液。红花对脑梗死症状进行治疗主要是通过对梗死灶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进行促进、使突触的数目增加,使突触的传导功能明显增强,对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丹参主要具有扩张脑动脉,使脑动脉的血流量增加,使微循环得到显著改善,使血液的黏稠度降低,使血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使血流加快[3]。

总而言之,应用丹红注射液对患有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得到显著性改善,且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患者不会出现药物原因导致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1]王晓焕.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14(14):286-287.

[2]金健中.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13(12):838-839.

[3]金杰.丹红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及对β-Ap、ApoB 的影响.中医学报,2010,25(12):272-273.

猜你喜欢

丹红红花神经功能
红花榜
红花榜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红花榜
红花榜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