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菔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提取工艺的优化

2012-06-01杨映霞孟多佳孙玉滨于伟华奚东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9期
关键词:硫氰酸莱菔子芥子

杨映霞 孟多佳 孙玉滨 于伟华 奚东玲

莱菔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其主要功效是消食除胀、降气化痰[1]。莱菔子中主含莱菔素(Raphanin),芥子碱(Sinapine),芥酸(erucicacia),亚油酸,植物甾醇等。其中,芥子碱是其降压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实验表明,莱菔子中芥子碱多以芥子碱硫氰酸盐(Sinapinethiocyanate)的形式存在[2]。因此,测定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对于控制药材质量和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具有较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参考有关文献[3-4]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最佳提取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岛津10ATvp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二元泵 柱温箱AT-330,检测器SPD-10ATvp,浙江大学N-2000色谱工作站LC-10ATvp)、超声波清洗器(型号KH-250,功率250 W,工作频率50 Hz,昆山禾创超生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莱菔子药材购自长春市药材公司,经鉴定为正品;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111702-200501中国生物制品所鉴定所);水为哇哈哈纯净水;乙腈为色谱纯;其他均为分析纯。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1.3 正交试验 以芥子碱硫氰酸盐作为考察指标,对莱菔子提取和干燥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加水量(A)溶剂PH(B)干燥温度(C)提取次数(D)4个因素进行考察,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1)

1.4 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4]

1.4.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ZORBAX XDB C18(4.6 mm×250.0 mm,5 μm);乙腈-0.1%磷酸溶液(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6 nm;柱温30℃;理论塔板数不低于5000;进样量5 μl。

1.4.2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 ml含10.08 μg的溶液。

1.4.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正交试验样品6 g,研细,取0.5008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生处理30 min,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精密量取续滤液5 ml,蒸干,残渣加流动相溶解并转移至25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4.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浓度为10.08 ug/ml的对照品溶液2、5、7、10、12 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色谱图,测定其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芥子碱硫氰酸盐浓度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Y=12546 X+361.49,r=0.9999 。结果表明,在0.02 ~0.12 ng/ml时,芥子碱硫氰酸盐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 结果

2.1 正交试验结果 按正交设计L9(34)提取药材,合并滤液,浓缩醇沉。减压干燥,粉碎,得正交试验样品粉末,按“1.4.4”测定样品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各因素对芥子碱硫氰酸盐提取影响大小为B>C>D>A最佳提取工艺为B2C1D2A3即取药材加溶剂pH值为5.5,浸膏干燥温度60℃,提取3次;药材为10倍量水,干膏粉碎即得。方差分析表明,B、C因素对芥子碱硫氰酸盐影响显著(P<0.05),D、A因素在考察范围内影响较小,无显著性影响,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优选工艺为B2C1D2A1。

2.2 验证实验 由于优选的工艺未包括在正交设计表的9次试验中,故对其进行验证实验。用同一批药材按照前述的提取干燥过程,按B2C1D2A1工艺条件进行试验3次,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此工艺基本稳定可行。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验证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芥子碱是莱菔子中降压作用的有效成分,在许多以莱菔子为君药的中药制剂中,均采用芥子碱硫氰酸盐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同时对控制药材质量也有一定的意义。故该试验也选用芥子碱硫氰酸盐作为提取工艺筛选的优化指标。

3.2 在试验中发现芥子碱硫氰酸盐在室温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易被破坏。因此,应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测定,以免试剂分解影响结果。

3.3 本实验采用水作为生产提取溶剂,优化提取工艺,价格便宜,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应用于工业化。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56.

[2]刘丽芳,王宇新,张新勇,等.莱菔子中芥子碱的含量测定.中成药,2002,(2):52.

[3]丁臻,蔡梅超,周洪雷,等.正交试验法优选莱菔子水溶性生物碱提取工艺.食品与药品,2011,13(1):19-21.

[4]谭鹏,姜虹玉,吕文海.莱菔子研究概况.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4):254-255.

猜你喜欢

硫氰酸莱菔子芥子
莱菔子的新用途
硫氰酸钠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技术分析
8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HPLC法分析
多出来的空间
材料作文“芥子之灯”导写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研究
淡绿色的月亮
出入芥子园—精进社第四回展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