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松动法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取器困难40例观察
2012-06-01王旭葵麻明号
王旭葵 麻明号
放置宫内绝育器(IUD)是目前妇女采用的最主要节育措施,具有简便、经济、可逆、长效等特点。目前,中国约有8000万以上的育龄妇女使用[1],但放置宫内节育器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环移位、嵌顿、异位等。特别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子宫萎缩、宫颈坚韧及环老化等,以致取环困难,甚至断环残留或取环失败等。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精神负担。我院于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取器困难的40例患者采用旋转松动法施术,一次性取器成功率达100%,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以各种原因拟取宫内节育器,术中发现取器困难妇女40例作为试验组(A组),采用旋转松动法为试验组施术;回顾性随机抽取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同类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剪断抽丝法施术。
1.2 一般情况 试验组(A组)平均年龄为51岁;对照组(B组)平均年龄为50岁;A组平均上环年限为17年,B组平均上环年限为19年;A组绝经年限平均值为2.5年,B组绝经年限平均值为3年;两组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在年龄、上环年限和绝经年限上两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组采取不同方法取环成功率具有可比性。此外所有受术者经询问病史及全面检查,无取环禁忌证。
1.3 相关指征与方法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在年龄40岁左右开始出现内分泌、生物学变化及临床表现至停经后12个月内。主要表现是月经不规则和停经[2]。本文围绝经期患者取器的指征是合并异常子宫出血。
所有受术者术前常规B超检查,了解环类型、位置及与子宫关系。然后常规消毒、铺巾。妇检了解子宫情况。用探条探查宫颈,如有宫颈粘连者,用锐器分离粘连组织,适当扩张宫颈后,继续用探条探查宫腔及环位置。如环嵌顿先用刮匙刮节育环表面的沉积组织,使环部分暴露于宫腔。A组采用旋转松动法,即用取环勾钩住暴露于宫腔的环端。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旋转1~2周,使环充分松动,脱离子宫肌层,然后完整取出。B组采用传统剪断抽丝法,则用取环勾钩住暴露于宫腔的环端。然后轻轻往外牵拉。如环粘连较紧,将环部分拉出宫颈外口,采用剪断抽丝法取出。如果是T型环或母体乐下移,伴纵臂部分嵌入宫颈管时,用普通取环勾很难钩住和牵拉,可用长弯钳夹住纵臂销向内推旋转后可顺利取出。
2 结果
2.1 一次性取环成功率 A组旋转松动法一次性取环成功率达100%,B组传统剪断抽丝法一次性取环成功率达75%,10例(25%)患者因宫内节育环部分嵌顿合并宫颈坚韧、宫口紧无法将宫内节育环拉出宫颈外口,以致第一次取环失败,第二次用2%利多卡因5 ml加阿托品0.5 mg于宫颈3点和9点钟处注射。行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后,用宫颈扩张器逐号扩张宫颈,在B超指导下,用刮匙搔刮节育环表面的内膜组织,然后用取环勾钩住暴露于宫腔的环端,牵拉到宫颈外口,采用剪断抽丝法完成手术。
2.2 取环困难原因 通常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的原因包括宫颈粘连、环嵌顿、环尾丝入宫腔、环粘连等,利用χ2检验分析A、B两组患者取环困难原因,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取环困难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由于环嵌顿导致取环困难的最多(A组65%,B组67.5%);其次是宫颈粘连,环尾丝入宫腔、环粘连相对较少。
2.3 取出宫内节育器类型 两组患者宫内节育器的类型有金属单环、宫型环、T型环、爱母环和母体乐。其中使用金属单环患者最多(A组为62.5%,B组为65%),其次为宫型环、T型环、爱母环和母体乐。将两组患者使用的宫内节育环类型进行χ2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使用节育环的类型不存在显示差异(P>0.05)。
2.4 一次性取环成功率比较 A组采取旋转松动法,40例患者全部一次性取环成功,成功率达100%;B组采取传统的剪断抽丝法,40例患者有30例一次性取环成功,成功率为75%,而其余10例需要第二次借助麻醉及B超指导下方完成手术。对两组患者一次性取环成功率进行χ2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年龄、上环年限、绝经年限差异分析
表2 取出宫内节育环情况(取环困难原因分析)
表3 取出宫内节育器类型
表4 一次性取环成功率比较
3 讨论
宫内节育器(IUD)是安全、有效的长期避孕措施,但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出血、环异位等。尤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即出现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的减退。后者主要表现为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生殖器官萎缩,表现为子宫体积缩小,宫腔及宫颈管狭窄。因而可能促发宫内节育器嵌顿。宫颈组织硬韧、容受性下降、甚至粘连[3]。Mikinlag前瞻性研究指出,从近绝经期起至绝经后一年,血 E2急剧下降至110Pmol/L,此后缓慢下降至绝经后4年,达80 Pmol/L以下,说明子宫的萎缩在绝经之前已经开始,先呈较快的速度,之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2]。由于子宫萎缩,宫颈阻力增加,加上延期取环。如本文A组绝经2~10年以上有15例,B组有14例,环老化情况严重,导致取器困难,甚至断环残留或取环失败。因此子宫萎缩,特别是子宫颈萎缩合并宫内节育器嵌顿、宫颈粘连等是该阶段患者取环困难的主要原因。多数节育器部分嵌顿系在取器困难时发现的[4]。本文A、B两组因宫内节育环嵌顿所致的取器困难分别为65%和6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采服旋转松动法在充分扩宫的情况下,通过旋转使环松动,与子宫肌层脱离,同时使环体扭转变长、变小、环薄弱点因扭成一团而变稳,便于取出,不易断环残留,一次性取环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无痛苦。B组采用传统剪断抽丝法,由于事先无旋转松动,而直接强行牵拉,使环体变形而不变小,仍以较大的形状通过宫颈口,致使宫颈阻力大,牵拉困难,如果宫颈较松动时可勉强牵拉到宫颈口外,采用剪断抽丝法一次性完成手术。如宫颈较紧、坚韧无法牵拉出宫颈外口,以致部分取环失败。需第二次借助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并充分扩张宫颈,在B超指导下完成手术。同时在牵拉过程中如果强行牵拉或用力不均,易导致环薄弱点断环残留或损伤子宫肌层,发生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B组一次性取器成功率75%,而25%需要第二次借助麻醉及B超指导下方完成手术。表2、表3表明A、B两组在导致取环困难的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同等的条件下,A、B两组一次性取器成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因此我们认为旋转松动法用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取器困难患者,效果满意,明显优于传统的剪断抽丝法,并且简便、安全、有效,无需特殊设备,并发症少,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
[1] 罗晓青,傅凤鸣.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远期安全性.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6):330.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65-2382.
[3] 张红霞,冯力民,王稚晖,等.围绝经期及绝经后IUD取出困难的原因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3):182.
[4] 南秀牌,吴明辉.宫内节育器移位、异位的诊治与预防.实用妇产科学杂志,2003,19(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