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助化疗TEC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2012-05-30金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4期
关键词:比星局部乳腺癌

金花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中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患者因原发病灶较大或区域淋巴结的广泛转移,使得治疗起来相当困难且预后差[1]。新辅助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方案之一,它可使肿瘤体积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以便于手术切除,还可观察到肿瘤的变化便于为化疗不敏感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可减少微小转移灶以提高治愈率[2]。蒽环类药物就是新辅助化疗中应用到的有效药物,代表药物有表柔比星(EPI)、多柔比星(ADM)及吡柔比星(THP)。本研究对56例LABC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TEC)实施新辅助化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月至2012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49例Ⅱb~Ⅲc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均为未治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年龄26~63岁,中位年龄44岁;肿瘤分期Ⅱb期2例,Ⅲa期7例,Ⅲb期10例,Ⅲc期5例。对照组年龄28~66岁,中位年龄46岁;肿瘤分期Ⅱb期3例,Ⅲa期8例,Ⅲb期7例,Ⅲc期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肿瘤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经空芯针活检确诊为乳腺癌,KPS评分均>80分,术前行B超、胸片、全身骨扫描、血液学分析、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检查,证实无远处转移以及肝肾功能等障碍。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TEC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表柔比星60 mg/m2静脉输注,第1天;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输注,第1天。对照组给予CAF方案化疗:环磷酰胺500 mg/m2,第1、8天持续4 h静脉滴注,吡柔比星5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500 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3个疗程。为防止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所有患者化疗前1天予以地塞米松8 mg口服,于化疗前30 min常规应用托烷司琼和奥美拉唑。治疗过程中每隔3~5 d监测血常规,若出现Ⅲ度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者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支持治疗。化疗结束后,根据患者乳腺癌肿瘤原发灶和淋巴结的缓解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

1.3 疗效判定 化疗疗效评价按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为CR+PR。毒副反应按WHO制定的抗肿瘤药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Ⅰ、Ⅱ、Ⅲ、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0例,无病情稳定(SD)12例,无疾病进展(PD)病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8例,无病情稳定(SD)5例,无疾病进展(PD)病例。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2.2 毒副作用比较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腹泻、心脏毒性及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其中主要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对照组和观察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16/71)和8.9%(5/5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毒副作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而非局限性疾病,在患病早期便易发生血行播散,而局部晚期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更大。新辅助化疗(NST)是近年来关于可手术的乳腺癌治疗的一个热点,它在治疗早期进行全身性化疗,具有缩小原发肿瘤灶、减少亚临床微小转移灶、降低临床分期的作用,便于手术切除并能减少术中转移机会和预测化疗敏感性,可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生存率[3]。它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不同的方案的临床效果各有差异,没有选择更好方案的标准。

含蒽环类药物或紫杉类的二联或三联方案是主要的NST方案。多西他赛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纺锤体,阻止细胞分裂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表柔比星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直接进入细胞核与DNA碱基对结合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形成,从而抑制了DNA和RNA合成。二者联合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4]。

新辅助化疗可达到较高的反应率,约有80%的患者化疗后肿瘤会明显缩小[5]。本次研究中应用TEC方案的总有效率为80.00%,应用CAF方案的总有效率为50.00%;对照组和观察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和8.9%。证实TEC方案治疗LABC的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控制全身亚临床转移病灶的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行TEC方案术前化疗临床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1]陈灿铭,沈镇宙,邵志敏.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乳腺肿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1-272.

[2]唐利立,张超杰,刘少华,等.新辅助化疗对Ⅱ期和Ⅲ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2):1293-1295.

[3]沈镇宙,柳光宇,苏逢锡,等.多西紫杉醇加表柔比星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5,27(2):126-128.

[4]李席如,王建东,张艳君,等.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治疗乳腺癌临床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87-89.

[5]刘科,王国斌,程波,等.GC方案与F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癌症,2007,26(4):427-430.

猜你喜欢

比星局部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雷公藤红素逆转乳腺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及机制研究
丁学军作品
自噬在多柔比星所致心脏毒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局部遮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