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外线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

2012-05-28李国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中波红斑银屑病

李国英



紫外线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

李国英

(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皮肤科,宁津 253400)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将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每周 2~3次,联合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5mg,口服,每 12h 1次,每周 3次,每周同一时间服用。对照组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3%和 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窄谱中波紫外线;免疫抑制剂;寻常型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在世界人口中银屑病的发病率占0.1%~3%,据调查,我国银屑病患者已高达四百多万人。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边界清楚,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男性多于女性。黄种人发病率为0.1%~0.3%,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黑种人次之[1],虽不直接影响生命,但是对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有直接影响,该病顽固难治,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明。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与感染、遗传、免疫功能障碍、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有关。银屑病虽然不是传染病,但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因而十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伴随着对银屑病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我院于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发病年龄17~65岁,平均 34岁;病程 1~20年,平均 10年。发病部位在头面部的有10例,四肢的有22例,躯干部的有2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进行照射治疗,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进行全身照射,起初剂量为窄谱中波紫外线最小红斑剂量的 50%,即0.3~0.5J/cm2,无或轻度红斑者以后每次增加 0.1J/cm,中、重度红斑者减少前次剂量的 20%,如产生红斑、灼痛、水疱,停照1~3次,每周 2~3次,连续照射次数在 15~20次左右为1个疗程。联合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5mg,口服,每 12小时1次,每周 3次,每周同一时间服用。对照组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进行照射治疗。

1.3 疗效判定 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及红斑、浸润、鳞屑的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进行银屑病皮损程度(PASI)评分。即:计算体表面积,头部占总体表面积的 10%,上肢总体表面积的 20%,躯干总体表面积的30%,下肢总体表面积的40%,各受累面积根据其所占百分比为 0~6级:0级无皮损,1级<10%,2 级 10%~30%,3级 30%~50%,4级 50%~70%,5级 70%~90%,6级 90%~100%。根据上述各部位的严重程度不同,可分为5级:0级无皮损,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4级极重度。基本治愈为 PASI评分下降≥90%,显效为 PASI评分下降 60%~89%,有效为 PASI评分下降 20%~59%,无效为 PASI评分下降<20%。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患者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率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 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在对银屑病患者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的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红斑,待照射停止后,红斑慢慢消退。有3例患者出现了局部性小水泡,待停止照射后,给予及时冰块冷敷。

3 讨论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银屑病是受多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和诱导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而T细胞活化是银屑病细胞免疫发病的重要机制,病灶内异常浸润的T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I型细胞因子的作用是银屑病发病的中心环节,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形成免疫炎症致病网络。免疫抑制、细胞因子表达改变和细胞周期改变等均是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银屑病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如四肢伸侧、肘膝背侧、骶骨部位附近及头皮等处,少数患者可出现脓疱性损害或关节炎症状,或是全身皮肤发红脱屑而呈红皮症,临床上所见鳞屑为银白色云母状,是牛皮癣病理特征之一,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2]。皮疹一般发生在头皮、躯干、四肢伸侧,在皮肤上出现红色的丘疹,逐渐融合成斑片或斑块,形状不规则,表面有较厚的银白色磷屑,有的皮损较小,有的有地图或岛屿样外观,有的呈满天星外观,鳞屑呈现层层脱落,轻轻刮掉皮屑可看到小小的出血点,医学上称之为筛状出血,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皮损的数量,维持长期缓解,控制病情,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银屑病在角化不全的细胞下方,颗粒层细胞很少,在临床上,将鳞屑剥离时,很容易将乳头露出,诱发银屑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受潮着凉。是诱发银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天气寒冷、居住环境潮湿使病情加重,因此,患者应尽量保持室温相对恒定,避免大冷大热刺激皮肤,并且保证室内通风干燥。②预防感染。局部感染是诱发银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感冒后,需要积极治疗,以缩短病程。③精神因素。近年来,由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休息不好,导致精神过度紧张,饮食没有规律,多食腥发食物,经常暴饮暴食,酗酒从而致使免疫功能低下,缺乏抵抗力,从而促进了银屑病的发生,因此,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④过敏因素。皮肤过敏是诱发银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接触某种物质而过敏,或饮食、服用药物诱发银屑病的发生。今后应尽量避免接触海产品、牛羊肉、辛辣食物等。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具有见效快、适应症广、不良反应小、疗效较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皮肤病最新的方法之一。通过某一波长的紫外线照射皮损,使其产生光化学反应或者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从而达到对一些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目的。研究发现临床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一般选用光线波长在311~313nm范围内的中波紫外线,能有抑制表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前炎症因子的释放及转运,治疗银屑病效果显著。并且,在这一范围的自然阳光是对人体最为有益的部分,避免了在传统PUVA疗法中因使用光敏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这些特点已越来越备受患者家属以及临床医生的欢迎。并且,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操作简单,没有光毒副作用,相对于正常的皮肤而言,有效光输出强度大,有较好的安全性及其耐受性,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且窄谱UVB的峰值在311nm,避免了因传统宽谱UVB可能导致的皮肤烧伤,避开了DNA吸收265nm的峰值,以及减少患皮肤癌的机率,疗效较为安全可靠,照射治疗后不需要避光防护,且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窄谱中波紫外线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瘙痒红斑、皮肤干燥,因此,根据病情,采用外涂润肤剂或减少照射剂量可使症状得以缓解。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代谢药,选择性作用于增殖中的细胞,阻止免疫母细胞分裂增殖,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较强的抗炎作用。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肌炎等。甲氨蝶呤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根据上述研究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对银屑病患者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的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红斑,待照射停止后,红斑慢慢消退。有3例患者出现了局部性小水泡,待停止照射后,给予及时冰块冷敷。因此,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6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8:212.

[2] 张良,熊斌,王瑞玲.阿维A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1,33(4):215-228.

2011-12-05

10.3969/j.issn.1672-2779.2012.02.026

1672-2779(2012)-02-0043-02

(本文校对:张文娟 )

猜你喜欢

中波红斑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浅析DAM中波发射机日常维护
木星的小红斑
DAM 10kW中波发射机的RF电路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波发射机的输出阻抗变换为50Ω的实践与探讨
中波台电源防雷设计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