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胺四乙酸盐抗凝血直接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可行性探讨
2012-05-25翁春霞史敏双姚海龙袁文慧段慧慧王国美金丹静
翁春霞 史敏双 姚海龙 袁文慧 段慧慧 王国美 金丹静
目前检验过程中,可利用EDTA-K2抗凝全血代替枸橼酸钠抗凝全血检测ESR,其中大多方法是采用EDTAK2抗凝血中加入枸橼酸钠或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检测[1]。而采用EDTA-K2抗凝血直接检测ESR的报道却较少。我们用EDTA-K2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同时在血沉仪上进行ESR检测,后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用血常规检测后的EDTA-K2抗凝血测得的ESR值换算成魏氏法(枸橼酸钠抗凝血)的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到我院同时检测血常规和ESR的700例血液样品。
1.2 器材 装有109mmol/L枸橼酸钠0.4ml真空度为1.6ml的真空采血管和装有EDTA-K2干燥抗凝剂的真空度为3ml的真空采血管均由浙江温州高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造;型号为Monitor-20的自动血沉仪并配套血沉管(意大利Vital Diagnostics Srl公司生产)。
1.3 方法 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两份抗凝血液,将血常规(用血量约0.1ml)检测后的EDTA-K2抗凝血和枸橼酸钠抗凝血分别放入与血沉仪相配套的血沉管中,分别放在血沉仪上检测,记录两种抗凝剂检测ESR结果,然后将700例结果按照枸橼酸钠抗凝血测得ESR结果为分组依据,分成四组。第一组将枸橼酸钠抗凝血测得ESR结果为1~20mm/h,共328例;第二组结果为21~40mm/h,共184例;第三组结果为41~60mm/h,共108例;第四组结果为61~80mm/h,共80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 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建立x和y之间的回归模型:y=ax+b。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ESR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每组中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ESR结果比较 (mm/h,s)
表1 两种方法检测ESR结果比较 (mm/h,s)
组 别 例数 枸橼酸钠法 EDTA-K2 t P第一组 328 8.16±4.1217.11± 8.0636.09 <0.01第二组 18427.72±4.1654.44± 8.4355.66 <0.01第三组 10849.29±4.5288.38±10.4332.76 <0.01第四组 8071.08±4.6890.92± 5.0143.76 <0.01
2.2 四组结果统计学比较 每一组中两种方法经相关性分析,结果均呈正相关。四组的回归方程分别为:①y=0.48x+1;②y=0.51x+2;③y=0.58x+3;④y=0.68x+4,对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P值均<0.05。因此,随着ESR值的增大,回归系数a也逐渐增大(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四组结果的统计学比较
3 讨论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简称血沉。根据血沉的高低可以辅助诊断各种疾病。引起血沉减慢的疾病主要见于红细胞明显增多、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等[2]。因此,血沉测定常用来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检测指标。但由于传统方法的影响,目前所用于血沉测定的抗凝剂均为枸橼酸钠,抗凝原理为枸橼酸钠与血清中的钙离子螯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在血中的溶解度低、抗凝能力较弱[3]。而测定血常规用的EDTA-K2抗凝剂,原理与枸橼酸钠相同,但其抗凝效果比枸橼酸钠强,且不影响红细胞形态,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用抗凝剂。EDTA-K2抗凝剂可以增加标本的稳定性,不致因抗凝剂与血液比例而影响实验结果。
在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的技术要素中,室温器材的标准化和清洁度等都是选定后相对不易改变的。不同的主要是抗凝剂的品种和用量[4]。用EDTA-K2抗凝血测ESR,所用的抗凝剂用量少,使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红细胞较易聚集,沉降受血浆的阻力也减少,所以在同一时间内,红细胞沉降的速度要比枸橼酸钠法快。ESR的沉降过程可分为四个期,即红细胞悬浮期、红细胞串钱状形成期、快速沉降期、红细胞堆积期[5]。当红细胞沉降到一定程度时沉降速度会慢下来。因此,当本实验的ESR值大于60mm/h时,两方法的差值相对会变小。
用EDTA-K2抗凝血测ESR可与血液细胞分析使用同一标本,省去了测ESR专用采血这一步,简化了工作步骤。而且在实验中少用了一支真空管,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避免了患者由于抽血量过多而产生的心理恐惧感。另一方面,也减少了血液的采集量,减少了传统方法抽取两管血测定ESR结束后的标本处理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对ESR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用EDTA-K2抗凝血直接测ESR不仅操作方便,成本降低,抗凝血中红细胞形态稳定,对测定结果影响小,且患者易于接受。
[1]金大鸣,李泳.血沉检测的标准化[J].中国临床实验室,2004,3(10):40-41.
[2]杨艳,杨小理.用EDTA-K2抗凝全血测定血沉的可行性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5):78-79.
[3]魏绪廷,姜梅杰.EDTA与枸橼酸钠联合抗凝测定血沉结果分析[J].华中医学检验杂志,2002,26(6):347-348.
[4]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4-15.
[5]许杰.不同抗凝剂测定血沉与魏氏法测血沉的比较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1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