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微管吸胚术终止早孕效果观察
2012-05-23
(济南军区总医院,济南250031)
迄今为止,终止早期妊娠(早孕)的主要方法有器械性的负压吸宫术和药物性的米非斯酮配伍米索前列腺醇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法尚存在各自的弊端或不足。2010年7月~2011年10月,我们采用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微管吸胚术终止早孕10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要求终止早孕的健康妇女200例,年龄19~37岁,既往月经规律,周期28~32 d,停经时间≤49 d,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阳性,超声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无米非司酮应用禁忌证,肝、肾功能正常;无生殖道感染性疾病,无发热。停经40~49 d。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药械联合组和负压吸宫组,每组100例。
1.2 手术方法 药械联合组先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次,2次/d,连服3 d;服药第2天上午来院行取胚术,选用微型吸管(外径3.5 mm),在腹部超声诊断仪引导下仅以负压吸取胚囊,不手术处理蜕膜;负压吸宫组以不锈钢吸管吸空,再用刮匙搔刮宫壁,按照传统施术方法实施手术[1]。
1.3 效果观察方法 术中观察患者疼痛情况,疼痛评价标准:0级为无腹痛,表情安静;Ⅰ级为仅有下腹坠胀或轻微疼痛,能忍受,基本安静,无痛苦表情;Ⅱ级为下腹疼痛明显,有痛苦表情,无明显躯体动作;Ⅲ级为腹痛剧烈,出现恶心、呕吐,或有明显躯体动作,或发生人流综合征。宫腔吸(刮)组织计量:对吸(刮)出物漂洗,滤水后取组织物放入量杯计量体积。术后门诊随访至复经,依据受术者主诉记录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估计流血量。
流产效果评定标准:①完全流产:随诊过程中,未发生阴道流血过多或流血时间超过15 d,术后15 d行B超检查无宫腔内异常声像,不需清宫处理;②不全流产:随诊过程中,发生阴道流血过多,或流血时间超过15 d,且经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有异常声像,需清宫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疼痛评价和流产效果比较 药械联合组有1例不全流产,术后流血时间达15 d,经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异常声像,给予了清宫处理,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蜕膜残留。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疼痛评价与流产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宫腔吸刮组织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与流血量比较 药械联合组术后流血量等同经量78例、约为经量2倍22例,负压吸宫组分别为83例、17例;两组流血量比较,P均>0.05。两组宫腔吸刮组织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宫腔吸刮组织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宫腔吸刮组织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比较(±s)
注:与负压吸宫组比较,*P<0.05
组别 n 宫腔吸刮组织(mL) 术后流血时间(d)药械联合组 100 2.48 ±0.77*7.23 ±3.16负压吸宫组100 12.11 ±4.23 5.51 ±2.10
3 讨论
负压吸宫术是一种简捷、安全和有效的器械性终止早孕的方法,也是目前完全流产率最高的方法[1,2]。随着吸宫术的广泛开展,人们对其弊端和不足的认识也趋于明确和一致,主要集中在负压不良作用和器械性损伤上,包括宫腔内容物经输卵管逆流腹腔、人流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感染、继发不孕、过度吸刮损伤、子宫穿孔、宫颈内口功能不全、宫颈宫腔粘连,以及再次妊娠时早产或自然流产率增高、胎盘粘连、残留甚或植入等病理妊娠危险性增高等。因药物流产无手术恐惧、流产过程痛苦少,一般不需宫腔手术[3,4],且再次妊娠时妊娠期并发症少[3,5],患者可接受性高于负压吸宫术。但研究发现[3,6~8],药物流产失败率高达 10%左右,且流产后出血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存在因流产不全造成阴道大出血的危险。
目前,尚无采用药械联合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流产原理上结合前述两种方法的优点,最大限度地避免各自的弊端。首先,由于先口服米非司酮对孕激素受体、蜕膜、妊娠黄体产生生物化学作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压吸刮的作用范围,即将负压吸刮限定在微型吸管取胚囊术的程度;且微管吸胚术采用超声引导,使定位更加准确;由此避免宫腔普遍吸刮给患者造成的疼痛,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其次,微型吸管外径3.5 mm,近于宫颈管解剖学管径,扩宫作用轻微,且只涉及吸取胚囊,故而手术疼痛刺激较负压吸宫术组显著减轻,宫腔吸取组织量远远少于负压吸宫术组;并且,事先口服米非司酮,可对宫颈起到一定的扩张作用,使本已微细的吸管更易进入;从而避免对宫颈组织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感,使其易于接受。最后,吸取胚囊可骤然地消除或基本消除胚胎滋养细胞及HCG对妊娠黄体的刺激和维持作用,促进黄体功能的消退;可最大程度地增强米非司酮对孕激素受体、蜕膜、妊娠黄体的生物化学作用,促使蜕膜及残余滋养细胞彻底脱落排出;从而大大降低了不全流产率,缩短了流产后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因此,我们认为,药械联合终止早孕方法使手术作用与药物作用相互补充和促进,初步显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本研究样本数尚少,米非司酮尚沿用传统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且随访时间尚短,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探讨。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4-123.
[2]高慧莉,向茂.初孕两种不同流产方式对再次妊娠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4,4(5):264.
[3]裴开颜.人工流产的现状及技术进展[J].生殖医学杂志,2001,6(10):344.
[4]王翠萍,刘莹,邵文祺,等.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各期影响的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00,9(1):18-21.
[5]姜民慧,翁梨驹,乌毓明,等.全国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及其机理探讨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5(5):265.
[6]经小萍,翁梨驹,桑国卫,等.两种剂量国产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栓剂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J].生殖医学杂志,1993,2(3):136-139.
[7]贺昌海,高尔生,陈俊康,等.米索前列醇和PG05配伍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多中心随机比较试验[J].生殖与避孕,1994,14(1):41.
[8]刘立昌,于俊荣张凤娥,等.早孕妇女六项生殖内分泌激素的血浆水平[J].生殖与避孕,1992,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