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硼乳膏治疗青少年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疗效观察
2012-05-18游弋
游 弋
(省儿童医院口腔科,湖南 长沙 410007)
丁硼乳膏是一种治疗牙龈炎的外用药,并可用于刷牙。我们从2008年以来,将其用于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选择我科正畸固定矫治伴牙龈炎的病人80例,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1~16岁。在固定矫治前1周进行全口洁治及正确的刷牙方法指导。早、晚刷牙及每次饭后漱口,每次3 min。所有病人无全身性疾病,近1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进行固定矫治3个月以上,且在此期间未进行过牙周治疗。
8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试验组:男17例,女23例,使用丁硼乳膏(雅皓乳膏)刷牙(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早晚1次,并在牙龈炎症处涂抹,每日3次,每次5 min;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使用普通非药物牙膏刷牙,早晚1次,每次饭后漱口。以14(或15)、16、21、31、44(或45)、46为观察牙,记录2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改良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基线值,于治疗后2、4周复查并记录上述牙周指标。检查由同一位医师完成。
GI的记分标准:0=牙龈正常;1=牙龈轻度炎症,轻度颜色改变,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度炎症,龈色发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重度炎症,明显发红、水肿、溃疡,有自发性出血倾向。分别记录每个牙颊侧近中,颊侧中央、颊侧远中和舌侧边缘龈中的炎症情况。
PLI的记分标准:0=在近龈缘处的牙面上无菌斑;1=在近龈缘的牙面上有薄的菌斑,但肉眼看不到,只有用探针尖的侧面划过牙面时才能发现;2=在龈缘区或牙邻面有肉眼可见的中等量菌斑;3=在龈沟内和(或)龈缘区及邻近牙面有大量软垢。分别记录每个牙远中颊、颊侧中央、近中颊和舌面的菌斑情况。将GI及PLI每个牙的4个记分相加除以4,即为该牙的分值。将各牙分值相加除以6,即为该受检者的分值。
BI的记分标准:0=牙龈健康,无炎症及出血;1=牙龈颜色有炎症性改变,探诊不出血;2=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探诊后出血沿牙龈缘扩散;4=出血流满并溢出龈沟;5=自动出血。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牙周指数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基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牙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周后,试验组各牙周指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牙周指标比较()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牙周指标比较()
各组基线与2、4周相比 a、d为 P <0.05;b、c为 P>0.05
时间试验组对照组GI PLI BI基线 1.93 ±0.53 2.32 ±0.58c 1.86 ±0.55c 1.87 ±0.48 2.29 ±0.55c 1.83 ±0.54c GI PLI BI 2 周 1.47 ±0.46 1.67 ±0.47ad 1.41 ±0.67ad 1.76 ±0.47 2.15 ±0.51ad 1.72 ±0.70d 4 周 1.23 ±0.55 1.35 ±0.43a 1.20 ±0.65ad 1.68 ±0.58 2.01 ±0.47bd 1.65 ±0.68d
3 讨论
正畸固定矫治的青少年牙龈炎发生率较高的原因:①牙齿上安装的带环、托槽、弓丝等,妨碍了牙面的清洁,导致菌斑积聚[1];②正畸疗程约2年左右,而青少年患儿年龄较小,难以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口腔清洁的维护上难以持之以恒;③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如性激素)可使牙龈组织对局部刺激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产生牙龈炎[2]。牙龈炎是牙周炎的早期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牙周炎,对口腔及全身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甚至导致正畸失败。因此,口腔科医生需重视正畸病人牙龈炎的防治。
丁硼乳膏是丁香酚和硼砂组成的复方制剂,丁香酚可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活性,减少炎症介质PGE2的形成,减轻血管扩张等炎症反应,消除牙龈红肿、出血等症状;硼砂为碱性,能中和牙菌斑生长的酸性环境,抑制牙菌斑的生成[3]。另外,丁硼乳膏既可用于刷牙,又可用于局部牙龈涂抹,使用方便,并可维持局部较高的药物浓度,是一种较理想的控制牙菌斑的药物。
本结果表明:在3项牙周指标中,以菌斑指数下降的幅度最大,说明丁硼乳膏对减少牙菌斑的疗效突出。应用丁硼乳膏治疗青少年正畸固定矫治所致的牙龈炎,疗效显著,使用方便。
[1]魏洁,朱荷英.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11,31(3):191 -192.
[2]曹采方.牙周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9-111.
[3]姚本栈,黄慧.丁硼乳膏与氯己定漱口液维护固定矫治病人牙周健康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2009,29(9):500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