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吞咽协调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应用分析

2012-05-17罗卫红黄凤舞李惠枝刘月余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3期
关键词:脑性舌头脑瘫

罗卫红 张 玲 黄凤舞 李惠枝 刘月余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一科,湖南 长沙 410007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道,在所有脑瘫患儿中约有20%~40%的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的症状,还有很大一部分有流涎的症状。这严重影响到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更影响了小儿初期的语言的发育。因此,在对脑瘫患儿进行治疗的时候,不应只是简单的关注对患儿药物的治疗,还应对其康复性训练投入更多的精力[2]。吞咽协调康复治疗就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该院从2007年11月—2011年11月对120例脑瘫伴有流涎症的患儿进行了吞咽协调障碍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2007—2011年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的患者,其年龄跨度在1.5~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其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所有患者近半年来都无癫痫病的发作史,也排除了患儿腭裂、口腔真菌感染等疾病。本院收治的所有病例均符合教师流涎分级法(TDS)Ⅰ~Ⅴ级。其中Ⅱ级12例,Ⅲ级56例,Ⅳ级36例,Ⅴ级16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恢复训练,主要包括常规的药物治疗、理疗、身体机能训练以及发音训练等,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要进行吞咽协调训练。在训练与吞咽有关的身体的部位时,要注意增加其运动协调的功能性的恢复。对患儿要每天进行一次训练,并且每次的训练时间要在保持在20~30min,每周不少于4次训练。训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要进行构音器官的训练。首先要训练患者进行唇部的运动,帮助患者做出呲牙、鼓腮、咂唇、撅嘴等动作,以帮助患儿恢复舌、下颌的运动,并且要尽量帮助患儿将其舌头向外伸出,并且尽量的在左右两边能够摆动,进而要求其做到舔上、下唇以及硬腭部的动作,之后要求患儿将舌头收回,闭紧嘴唇,然后做出叩齿咀嚼的动作

②被动手法:如果以上的训练患儿不能自行完成,医务工作者就要采取辅助性的措施强制患儿进行锻炼。比如治疗师可以用裹纱布压舌板来刺激舌头进行运动,并且通过自己手法的变化来被动的活动患儿的下颌,做咀嚼动作[3]。每个动作要重复10次以上,在进行喉部的吞咽训练时,治疗时应该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用不同的牵引器帮助其反复练习吞咽的动作。

③发音的训练:发音的准确与否主要和患儿吞咽能力的强弱有直接的关系,要监督患儿每天重复练习“a”、“o”、“wu”、“yi”等元音,之后再交患儿发“b”、“p”、“m”、“f”等辅音,每天重复练习10次以上。

④其他训练:还要对患儿进行吹气训练,监督患儿完成诸如吹水泡、吹蜡烛等需要对气息进行控制的训练。患儿应该备有复读机,以帮助其反复进行跟读和对比。患儿还需进行吞咽模式的训练,操作方法是:用冰冻棉签蘸取少许的清水,用其轻轻的刺激舌根、软腭以及后壁,以帮助患儿做出空的吞咽的动作,寒冷的物体能够有效的刺激患儿的吞咽反射,促进其吞咽力度的提升,训练要每天做2~3次。对患儿还可以进行针灸的辅助治疗。用针刺激舌的地仓、下关、颊车、等位置,1次/2d,每次30min。

1.3 疗效判定

有效:吞咽协调功能障碍症状明显改善,患儿营养状况良好。显效:吞咽协调功能障碍症状初步消失。无效:吞咽协调功能障碍提升不明显或完全无变化。进展:病情无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根据TDS标准进行评判,流涎减轻1级为有效,减轻2级及以上为显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包,检验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

2 结果

在3个月的治疗后,进行吞咽协调训练的患儿(观察组)的吞咽协调障碍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其中显效的有14例,有效的有40例,无效的有6例,总的治疗有效率达90%。而进行常规治疗的患儿(对照组)治疗后显效的有12例,有效的有34例,无效的有14例,总有效率为77%。两组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见表1。治疗前后患儿可进行吞咽活动的人数比较见表2。

表1 治疗后恢复情况及比例[n(%)]

表2 治疗前后患儿可进行吞咽活动的人数比较[n(%)]

3 结论

有研究显示患者的肢体瘫痪、脑部发育障碍、语言障碍、认知缺乏都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协调能力。因此,我们探索性的推出了在患儿的身体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改善其认知的能力,通过多种强制性运动来加强患儿对构音障碍的训练,这样能够对其脑瘫的治疗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脑瘫的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涎症以及吞咽功能障碍等症状。因此在对患儿进行训练时,要针对患儿的口腔肌肉协调功能不全等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反复的训练,一旦遇到患儿不能自发的进行嘴唇闭合,舌头伸缩或者喉部不能自发进行吞咽时,可以通过治疗师的辅助,帮助其进行被动的练习。除此之外,患儿还可以配合针灸的治疗,以刺激舌头的、地仓、颊车等位置,以增强口咽括约肌的功能[4],使患儿能够形成吞咽反射,从而促进其吞咽力度的提升。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3个月的治疗后,患儿的吞咽协调障碍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其中显效的有14例,有效的有40例,无效的有6例,总的治疗有效率达90%。因此,对脑瘫患儿流涎症的治疗而言,吞咽协调训练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疗法,应该得到推广和使用。本项主要是通过运用综合分析的康复疗法,将针灸、语言训练和吞咽功能协调训练相结合,以增强患儿的吞咽协调能力。

[1]Szwed H,Sadowski Z,Pachocki R,et al.The antiischemic effects and lolerability of lrimetazidine in coronary diabetic patients.A substudy from TRIMPOL-1[J].Cardiovasc Drugs Ther,1999,13(3):217-222.

[2]许世跃,郑路.阿托品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症的临床观察[J].现代康复,1999,3(2):180-181.

[3]庞国象,许红伟.脑性瘫痪儿童流涎症的治疗[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3,20(5):246- 249.

[4]王勇.针刺治疗残疾儿流涎症[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27):182.徐艳杰,刘晓红,王心崇.小儿脑性瘫痪的语言训练[J].现代康复,2001,5(5):11-12.

猜你喜欢

脑性舌头脑瘫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刷牙别忘了刷舌头
天热时狗为什么要伸出舌头
舌头上的疯狂
奇妙的舌头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小儿脑性瘫痪早期康复与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