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

2012-05-14王坤

卷宗 2012年10期
关键词:工作机制民意警务

王坤

摘要:我国警务工作机制改革历经多年的探索,尤其是“三基”工程建设的着力推进,虽取得一些成效,但整体上进展不大。严格地说,我国现行的警务工作机制仍充满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暴露出了与新时期新形势的诸多不适应。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民意导向,探索建立警务工作新机制”。本文就略论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

关键词:警务;工作机制;民意

一、当前警务工作机制存在的种种弊端

所谓警务工作机制,即各种警察事务及其内部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有机联系,大致分为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四个系统,其中,决策与执行、保障与监督分别为警务工作机制的前台与后台。在过去进行的改革探索中,大多数是忽视了民意的导向,致使当前的警务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决策机制存在的弊端

警务工作决策机制存在的弊端,主要是指有关公共安全情报信息的收集分类、分析研判、调研论证、制定对策、发布警令等环节及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建立情报信息为主导的警务机制要求,决策机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情报信息工作上。一是采录质次。二是共享率低。三是利用率低。四是深加工不足。此外,现行的指挥体系还存在偏重于违法犯罪的打击而忽略预警性信息处置的误区。

(二)执行机制存在的弊端

警务工作执行机制存在的弊端,主要是指行政管理、刑事侦查、治安防范、犯罪预防、应急反应、服务救助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薄弱。二是执法失范。三是缺乏沟通。四是服务欠佳。

(三)保障与监督机制存在的弊端

警务工作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人事政工、警力配置、经费划拨、装备分配、科技研究、教育训练等环节,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行政复议、纪检监察、警务督察、奖惩措施等环节,这两项机制虽处于警务工作后台,但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政治工作无新意。二是警力配置不科学。三是装备配置不务实。四是教育训练不理想。

二、警务工作机制创新难以推进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问题

现行的警务工作机制存在以上弊端,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一是法治观念淡薄。长期以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普遍存在重人治而轻法治、重公权而轻私权的观念,导致基层警务工作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以至执法中常违反法定程序、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二是主体观念淡薄。实际工作中不少民警官本位意识严重,权力欲膨胀,在执法执勤中常以管人者自居,彰显和扩大特权,与民争利。

(二)管理体制问题

一是政出多门。地方党政对公安机关不仅可通过人事、财政等途径间接施加影响,而且可直接发布指示或指令。二是滥用警力。地方党政以协调配合、联合执法等名义滥用警力,致使公安机关无法避免参与征地拆迁、征缴税费、整顿市场等非警务活动,加深了警民矛盾。此外,还有不切实际的考核评比、专项斗争、重点整治等形式主义,也削弱了基层一线打、防、控能力。

(三)运行机制问题

现行的警务运行机制存在的以下问题,也是阻碍警务工作机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队伍管理随意性大。二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手段。三是警务工作缺乏鼓励民警走向基层、热爱基础、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和遵从民意的导向机制。四是警务评价机制不合理不科学。五是纠纷调解牵扯了基层民警过多精力。六是警务工作缺乏利用和依靠社会整体预防功能的考虑,社区警缺乏职业化。

三、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探讨

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应当是在警务工作机制这个无形的“软件”中,更加突出民意的导向,即无论是决策与执行这两个机制,还是保障与监督这两个机制,都应当体现民意导向这个基本特征。建立这样一种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应着力于以下几方面。

(一)牢固树立民本位思想观念

“民本位”,是针对“官本位”而言的。因为民心是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公安机关执法的基础。为此,我们必须告诫全体公安民警,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自觉地听取民意、遵从民意,自觉地按民意规范自己的警务行为。

(二)坚持畅通常态化的民意渠道

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畅通民意渠道的长效机制,譬如在“大走访”开门评警中,只有把走访慰问、评警议事、反馈意见、落实整改、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把公安工作的评判权交给了人民群众,真正评出动力、评出压力、评出活力,评出民意为重、崇尚实干的正确导向,评出奋发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不断夯实信息化警务基础

民意是信息,是领导决策的主要依据,是公安机关的侦、控、防、管等各项警务工作的主要导向。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机制,必须努力夯实信息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建立与维护。二是民警的应用技能。;三是信息的采集与录入。四是信息研判。五是对策研究。

(四)建立健全民意化导向制度

一是要把民意导向同警务决策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把民意导向同内部考评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大群众评议结果在绩效考评中的权重和应用。三是要建立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把民意搜集、整理、研判、反馈等各项任务目标和责任要求分解到单位、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建立健全责任制,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

(五)强力推进规范化警务行为

公安机关管理社会治安的各项权力均受命于法律,而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其体现的正是更具广泛性的民意。我们在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开展各项警务工作中,首先必须遵循宪法与法律这个大原则,其次才是辖区民众的意愿。在具体运作上做到 :一是严格依法办事。任何形式的警务工作机制必须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才能得以健康运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开展各项警务活动中必须依法用权 ;二是自觉遵从民意。能作为警务工作导向的民意,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就要求在搜集与听取民意时要注意这方面的要求 ;三是全面推广规范化警务。规范化的警务运行机制不仅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保障,也是广大民众的意愿,更是法治的必然要求。因此,公安机关应当以不断完善的机制来规范各种警务行为。

猜你喜欢

工作机制民意警务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务专用手机ZD-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