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简·奥斯丁》与《傲慢与偏见》的爱情观对比
2012-05-14郑璇
摘要:电影《成为简·奥斯丁》讲述了简·奥斯丁的爱情旅程以及最终成为文学巨匠的艰苦历程。几个世纪以来,奥斯丁的爱情婚姻观念一直都为人所津津乐道,而她的爱情观的形成或许与她的个人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本文将电影《成为简·奥斯丁》和《傲慢与偏见》中表现的几种爱情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探讨她的爱情婚姻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简·奥斯丁;爱情观;《成为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电影《成为简·奥斯丁》是根据简·奥斯丁的生平改编的一部电影,主要通过讲述简·奥斯丁年轻时和汤姆·勒弗洛伊的恋爱故事展现出简·奥斯丁一生对爱和文学创作的执着。《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刻画了几种不同的爱情和婚姻关系,反映出作者本人的爱情婚姻观。将以上两者所呈现的几种爱情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类似之处。
一、婚姻与爱情
在电影《成为简·奥斯丁》开场的5分钟内,我们看到了两对情侣,其中一对就是简·奥斯丁的父母。显然,尽管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却仍然十分甜蜜。随着影片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了解到他们的婚姻:原来,奥斯丁父母的婚姻并不是源自父母之命,而是出于爱情。他们无视自己父母的反对和现实因素,义无反顾地结了婚,捍卫了他们的爱情。可是,当奥斯丁的母亲无奈地说道“Affection is desirable, money is absolutely indispensible!(爱情是令人向往的,但金钱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时,我们都觉得万分心酸。因此在处理他们女儿的婚事了,奥斯丁的母亲强烈反对不顾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自由恋爱,她不希望她的女儿们会和她一样,需要“亲手挖一辈子的土豆”。
在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父母也是一见钟情,轻率地结了婚。班纳特先生是位乡村绅士,班纳特夫人是一位律师的女儿。班纳特先生对其夫人的爱情是一时冲动的结果。他们的爱情即使有,也是短暂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婚后不久,班纳特先生就发现自己竟然娶了一个智力缺乏而又心胸狭窄的女人, 她与自己在性格、品位和爱好等方面都格格不入,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更是无从谈起。班纳特先生除了偶尔拿太太的愚昧无知开开玩笑之外,就只有隐居书房,沉溺于谐谑之中。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奥斯丁夫妇和班纳特夫妇的婚姻惊人的相似,但奥斯丁夫妇或许更加幸运,因为他们的爱情并没有被现实消磨殆尽,而班纳特夫妇的婚姻则只剩一个空壳。由此证明,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不考虑经济、地位等其他因素的轻率的爱情和婚姻是难以有幸福可言的。
二、理智与爱情
在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中, 最让人心醉又心碎的一段爱情莫过于简和汤姆。影片中的简·奥斯丁是一个自信、独立、自主甚至有点自负的女人。她崇尚自由,自由追逐爱情,但是却又很现实和理智地看待问题,爱情不是全部,稳固的家庭资本也同样重要。我们看她和汤姆从相斥到相知相爱,终于决定放弃一切相携私奔,心和她手中的行李箱一样晃荡不已。而这时镜头向远方拉去,汤姆正微笑地等在那里,目光坚定。再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因为在最需要意乱情迷的时候奥斯丁的理智终于跳脱出来,硬生生地掐断了他们的未来。人们常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都是零。而像奥斯丁那样仍在爱情中保持理智,冷静清晰地分析利害关系,实在是让人心疼。影片中,当奥斯丁毅然跨上回家的马车,眼睁睁望着汤姆的身影在车窗中变得越来越小,她是如此痛苦,连流泪的力气都不再有。但我们知道,她一直以来都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她没有失去自由的灵魂,没有成为平庸的家庭主妇,更没有将自己的写作才华埋没在琐碎的生活里——从这点看来,这段感情的无疾而终又是值得人庆幸的。后来,她以自己的故事为蓝本,写出了令世人惊叹的《傲慢与偏见》,女主角伊丽莎白虽然贫穷但富有思想和主见,而男主人公达西成了富有而沉稳的贵公子,小说中的自己不再被贫穷和世俗所阻碍,终于能守得一份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享有童话般幸福的结局。
《成为简·奥斯丁》中另一段令人扼腕的感情即是奥斯丁的姐姐卡桑德拉及其未婚夫福尔的故事。他们两情相悦,又门当户对,与当时的婚姻标准相比较起来简直是最完美的结合。但很可惜,福尔为了赚取他们的结婚费用在随远征军队去往法国的时候死于黄热病,使两人的爱情终结于一声叹息。我们可以将他们与《傲慢与偏见》中简和彬格莱一对进行对比。他们的结合都是当时婚姻中的理想状态:既有雄厚的感情基础,又没有经济上的太大负担。当然,若要细究其差别,卡桑德拉的未婚夫虽然并不有钱,但足以负担一段美满的姻缘了;而简和彬格莱在门第上虽然并不是完全相称,但他们的爱情也已经深厚到足以克服这一问题带来的困难了。这样看他们的结局,幸福应当是十分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还是不幸,最终福尔先生就那么仓促地去世了,留下了终身未嫁的卡桑德拉一辈子都只能在缅怀中度过。由此看来,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为简和彬格莱设定的美好结局,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寄托着对她姐姐的美好祝愿。
三、现实与爱情
《傲慢与偏见》开篇第一句话就说:“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有钱的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句话清楚且讽刺地表明了当时的中产阶级婚恋观:结婚的第一前提条件便是门当户对,或者再说的直白点,便是财产。而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对于那些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又没有丰厚财产的年轻女性来说,除了结婚几乎就没有别的出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中奥斯丁的母亲千方百计地想将简嫁给当地声名显赫的威斯利先生时,在她面前念叨的一直都是他的富裕背景。这在当时,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值得人那么费心费力地去争取。但是奥斯丁拒绝了,她并不认同这种靠金钱和门户维持的婚姻,在《傲慢与偏见》中,她也通过柯林斯和夏洛蒂这一对人物表达了她自己对当时婚姻礼教的讽刺。
毫无疑问,柯林斯和夏洛蒂的结合没有感情基础,完全是出于对婚姻的需要: 在柯林斯看来,婚姻是否有爱情作基础并不重要,他想结婚只不过是为了追求世俗的认可与婚姻外在形式的完满;而对于夏洛蒂来说,“结婚是她一贯的目标,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过相当教育的青年女子,总是把结婚当作仅有的一条体面的退路。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叫人幸福, 但总算给她自己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日后可以不致挨冻受饥。她现在就获得这样一个储藏室了”。而夏洛蒂的家人对待这桩婚姻的态度也同样是世俗功利的: 她的父母为能得到朗伯恩的财产并有希望觐见皇帝而兴奋, 几个妹妹为能够提早获得社交的机会而高兴, 她的兄弟则为姐姐终于不用做老处女而感到庆幸。从《傲慢与偏见》的对这段婚姻的描写来看,经济基础充当了其必要成分, 揭开其表面的伪装,我们所看到的便是现实而又丑恶的资本主义的现实。很明显,奥斯丁对于这样一种婚姻观也是极力反对的。
爱情,真的是有千百种样子的,而伊丽莎白与达西以及简与彬格莱的结合无疑是奥斯丁最为推崇的爱情及婚姻模式。简·奥斯丁以其个人的疼痛经历为基础,形成了先进实际的爱情婚姻观,并以她的笔作为媒介展示给世人:爱情并不只是情欲,上升到精神层面的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理智、感情与道德。同样,爱情也不是达成婚姻的绝对条件,财产也不是决定婚姻的终极原因,幸福的婚姻不但要以爱情为基础,还需要适当的金钱和物质作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雨.从《傲慢与偏见》谈简·奥斯丁的婚姻观[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4).
[2]张克静.《成为简·奥斯丁》:浅谈简·奥斯丁的爱情观与文学创作[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08(11).
作者简介:
郑璇,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