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刍议

2012-05-14陈丹华

卷宗 2012年10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

陈丹华

摘要: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必须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要逐步拓展服务对象,由校内服务延伸到校外服务;要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使传统服务和现代化服务并驾齐驱。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服务对象;服务手段

服务创新是高校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其一,这是高校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美国图书馆前任主席Gorman有句名言:“图书馆事业是由服务来定义的。”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也无一例外。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图书馆与校外信息需求者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为本校师生的教育科研服务外,理所当然地也要尽力搞好对外服务,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二,是提高人们文化精神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由于物质的逐渐丰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随着发生变化,享受生活成为时代命题。其中轻松、便捷地获取知识、信息,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普遍愿望。

1 拓展服务对象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课题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心脏”,它为本校师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从而促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这是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本职职能。笔者认为,即使这样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但还不能说尽善尽美,它的潜能挖掘还远远不够,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还不是很紧密。其原因之一,是受服务对象的局限。拓展服务对象,早就应当提到高校图书馆的议事日程。笔者认为,可先行拓展三方面的服务对象。

1.1为企业负责人及其科技人员提供服务

通过向企业通过知识、信息资料,将高校图书馆“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加速知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当前,对企业开展服务显得尤为紧迫。因为我国正从规模扩张主导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转入结构调整和质量效益主导的经济平稳增长期,特别需要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各种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应以自身优势,满足企业之所需。笔者从调查中获悉,广东省为了引导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设定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专门列明了体现转型升级的具体指标,明确2012年广东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要分别达到48.5%和22%,研究和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1.95%。高校图书馆对企业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中可见一斑。

高校图书馆将企业列为服务对象是带有革命性的一步。这一步走好了,以后的步子会更大、更快、更坚实。当然,我们需要逐步探索,不断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起步阶段要深入调查研究,着重弄清企业的状况及其需求,逐户建立档案和落实双向联系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制定出高校图书馆对企业开放的办法和相关规定。可以约请企业的主管部门介入,做好联络和协调工作。

1.2校友借阅零门槛

高等学校的校友在校期间享受到学校图书馆的各项服务。毕业后,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有的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的是行业的中坚,有的是地区的精英,高校图书馆对他们开放是拓展服务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益处甚多。一是有利于激发校友的母校情结。对母校,对母校图书馆,校友本来就满怀感激,离校后尚能继续享受母校图书馆的服务,他们的感恩情愫就会更为浓烈。二是有利于校友素质的继续提升。高校图书馆对校友开放,增加了校友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方便了他们的学习、科研以及相关工作,是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三是有利于校友和图书馆主动实现双赢。图书馆在满足校友需求的同时,可从校友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和掌握世界特别是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采取积极措施,紧密结合实际,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对校友开放,有一系列工作要做。校友人数众多,情况各异,首先要搞好调查研究,摸清基本情况,逐个录入其个人信息,保存。其次要力争双向互动,凡是能联络上的,图书馆应主动联络,再次要向校友通报本校图书馆为他们服务的信息,宣传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与业绩,公布有关对校友开放的规章制度等。

2 增加服务内容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覆盖高校图书馆。只有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高校图书馆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除了拓展服务对象,必须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因为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求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精神生活,而便捷、轻松地获取知识信息就是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通过提供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优质服务,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这个划时代的愿望。笔者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根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哲理辨析,结合图书馆的现状筛选,认为有些服务项目可普遍推广。

2.1对特殊读者提供特殊服务

本文所指的“特殊读者”主要是两类群体:一是高校图书馆对外部分开放后的企业负责人及其科研人员;二是本校离退休的教授、专家学者。所谓的“特殊服务”并非搞“特殊化”,只是承认服务对象的差别采取的相应方式,与均等化服务并无抵触。

(1) 企业负责人及其科研人员。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急需专业文选资源尤其是最新的科技信息。高校图书馆应按照企业的需求,从速与企业联系,利用本馆检索方便、更新极快、信息量大的电子资源优势,与企业有关人员一道,经过检索、筛选,选取相关的国内外重要文献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信息。高校图书馆要积极主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出更先进,科技含量更高的新产品。对企业来馆人员与本校读者一视同仁,并享受文献传递等多方面的优先权。如企业借助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料或相关信息研发新产品,图书馆可将其收存数据库。图书馆与企业对文献资料的应用都以不侵犯知识产权为前提。

(2) 本校离退休教授、专家学者。由于自然规律或疾病影响,学校离退休教授、专家学者的体质普遍较差。然而这类特殊群体学富五车,往往“老骥伏枥”,退而不休。高校图书馆对他们提供特殊服务是理所当然的。在图书馆内可设离退休教授专家阅览室,提供检索、查阅打印、电传等一系列优质服务,并供应茶水,方便老教授、老专家们集中精力完成于图书馆有关的阅览、研究等专业性工作。对部分因体力不支等因素不方便到图书馆的,图书馆可派工作人员送书上门,或将他们所需的文献资料发给其电脑“客户端”。图书馆要经常征求他们对本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2.2 可设以“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图书馆论坛

论坛重点探讨高等教育实现培育人才的长期目标同教育科研服务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高等教育如何紧密联系实际、与社会生产活动有机结合,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在服务中求发展等学校师生、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论坛既要富有图书馆的特点、体现图书馆的优势,又要跳出图书馆,高视点、多角度审视、剖析高等教育的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回答钱学森先生提出的“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伟人科学家”的问题,寻找高等学校“革自己的命”的突破口。论坛可由某个高校图书馆单独主办,也可由同城几个高校图书馆联办。

论坛每半年或一年举行一次活动,每次活动的内容应有所侧重。论坛的参加者有高校师生代表,企业负责人及其研发人员代表,党政机关领导人员代表,特邀的教授、专家学者等。论坛的发言人采取校内外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办法选定。每期论坛1-2天,并编印论坛简报和论文汇编。主办单位要及时从中选取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最新观点、最新成果,集成“创新发展信息”发至有关部门和单位,以供借鉴和参考。

高校图书馆举办“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有很多工作要做,具体操作中也会遇到不少困难,但笔者认为是有可行性的。一是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众多的人脉资源;二是党政部门有发展经济的决策需求;三是企业有转型升级的科研、信息需求;四是有国家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机遇。

结语

时代呼唤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唯有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方能彰显生机和活力。通过服务创新,加速知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配合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向企业开放是迈出带有革命性的重要一步,是高等教育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开创性举措。无论是拓展服务对象,还是优化服务措施,都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实践证明,高等学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是切实可行的。利用电子数字网络等现代化科技,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为读者轻松、便捷获取知识信息开辟了新天地,千百年来学习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学习将成为人生的需要和享受。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纲要” 新华每日电讯 2012.2.16

[2]陈杏,《决策内参》二十年春秋省思 图书馆论坛 2011(1)55-58

[3]吴曙光,没过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 图书馆建设,2011(8)69-71

[4]李龙,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建设,2011(6)63-66

[5]李晓辉,浅议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化和完善 图书馆论坛,2011(6)39-41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高校图书馆
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互联网+”的业扩双向服务研究与探索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