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写法”英语教学理论探究

2012-05-14肖腾

卷宗 201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肖腾

摘要:英语“听写法”教学在英语教学当中有一定的应用,但是在中学英语教学还没有广泛应用,本问针对“听写法”教学理论,进行一定的理论研究探索,并且找出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听写法;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听写法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对中学生的听写研究资料并不多。调查发现,农村高中生听力理解能力普遍较差,“讲单词、放录音、对答案”,还是很多教师课堂上所采用的老旧的听力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耗时低效,已不适应当前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本文探究听写法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1. 国外研究成果

对于听力教学理论,许多研究者已经进行了研究。有的从听力与视觉角度讨论听力理解,如Herron等人 (1998: 237-247)以语法初学者为研究对象,证明提前组织有一定的价值,但并非十分有益;Ginther (2002)对视觉支持是否有助与听力理解的研究表明,有关内容的视觉支持略微高于微机对话的理解,而有关背景的视觉支持则降低了理解。该种理论得到Herron(1998)等研究者的支持。

有的从心理机制入手研究听力理解过程。如Long(1990:65-80)证明图式活动与理解之间的关系。Tsui 和Fulliove(1998:432-451)设法调查自下而上的处理模式,证明图式与预测相符,他们得出结论:听力水平较弱的学生在开始时可能会得益于情景的支持。Segalovwitz 和Segalowita(1993:53-67)坚持识别词汇技能,也就是流利的自下而上的处理能力,对听力的理解至关重要的。

有的研究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如Meccarty(2000:81-101)发现二语学习者语法知识和词汇与听力理解关系密切。Goh(2002)和Rost(2002) 认为,听力教学中应该训练学习者知觉技能,来提高单词的识别能力。Lynch(1998:3-19)、Harley(2000)和Field(2003:325-334)等人,分别从重音、语调、停顿研究词汇方面对听力理解的影响。Hulstijn(2003:324-357)采用“六步学习法”来训练识别单词的能力。Goh、Field(2001) 和Vandergrift(2003:463-496)等人,根据OMally 和Chamot(1900)的研究成果,提出元认知策略对听力理解的成功发挥重大的作用。

国外学者较早开始听写教学的研究。听写用于语言的学习已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专家学者对其褒贬不一。2O世纪60年代末和70 年代初,以 Lado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听写既不能测试单词的顺序,也不能直接完全地测试语音和听力理解 ,这样就有了“分离式测试(Discrete point test)”,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多项选择题阅读理解;听写中混杂了听和写,两者不能直接测量,因而不能准确、直接 、充分地反映受试者的真实语言水平(Lado,1961),听写一度失宠. 然而,20世纪 7O年代末,听写在语言测试和教学中的地位被重新认识,许多语言学家对其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Oller(1979)在整体语言能力假说(Unitary Competence Hypothesis)”,以及与之相应的综合性考试又给了听写以立足之处。Cohen(1980:110)认为听写是一种传统的学习和测试方法,他用听写检查学生母语或其他语言的拼写能力。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听写与其它更复杂更长的考试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Hugues, 1989)。Ong(1977:2)认为听写在语法结构和写作方面对学生有作用。而 Barnard(1999)则特别强调了听写在训练学生正确书写以及短期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 。

Rost(2001:10)把听力困难归纳为五个方面“听力困难不仅在于语音、语法、词汇等层面上,而且还在于听力内容的信息组合和概念呈现上。其他导致理解困难的原因还包括省略语的使用和对说话者意图的把握等……任何对话都可能有这些问题的积累和综合,最后陷入误解和失败。”

2. 国内研究成果

在我国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把听写作为一种语言水平测试的手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胡郑辉(1996)针对通过做考卷当中标准听写练习,运用老师念或者听录音的教学方式,就是所谓的 “感性教法”。针对“唯听论”容易造成“恐听症”,他提出听写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实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高晓芳(1998)在Dictogloss—寓语法教学于听说之中文章中提出正常语速听写能够是交际活动中注重提高学习者语法准确性的教学活动形式。

何自然(2004:6)认为“听写法”是外语学习方法论或外语教学中逆向思维的表现。但是目前在国内,“听写法”却尚未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普重视,也没有大力去推广。实际上,“听写法 ”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早就存在于语言教学中。何自然在谈到他本人学习外语的经历时说:“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听力和听写技能,我便设想用听写法来以写促听……靠着这样‘另类的训练,我当时的听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并在听力得到增强的同时,拼写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语音语调也同时得到了改进。”何自然大量的实践证明,“听写法”对于提高听力和英语综合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从分类学角度看,听写的方式丰富多样,诸如标准听写、部分听写、干扰听写、作文听写、复合式听写(孔燕平等,2002)。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先后采取了不少听写方式。譬如,1997年起增加了“Spot Dictation”和“Compound Dictation”两项听写的新题型,2006年开始,设计“Compound Dictation”题型,成为一项固定的测试项目。

3. 从国内听写研究看,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考试中,用听写测试学习者综合水平相当普遍,但在关于高中英语听写教学的研究比较少。其次,如何通过听写教学激发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探讨这方面的文献不多。再次,学界就如何指导中学英语教师、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师,有效地使用听写方法开展教学,这方面问题关注的不够。■

参考文献

[1]Barnard, J. 1999, Early expectations of Dryden's translation of Virgil (1697) On the Continent [J]. 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 Vol.1999(50):196-203.

[2]Harrson,A.A. 1983. A language Testing handbook [M] .Macmillan Press.

[3]Long,D.R. 1990.What you dont know cant help you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Vol. 12(1):65-80

[4]Oller.J.W.Jr. 1979.Language Tests at School [M]. 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

[5]Oxford,R. 1993. Research update on teaching L2 listening [J]. System, Vol. 22 (20): 205-211.

[6]Ong, K. A..1977. Dictation as a technique for teaching composition [J]. RELC Joumal ,Vol. 8 (2):

[7]Swain,M. 1985.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2ment[A].

[8]Underwood, 1989.Teaching listening [M] London:Longman.

[9]Wajnryb, R. 1990.Grammar Dicta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晓芳[GaoXiaofang],1998, Dictogloss—寓语法教学于听说之中[J],《外语届》。

[11]何自然[He Ziran],2004,论外语教学的逆向思维 [J ],《外语界》。

[12]胡郑辉[Hu Zhenhui],2006,英语学习策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3]孔燕平,聂建中[Sun Yanping, Nie Jianzhong], 2002,CET 复合式听写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 《外语界》。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合作学习理论框架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
吉尔吉斯斯坦《福乐智慧》研究成果评述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获ICID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