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彩
2012-05-14黄海龙
黄海龙
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将传统教学技术与现代教学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它不仅形象直观,而且信息传递率高;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寻求者。此外,多媒体技术还能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为中学语文课堂增彩,不仅有利于优化语文课堂结构,而且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只有对所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激活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和自觉地参与听说训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图、文相结合的优势,打破时空限制,贯通古今中外,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动静与虚实相结合,联想与想象交相辉映,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配有图画和朗读的录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直观地感受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既避免了因教师的过多讲述而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可以通过动态演示,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它能充分、有效地把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轻松突破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如《看云识天气》这篇科普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各种云的形态,但是由于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气象名词比较生疏,他们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掌握。于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不同云的形态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并配上简要的文字介绍,让学生先对每种云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然后再回归课文,重新阅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课文中的抽象知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系统,形成良好的形象思维。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学生会接触到大量形象的语言描绘,但形象的描绘并不能使学生形成直观的感受。而通过运用声形兼备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形象的世界里,使他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丰富,所以他们不能准确地体会作者表达出的乡愁,也不能理解诗中蕴含的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更不能准确地把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关键词的意象理解。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分别展示母子分别、夫妻离别、母子死别、游子与大陆分离这四幅画面,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讲述自己对这四幅画面的理解,引导学生进入诗人再现的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领悟诗歌所迸发出来的感情。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语文教学资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料,拓宽语文教学内容。但是,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所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为了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整合相关的资源,把课堂拓展到课外。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文化”这个词的含义。于是,笔者借助互联网,查找与“文化”有关的一些图片和文字等资料;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查找到的关于北京胡同的资料,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地了解“文化”,了解北京胡同,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这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增长了他们的学识。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唐江红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