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向型生产企业 “用工荒”问题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2012-05-12林存文

台湾农业探索 2012年4期
关键词:用工荒技能型用工

林存文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1 外向型生产企业的 “用工荒”现象的产生及原因分析

2004年,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的外向型生产企业相继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现象,这种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及城镇化发展而出现的,个别地区个别行业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加却又招不到人的奇怪现象,称之为 “用工荒”,即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市场的需求出现了短缺[1]。受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我国东南沿海许多中小外向型生产企业或经营困难或濒于倒闭,大量的农民工被迫裁员返乡。而随着经济的回暖,企业经营逐渐复苏,用工需求也逐渐回升,但由于种种原因,返乡的农民工有很多人却不愿再回来务工,由此,珠三角、长三角及福建等东部沿海城市再次爆发了 “用工荒”。此轮的用工荒出现一些新特点:缺工地区从东部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缺工类型从以往单纯的技工短缺向普工、技工双短缺转变;缺工行业从制造业向餐饮、批发、零售及洗车美容等服务业扩散;缺工持续的时间也比往常更长,从2009年爆发至2012年仍在延续[2]。究其原因,大体可从用工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分析。从用工需求的角度看,经济回暖,企业经营复苏,用工需求集中上升,这成了用工荒的最直接原因。而这些年我国中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行,许多沿海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富士康等向中西部转移,加剧了同沿海的用工争夺,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在沿海和内地同时出现用工荒的主要原因。从用工供给的角度看,一方面受到人口红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在下降,另一方面我国的劳动力结构也正出现着重大的变化。80后、90后等新生代农民工正成为中坚力量,而老一代农民工正在退出舞台,新一代农民工的务工诉求更为多样化和高标准化,对从事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发展前景不大的重复性体力劳动意愿不强,这就是普工荒与技工荒交替出现的主要原因。此外,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大量外向型生产企业向中西部发展,这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足不出户便能获得工作机会和待遇,比起沿海城市几十年不变的工资待遇,当地务工还可以兼顾家庭,自然更有吸引力。

2 外向型生产企业用工荒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反差分析

当前外向型生产企业的用工需求有很大的缺口,理论上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机构,所培养的学生应该能解决企业的技工荒,但事实却非如此。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并存,许多地方的大学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起薪已经等于甚至低于农民工的工资,而适合农民工的工作却不适合大学生,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大学生就业观点落后已经不能解决问题,这一反差背后的根本症结其实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健全。

首先,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结构来看,近几年高职院校扩招很快,一方面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下,另一方面也相应带来了教育质量的下滑,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企业要求不匹配,培养的人才素质技能与市场实际需求偏差甚大。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201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分别为495万、559万、611万和631万人。而据麦可思研究院出版的蓝皮书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同期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全国总体就业率分别为87.5%、85.5%、86.6%和 89.6%,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 (88.1%)比2009届(85.2%)只上升了2.9个百分点。而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2012年将达到680万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也不容乐观。从专业对口率看,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9%,比2009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08届的61%。高职高专对口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 (86%),其次是土建大类 (81%),最低的为法律大类 (33%)。从职业期待与离职率的角度看,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其中有36%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有22%的人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此外,有44%高职高专毕业生因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偏差。

其次,从产业结构来看,用工荒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电器制造、服装制鞋、机械加工等低端制造业,他们需要的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动漫创意产业等行业,在国际上还没有成熟,还没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用工需求不足,这导致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就业困难。

再次,从劳动力市场结构来看,按照劳动力供给主体不同,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农民工市场和大学生市场。就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来说,城市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要明显高于农村进城务工的劳动力。这就不难理解大多数从事低端加工制造的外向型企业要雇佣大量廉价的农民工以降低成本。而对于受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前期资本投入多、成本高,因此,其对工作收入的预期也会比较高,对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的要求也自然要比农民工高很多,这自然就导致了适合农民工市场的高需求的工作岗位吸引不到大学生,而适合大学生市场的工作岗位却又需求不足的一种 “怪现象”。

最后,从用工方岗位需求的结构来看,不少企业需求比较大的是那些掌握熟练技能的技工,而这恰恰是目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所不具备的。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尽管定位于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沿袭了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虽然很多高校也正逐渐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但与企业生产实际还是相差甚远,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仍无法达到企业的现实要求。

3 “用工荒”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外向型生产企业的用工荒带有普遍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的行业和工种中出现了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而出现的劳动力缺乏,用工荒不仅表现在普工的缺乏,更表现在技工尤其是熟练的高级技工的缺乏。这一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不完善所致,但与此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立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3.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如前文所述,劳动力市场分为农民工市场和大学生市场,当前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出现过剩,一个出现短缺,因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应对劳动力市场进行重新整合划分,可以将原来的2个市场划分为3个市场,在大学生市场和农民工市场中找到交叉点,单独归类,比如分为高端的大学生市场、中端的技术工人管理市场和低端农民工市场(图1)。这样,中端的大学生市场就可以跟农民工市场进行互补,从而解决劳动力市场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图1 劳动力市场的重新整合划分

而对中端的大学生市场的界定,须对高职学生进行细化定位。1999年底,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作出如下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育部制定的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把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而技能型人才与传统的技术型人才是有所区别的,技术型人才主要是指 “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4],如工程建设中的现场施工工人等,相当于普通的技工类型。而技能型人才也成操作型人才,虽然也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但他们更强调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及必要的专业知识,他们与技术型人才的区别在于主要依靠操作技能进行工作,相当于高级技工或技师类型。两者有重叠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两者都应该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若仅仅把高职教育定位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是不全面的,也容易造成高职人才定位上的缺失。因此,若把高职教育人才划分为高技能型人才和高技术型人才,则其中的高技术型人才将更适合于上述的 “中端技术工人管理市场”这一定位,这样将能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市场与农民工就业市场的衔接问题。

3.2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综上所述,外向型生产企业的用工荒问题要求人才的培养方案应该更具有市场性和针对性,要使得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接、与市场对接、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对接。

3.2.1 专业与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高职教育是直接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其人才培养的本质在于对劳动者就业素质的培养,因此,在高职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摒弃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开设更适应社会需求,更具有职业性,更直接面向职业要求的专业和课程。课程设置与就业直接挂钩,就业所要求的职业能力直接体现到人才培养计划中,这样才能确保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培养适合企业需求,毕业即能就业的合格人才。

3.2.2 教材选用与编写的市场性和操作性 教材是教学的工具,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因此,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在教材选用和编写方面,应该更侧重其市场性和操作性,应突出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特点,按照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过程,以项目带动理论教学,学做结合,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2.3 部分教学过程培训化和双证化 高职教育侧重实践教学,高职毕业的学生比起本科生而言,动手能力会更强些,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还是同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无法做到无缝衔接,毕业即能上岗的情况。因此,可以借鉴社会上课程培训的方法,通过学时缩短,集中排课等教学安排,让部分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实现教学培训化,在集中的时间内,让学生边学边练,理论与实践结合,并根据各种专业证书考试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强化培训,培训学时结束,可校内颁发合格岗位证书和要求学生参加社会专业证书考试的形式来进行考核。此外,可以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一些热门的课程或者企业有需要的课程,可以协助企业对新人进行培训,特别是针对零基础的新上岗农民工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缓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提升农民工的素质,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手段建立更紧密的校企合作,为学生顺利就业及实习打通道路。

3.3 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就高职人才培养而言,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是高职教育的灵魂,因此,把握好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3.3.1 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校内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实践基地除传统的小组讨论、案例演示、情景表演等课堂实践活动外,更应该注重校内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如实训车间、实训软件室,以及校办实训模拟公司等模式,这些模式的运用将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企业运行情景之中,通过真实工作流程的模拟和操作,达到实践技能和岗位技能的提升,实现与企业工作环境的无缝对接。此外,校内实训车间、实训公司也可面向社会,承揽社会求职人员的岗前培训、入职培训等培训,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一方面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加强同企业同社会人员的接触,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反过来也可以促进校内的课堂教学。

3.3.2 着重加强校内第二实践课堂的管理和引导

校内第二实践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以外的各种课余活动的综合,包括各项学生社团、勤工俭学、各种比赛活动等。校内第二实践课堂如果引导和管理得当,将可以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和锻炼实践能力的很好的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专业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管理,积极介入学生比赛,通过对学生各种比赛的指导、培训、讲评、奖励等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3.3 拓展更紧密的校企合作,打造实质性的校外实习课堂 当前,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的 “合作”实际上都流于形式,象征意义往往大过实际的意义,使得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应该由地方政府牵头,在政策引导下,组织建立由地方政府、企业协会、实习企业及各类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共同创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校企综合人才培养基地,建立校企实训基地数据库,各高校各企业共享资源,这样有助于企业缓解用工的需求,也有助于高校学生的实践实习,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可以说是一种多方共赢的创新举措。

[1]郭新华,伍再华 .中国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J].经济与管理,2005,19 (1):17-18.

[2]蒲实,郁建兴,薛圣白 .当前 “用工荒 ”的特征、成因及对策建议 [J].行政管理改革,2010 (4):20-21.

[3]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3-52.

[4]匡瑛,石伟平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从 “技术应用性人才”到 “高技能人才”[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21-23.

猜你喜欢

用工荒技能型用工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政企联手应对“用工荒”困境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