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文化需求的代际差异及对策

2012-02-15吴焱军

台湾农业探索 2012年4期
关键词:代际新生代农民工

吴焱军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42亿[1],成为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权益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均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近年来,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中央领导多次批示,要求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随着2011年9月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的发布,政府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门的部署。虽然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的政策措施上取得了不小成效,但是农民工的文化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体制不顺、保障不力、针对性不强等,落实农民工文化权益也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缺乏制度性保障[2],农民工用辛勤汗水创造着城市物质繁华的同时,还要经受着城市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文化寂寞。同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 “80后”甚至 “9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异军突起,农民工的内部结构出现了分化,代际差异性对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从代际视角下来分析农民工文化需求就显得尤为迫切。

1 农民工文化生活供需现状

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相当贫乏[3]。“上班干活,下班睡觉”,这是目前很多农民工的生活写照[4]。据全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课题组的实证调查表明:农民工参与的文化活动依次为看电视(59.7%)、睡觉 (43.3%)、聊天 (41.4%)、读书看 报 (36.7%)、 上 网 (26.6%)、 听 收 音 机(21.9%)、打牌 (18.5%)、看电影 (11.8%)[5]。相比过去,农民工文化生活丰富了许多,但是离他们的实际需求仍然有很大差距。农民工文化需求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休闲设施缺失

休闲设施缺失可以分为休闲设施的具体缺失和精神缺失,具体缺失是指部分农民工居住在城市最为落后的地区,缺乏像图书馆、电影院、体育馆甚至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而精神缺失是指即使农民工生活的社区存在相关文化设施,但由于受户籍、身份地位的限制,要么不符合条件参与,要么自身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参与。休闲设施的缺失导致农民工参与社区文体活动少、使用社区文化设施少、社区文化参与的自主性低。

1.2 时间和消费能力的不足

众所周知,工作时间占据了农民工生活的绝大部分,下班时他们已相当的疲倦,并且鲜有假期,这样农民工很少会有时间参与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即使农民工存在闲暇时间也会因为囊中羞涩而扼杀培养相关文化兴趣的念头。

1.3 城乡之间的文化隔阂

农民工在主观心态上对城市普遍存在过客心理,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对城市文化缺乏认同感,权利义务观念淡漠,缺乏对城市的热爱和责任感,进而与这个城市以及城市中的市民产生一种疏离感。而这种观念淡漠、责任感、认同感缺乏、疏离感强的心理正是农民工无法真正体验城市文化的根本原因。

2 农民工的代际差异比较

进入21世纪,农民工代际分化越发突显出来。关于代际的划分,学术界根据其成长背景和社会阅历的不同,普遍划分的标准是把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称之为第二代农民工[6-7]。本文对新生代的界定仍然用年龄作为划分的标准,即新生代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而与之相对照的是第一代农民工。农民工内部结构的变化使得他们在各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不考虑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已经不能够反映出农民工群体的真实问题,从代际差异来分析农民工问题成为研究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至此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民工的代际分化做了相应的研究,例如王春光认为新生代已是农民工群体中的主体,并且表现出强烈的在城市定居的愿望[6];杨菊华通过介绍两代农民工内部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指出代际特征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深远影响等[8]。根据代际差异的相关研究,两代农民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差异:

2.1 个体特征方面的差异

之所以划分为两代农民工,最大的依据就是年龄上的差别。第一代农民工大多是出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初期涌入城市打工的农民,而以80后,甚至90后为主体的第二代农民工与之一般相差20岁左右,第一代农民工可以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父辈。第一代农民工在外流动时间比新生代农民工长,其流动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民工的外出经验。两代农民工的婚姻状况也存在着差异,第一代农民工基本为已婚,而新生代农民工已婚比例较之于第一代农民工已大大地降低。此外,不同年代背景下出生的农民工,在不同的年代背景下外出打工,决定了其外出打工的目的并不一致。第一代农民工大多为家庭的中流砥柱,主要经济来源,其肩上扛着赡养父母和抚养孩子的重任,其外出打工的最主要目的是养家糊口。而新生代农民工虽然经济目的固然存在,但个人发展、婚姻及其他个人原因也占一定的份额。不同的出生年代、流动时间、婚姻状况及其打工目的对两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文化程度差异

第一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小学及以下,而新生代农民工多为高中、大专,甚至大学,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年限比第一代农民工高出3~5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使得其价值观、对问题的看法及其对社会的认识与第一代农民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到包括文化需求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

2.3 收益差异

收益差异包括农民工的就业差异、收入差异及在城市社区地位的差异等。两代农民工虽然都处于城市劳动力就业市场底层,但第一代农民工更多的是从事建筑业、制造业、养殖业,而新生代农民工集中的行业是服务行业和制造业。关于两代农民工收入,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工作年限较短,其收入低于第一代农民工,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工资收入也会相应的提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两代农民工收入都不高。两代农民工在城市社区的地位差异受农民工职业及其行为举止的影响,就业较好、收入较高、举止得当的农民工,社会地位会更高,而这一点新生代农民工似乎存在一定的优势。

2.4 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差异

两代农民工受自身差异的影响,在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上存在一定差异。第一代农民工受农村形成的思想文化较深,对文化的认同更偏向于传统文化,融入城市的流行文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也有一定的困难;而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更高,就业更为自主并更有发展空间,注重社会公平,也更有维权意识,其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和能力更强。

3 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对文化需求的影响

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决定了其在文化活动上必然存在着差异。一般而言,第一代农民工的闲暇活动方式较为 “传统”,多为看电视、打麻将、读报纸与老乡或工友聊天等;而相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加倾向于 “现代”,休闲活动更为多姿多彩,除了看电视,他们还会经常光顾网吧、公园、卡拉ok等场所[9]。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对文化需求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休闲方式不同

两代农民工个体特征的差异决定了农民工在文化需求上必然存在差异。第一代农民工在行动和思想上比新生代农民工更为传统、保守。第一代农民工的文化活动更多的是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找老乡聊天以打发闲余时间,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娱乐方式除了看电视外,还喜欢听音乐、上网、运动、逛街观光等;闲暇时间第一代农民工一般会选择和伴侣或孩子一起度过,而新生代农民工会选择和同年伙伴朋友一起度过;第一代农民工与社区工友较熟悉,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喝酒,而第二代农民工会觉得社区外的世界更为充满诱惑,总是试图探个究竟;第一代农民工时常心系家人,打电话回家的次数更多,而第二代农民工会选择在网上或者和同事聊些新鲜事。

此外,有调查表明,在正规公司工作的农民工工余休闲方式远比非正规公司的农民工的休闲方式丰富。他们往往或多或少地去过影剧院,逛过公园和商场,同时参与企业文化、业务和安全知识学习的机会也多。而相比之下,一些非正规公司的农民工的工余消遣方式就要单调得多,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集中在玩扑克、打麻将、上街闲逛以及睡觉上,工余生活基本上处于无事可干的状态。农民工的收入差异对文化需求也会存在影响,收入丰富的农民工参与文化娱乐的几率高于收入低的农民工。

3.2 工作追求不同

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较为强烈,他们渴望能力的提升,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对知识、时事保持着很高的探知欲,继续学习意愿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而第一代农民工对自己的命运、工作基本已经习惯和接受,认为自己命运已经注定,缺乏进取精神,闲暇时间多会以消遣、打发时间的形式度过。

3.3 社会融入不同

两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和城市融入差异对文化需求也存在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他们的思想更接近于城市市民,定居城市的意愿也更为强烈,城市里时尚流行的生活方式新生代农民工也十分钟爱,故此他们会选择与城市生活相近的生活方式以进一步获得城市的认可;而第一代农民工落叶归根思想较重,仍然会保留着流出地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他们对城市的生活方式不是去模仿,而更多是不适应,城市的文化生活他们也并非全部赞同。

4 农民工文化需求问题解决对策

《意见》明确指出建立 “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将农民工文化服务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0]。这一政策为解决农民工文化需求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要能够充分保障农民工对文化的获得。这要求政府和企业切实做好工作,如政府部门运用社区的平台,加强对文化工作的管理;企业发挥和凝聚社会力量,营造共同支持农民工文化需求的良好局面[10-11]。另一方面是在落实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同时,根据其代际差异,考虑两代农民工特殊的文化需求,尤其是那些正日益成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4.1 加强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农民工群体存在的结构差异,如年龄引发个人兴趣爱好及文娱活动方式的不同,加强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适合不同年龄段农民工的文化基础设施。例如为第一代农民工提供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艺如戏剧等的欣赏及置办加强身体锻炼方面的设备,而新生代农民工更喜欢网络方面的文娱活动以及向往城市那种罗曼蒂克式的享受,故相关的设施要充分的对其开放;建立适合第一代农民工可能会以家庭作为单元的文化消费模式,如全家游等;对工作年限不长,城市文化认识尚不够深入的新生代农民工,加大对城市文化的宣传,增强其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创造条件鼓励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市民通婚,降低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的门槛。

4.2 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农民工从总体上说,文化程度不高,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内容的对路,有针对性地鼓励第一代农民工学习,倡导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同时为那些希望获得更多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创造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提供相关方面的渠道和设施,创办提高农民工技能的学习场所,如建立农民工技能大学,传授关于城市及农村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加强对农民工能力的考核,对成绩合格者发放文凭及发放技能证书,以刺激其不断学习。

4.3 营造良好的就业和工作环境

农民工受二元劳动力市场及人力资本的制约造成就业环境差,工作累、工资低等问题,但在目前不能够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应加大宣传劳动光荣、职业无贵贱精神,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农民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踏实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收入。农民工应不断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政府、企业为其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应以福利的形式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补贴两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如举办员工晚会,提供电影券等,鉴于农民工收入低,可以针对农民工,降低其文化消费的价格,尤其是家庭负担较重的第一代农民工,政府、企业更应该提供相应的补贴。

4.4 完善和改革相关制度

进行必要的户籍等相关制度改革,促进打算在城市定居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12],给予他们自由公平的选择权利。既要理解农民工不一致的定居意愿,也要注意其融入城市长期性;树立农民工 “城乡一家”的观念,提升其城市责任感及凝聚力,加强城市主人翁精神建设,对城市社会做出贡献的农民工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发农民工的社会认同。

[1]国家统计局网站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2011-04-28] .http://www.stats.gov.cn/zgrkpc/dlc/yw/t20110428_402722384.htm.

[2]中国网 .解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EB/OL].[2011-09-06].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9/26/content_23490535.htm.

[3]牟果,毛艾琳 .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精神生活状况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4):16-18.

[4]教育中国-中国网 .破解农民工文化生活密码 上班干活下班睡觉?[EB/OL] .[2012-03-29].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zhichang/2012-03/29/content_25013872.htm.

[5]纪东东 .当前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的观察和思考—以福州为案例[J].江汉论坛,2007 (10):137-140.

[6]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 (30):53-76.

[7]王宗萍,段成荣 .第二代农民工特征分析 [J].人口研究,2010 (2):39-47.

[8]杨菊华 .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认识误区 [J].人口研究,2010(2):44-54.

[9]新生代农民工好新潮娱乐 离职多因不自由工资低 [EB/OL].[2011-10-11].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10/11/c_122142975_3.htm.

[10]新华网.文化部等三部门下发意见: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文化权益 [EB/OL] .[2011-09-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25/c_122085256.htm.

[11]我国首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 [EB/OL].[2011- 09 - 27 ] .http://culture.workercn.cn/c/2011/09/27/110927073221271277968.html.

[12]刘传江,程建林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 (5):48-57.

猜你喜欢

代际新生代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