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体质监测报告

2012-05-11王文初郭玉凤王德平尹志斌

关键词:常德市男童均数

王文初, 刘 锋, 郭玉凤, 王德平, 尹志斌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体质监测报告

王文初1, 刘 锋1, 郭玉凤1, 王德平2, 尹志斌2

(1. 湖南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2. 常德市体育局 群体科, 湖南 常德, 415000)

欲探讨常德市幼儿体质现状, 揭示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按《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 从常德市城乡随机抽取1 866名3~6岁幼儿进行了体质测试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的体质水平城镇优于乡村, 男童优于女童, 也优于2005年湖南省3~6岁幼儿体质水平; 幼儿体质不合格率为13.9%, 且女童高于男童, 乡村高于城镇, 但明显低于2005年湖南省幼儿体质不合格率(24.6%); 67.6%的幼儿生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 82.9%的幼儿食用过“垃圾食品”, 63.9%的幼儿由父母看护, 99.8%的幼儿能上幼儿园, 但在幼儿园每天身体活动时间明显偏少. 建议加强幼儿保健宣教工作的力度, 提高社会、幼师、家长对幼儿保健的认识, 合理安排幼儿膳食和生活日程, 增加幼儿身体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 进一步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改善幼儿体质状况.

常德; 幼儿; 体质; 监测

幼儿体质是国民体质的基础, 关系到民族未来的盛衰和国力的强弱, 一直是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的重要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规定, 常德市体育局先后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1], 但限于条件, 前2次均未对幼儿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系统分析. 本文对2010年常德市国民体质监测所获的3~6 岁幼儿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并于《2005年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2]中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 旨在客观反映常德市幼儿生长发育情况和体质健康水平, 揭示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 为改善常德市幼儿的体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2010 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 在常德市城乡随机抽取1 866名3~6岁幼儿作为体质监测对象, 其中男童956人, 女童910人; 乡村929人, 城镇937人. 样本的年龄构成见表1.

1.2 研究方法

由统一培训后的调查人员按《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 对监测对象进行体质测试, 并向其监护人等进行问卷调查. 原始数据由统一的国民体质监测软件进行处理. 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各项监测指标的均数、标准差和相对数等, 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和2检验分别对均数、相对数进行年龄组、性别和城乡之间比较的假设检验, 并定≤ 0.05和≤ 0.01为差异有显著性和有极显著性的概率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

2.1.1 幼儿身体形态的年龄特点

男女幼儿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克托莱指数均随年龄增大而增长,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BMI[体重(kg)/身高(m)2]均有随年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经F检验, 这些指标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 男女幼儿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皮脂厚度之和有随年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但经方差分析, 仅女童的年龄差异有显著性.

2.1.2 幼儿身体形态的性别特点

幼儿各年龄组身高、坐高、体重、BMI、胸围、胸围指数、克托莱指数均男童大于女童, 除BMI外,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坐高指数各年龄组男女比较趋势不尽一致, 且差异均无显著性; 3处皮脂厚度之和均男童大于女童, 但仅3岁组性别差异有显著性.

2.1.3 幼儿身体形态的城乡特点

城镇多数年龄组男女幼儿的各项形态指标大于乡村同龄幼儿, 但小年龄组的城乡差异多无显著性, 6岁组各指标的城乡差异多有显著性, 提示环境因素对儿童形态指标的影响在年龄较大时明显显现.

2.1.4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与2005年湖南省监测结果的差异

身高、坐高: 除6岁女童身高外, 各年龄组男女幼儿身高、坐高均数均高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男女身高各有两个年龄组的省市差异有显著性, 坐高各年龄组的省市差异均有显著性.

体重、BMI: 男童3、5、6岁年龄组幼儿的体重均数均高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男童其他年龄组和女童各年龄组的体重均数、男女各年龄组的BMI均数均小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但体重仅5、6岁的女童差异有显著性, BMI仅3岁男童和3、5、6岁女童的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

胸围: 除6岁女童外, 男女其他各年龄组幼儿的胸围均数均大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

皮脂厚度: 除3岁女童外, 其他各年龄组男女幼儿上臂、肩胛和腹部皮脂厚度之和均小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除3岁男童外, 差异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

省市比较结果提示: 2010年常德市幼儿身高、胸围发育好于2005年全省水平, 但体重、皮脂厚度较2005年全省水平低.

2.2 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机能指标

表2结果显示, 男女3~6岁幼儿安静时心率均有随年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年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各年龄组幼儿安静时心率男女比较的趋势不一, 且差异均无显著性; 男女各年龄组幼儿心率均数城乡比较趋势也不尽一致, 仅部分年龄组城乡差异有显著性. 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比较, 男女各年龄组趋势也不尽一致.

2.3 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素质指标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见表2.

2.3.1 速度、灵敏素质

10 m折返跑成绩(s)和双脚连续跳成绩(s)反映幼儿的速度和灵敏素质. 男女幼儿10 m折返跑时间和双脚连续跳时间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年龄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提示幼儿速度和灵敏素质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男童各年龄组10 m折返跑时间均小于同龄女童,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双脚连续跳时间除4岁组外, 其他年龄组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 提示幼儿速度素质男童高于女童, 但灵敏素质性别差异不明显.

男女10 m折返跑和双脚连续跳时间城乡比较各年龄组的趋势不尽一致, 且仅少数年龄组城乡差异有显著性, 提示幼儿速度和灵敏素质城乡差异不明显.

男女各年龄组10 m折返跑时间和双脚连续跳时间均小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且多数年龄组的省市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 提示2010年常德市幼儿速度和灵敏素质好于2005年全省水平.

2.3.2 力量素质

网球掷远成绩和立定跳远成绩反映幼儿力量素质. 男女幼儿网球掷远和立定跳远距离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且男童大于女童, 年龄组间差异和性别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提示幼儿力量素质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男童优于女童. 但其城乡比较趋势不尽一致, 且差异均无显著性.

与2005年全省监测结果比较, 男女各年龄组幼儿立定跳远均数均大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网球掷远均数均小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除女童3、4岁组立定跳远外, 其他男女各年龄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提示2010年常德市幼儿下肢力量素质好于2005年全省水平, 但上肢力量素质较2005年全省水平差.

表2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机能、素质指标及体质总分()

2.3.3 柔韧素质

坐位体前屈成绩反映幼儿柔韧素质. 男童坐位体前屈成绩均数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女童4岁后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年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提示男童柔韧素质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但女童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男童各年龄组坐位体前屈成绩均小于同龄女童, 除3岁组外, 其余各年龄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提示幼儿柔韧素质女童优于男童.

男女各年龄组城镇幼儿坐位体前屈成绩均大于乡村幼儿, 除男童5、6岁组外,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提示城镇幼儿柔韧素质高于乡村幼儿.

与2005年全省监测结果比较, 除男童4岁组外, 男女各年龄组坐位体前屈均数均大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且多数年龄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提示2010年常德市幼儿柔韧素质好于2005年全省水平.

2.3.4 平衡能力

走平衡木成绩反映幼儿的平衡能力. 男女幼儿走平衡木的时间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年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 提示平衡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男童各年龄组走平衡木的时间均少于同龄女童,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男女各年龄组城乡比较趋势不尽一致, 且差异多无显著性.

与2005年全省监测结果比较, 男女多数年龄组走平衡木的时间小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且多数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 提示2010年常德市幼儿平衡能力好于2005年全省水平.

2.4 常德市3~6岁幼儿体质总体评价

3~6岁幼儿体质总分(表2)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各年龄组均男童高于女童, 且差异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 除男童3岁组外, 其他年龄组均城镇高于乡村, 男童6岁组、女童5、6岁组差异有显著性. 体质总分反映体质水平高低, 结果提示常德市3~6岁幼儿体质水平城镇高于乡村, 男童优于女童. 男女各年龄组幼儿体质总分均高于2005年全省幼儿相应均数, 且差异多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 提示2010年常德市幼儿体质好于2005年全省水平.

体质评价结果显示: 常德市幼儿体质不合格率为13.9%, 3、4、5、6岁年龄组体质不合格率分别为15.0%、14.6%、14.2%和11.5%, 但经χ2检验, 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由表3可知, 常德市幼儿体质不合格率女童高于男童, 乡村高于城镇, 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也提示幼儿体质男童优于女童, 城镇优于乡村.

表3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体质评价

2.5 常德市3~6岁幼儿生后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

调查结果(表4)显示, 常德市幼儿生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比例达67.6%, 且农村幼儿母乳喂养比例高于城市幼儿, 差异有极显著性. 男童母乳喂养比例为68.0%, 女童为67.4%,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表4 常德市幼儿出生后4个月内的喂养方式

2.6 常德市3~6岁幼儿食用油炸、甜食、方便面、碳酸饮料、洋快餐、膨化食品情况

调查结果(表5)显示: 农村幼儿食用油炸、甜食、方便面、碳酸饮料、洋快餐、膨化食品的比例高于城市幼儿的比例, 差异有极显著性. 男童食用者比例为82.2%, 女童食用者比例为83.5%, 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每周食用此类食品的天数: 乡村3.52±1.93、城市3.07±2.22、合计3.29±2.09. 城乡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校正t检验). 男童平均天数3.07±2.09, 女童平均天数3.32±2.10, 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此类食品含糖类较多, 蛋白质含量较少, 多食对健康无益. 应对家长或看护人和幼儿园普及营养知识, 科学指导幼儿膳食.

表5 常德市幼儿食用油炸、甜食、方便面、碳酸饮料、洋快餐、膨化食品情况

2.7 常德市3~6岁幼儿在家主要看护人

调查结果(表6)显示: 幼儿在家看护人主要是父母, 次为(外)祖父母. 幼儿主要看护人比例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城镇幼儿父母看护人比例高于乡村幼儿, 乡村幼儿(外)祖父母看护比例高于城镇幼儿, 城乡差异有极显著性, 其因与乡村幼儿父母外出务工有关. 虽然隔代抚养或教育不利于亲子间的情感传递和教育, 但限于条件, 这一现象短期难以转变.

表6 常德市幼儿在家主要看护人

2.8 常德市幼儿参加文体特长班的状况

调查结果(表7)显示: 有25.1%的幼儿参加了各类文体特长班, 参加率城镇高于乡村, 女童高于男童, 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但男童城乡比较和乡村男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主要是参加文艺类特长班, 参加体育类特长班的较少. 结果提示, 城镇, 尤其是女童较多参加特长班, 这与经济条件、师资力量、家长的期望有关, 也是女童柔韧素质较男童好的原因之一.

表7 常德市幼儿参加文体特长班的情况

2.9 常德市幼儿上幼儿园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8)显示: 无论城乡, 几乎全部幼儿都已上幼儿园, 其中97%以上是全日制幼儿园. 性别比较、城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表8 常德市幼儿上幼儿园的情况

2.10 常德市幼儿身体活动状况

调查结果(表9)显示, 3~6岁幼儿在幼儿园每天都有身体活动和室外身体活动, 但活动时间仅约1.5 h, 明显偏少.

表9 常德市城乡幼儿身体活动现状及比较结果

表9所列各项指标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 但幼儿园每天身体活动时间、每周室外身体活动天数和每天室外活动时间均城镇高于乡村, 提示城镇幼儿园较乡村幼儿园更重视幼儿身体活动.

3 结论与建议

(1) 常德市3~6岁幼儿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和速度、力量等素质指标均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但男童柔韧素质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坐高指数、胸围指数等派生指标和心率均数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与幼儿身体发育规律一致. (2) 常德市3~6岁幼儿身体形态指标和速度、力量等素质指标均男童高于女童, 城镇高于乡村; 柔韧素质女童高于男童, 城镇高于乡村. (3) 常德市3~6岁幼儿体质水平城镇优于乡村, 男童优于女童. 2010年常德市3~6岁幼儿体质水平高于2005年湖南省3~6岁幼儿体质水平. (4) 常德市有67.6%幼儿生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 有82.9%的幼儿食用过“垃圾食品”; 有63.9%的幼儿由父母看护; 有99.8%的幼儿能上幼儿园, 但在幼儿园每天身体活动时间偏少. (5) 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幼儿保健宣教工作的力度, 提高社会、幼师、家长, 尤其是农村幼儿的家长和幼儿园对幼儿保健的认识, 合理安排幼儿膳食, 科学安排幼儿生活日程, 培养幼儿膳食卫生习惯, 增加幼儿身体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 进一步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改善幼儿体质状况.

[1] 王文初, 刘锋, 曾继红, 等. 常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体质调查[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19(3): 91-94.

[2] 湖南省体育局, 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 湖南省体育科学学会. 2005年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

Physical monitoring report on 3~6 years old children of Changde City in 2010

WANG Wen-chu1, LIU Feng1, GUO Yu-feng1,WANG De-ping2, YIN Zhi-bin2

(1.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angde 415000, China; 2. Changde City Sports Bureau, Changde 415000,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physique in Changde city,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of “2010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Handbook”, physical fitness of 1866 children aged 3~6 years who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town and countryside in Changde city were tested,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e physique fitness level of children aged 3~6 in town was better than those in countryside, and fitness level of male was better than female. The physique unqualified rate of children in Changde city was 13.9%, the female’s was higher than male’s, the children’s in countryside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town, but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unqualified rate (24.6%) of children in Hunan Province in 2005. 67.6% of children were fed by breast within 4 months after birth, 82.9% children ate “junk food”, 63.9% of the children were cared by parents, 99.8% of the children were in kindergarten, but everyday physical activity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the kindergarten. Suggestion: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should strengthen health care education, effort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social, teachers and parents on children health, and reasonably arrange children's meals and daily life, increase their physical activity time and activity intensity, further to improve their physical quality and physical condition.

Changde city; children;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10.3969/j.issn.1672-6146.2012.03.025

G 804.49

1672-6146(2012)03-0088-07

2012-07-08

王文初(1952-), 男, 教授, 研究方向为体育测评、国民体质. E-mail: wwc0630@126.com

(责任编校: 刘晓霞)

猜你喜欢

常德市男童均数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关于均数与偏差
关于均数与偏差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
常德市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思考
男童被熊咬是不该发生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