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2012-05-03武宝军巩彦斌郭胜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命名心理学个体

武宝军 巩彦斌 郭胜忠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心理和谐”[1]。十七大文件中又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心理和谐”的基本思想:我们党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和谐”的提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心理学会于2006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了“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心理学界召开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各抒己见,谈了自己对心理和谐的理解[2-5]。

综观文献,目前对于心理和谐的理解都只是停留在经验性的认识和阐述阶段,对此进行的实证性研究还比较欠缺,本研究的目的旨在:①探究心理和谐内隐观的结构;②探究心理和谐内隐观的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的第一阶段选取了210名大学生被试,其中男生80人(38.10%),女生130人(61.90%);调查的第二阶段选取360名被试,其中男生168人(46.67%),女生192人(53.33%);一年级学生107人(29.72%),二年级 72人(20.00%),三年级100人(27.78%),研究生81人(22.50%);文科221人(61.39%),理科139人(38.61%)。

1.2 研究工具 自制“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调查问卷”,采用5点记分,要求被试对所列出的各个项目进行评分,包括年级、性别、专业(文理)等自变量。

1.3 研究方法 在预调查阶段采用自由联想词法,以“心理和谐”一词作为刺激呈现给大学生被试,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多地写出能反映心理和谐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词;然后,将收集得到的82个高频词作为项目,编制“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分别抽取一部分大学生被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作为主试进行问卷调查,正式测验前,要求主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施测。

1.4 统计方法 对所研究和收集的数据进行检查和校对后,采用Excel 2010及SPSS 16.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进行主成分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

2 结 果

2.1 预调查结果 将210名大学生对“心理和谐”描述的词语按照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列结果:宽容、平和、积极、乐观、自信、善良、快乐、包容、理解、向上、真诚、开朗、感恩、友好、坚强、平衡、团结、助人、爱自己、平静、热情、勇敢、自尊、接纳、人际、友善、知足、协调、理性、满足、幸福、和蔼、豁达、冷静、爱家庭、融洽、诚实、信任、大方、开心、大度、爱社会、耐心、安宁、谅解、平等、责任、平常心、尊重、奋斗、微笑、公正、正直、坦诚、认真、淡定、从容、淡泊、自强、美好、奉献、宁静、希望、充实、镇定、合作、关心、诚信、独立、活泼、自爱、承受、理想、执着、爱他人、稳重、宽恕、自重、主动、耐性、无私。

从排列结果可以看出,反映心理和谐特征的词汇有82个,最重要的10个特征依次是:宽容、平和、积极、乐观、自信、善良、快乐、包容、理解、向上。

2.2 正式调查的因素分析结果 根据标准差和因素分析理论剔除本问卷15个题项,对剩下的67个题项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前期的分析,确定17个因素,经过主成分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6-7],见表1。

表1 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分析结果

从上述因素分析结果看出,17个因素的贡献率在1.28%~28.86%之间,17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63.99%;17个因素的题项数在1~13个之间,题项内因素最高负荷为0.784,最低负荷为0.404。由此可见,把大学生心理和谐看作17因素结构比较合理。

2.3 性别、年级、专业在心理和谐内隐观总分上的差异分析

为探讨性别、年级、专业对心理和谐内隐观的影响,对以上17个因素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MANOVA),见表2。

结果显示:性别(F=0.235,P=0.628),年级(F=3.502,P<0.05),专业(F=1.293,P=0.256),只有年级因素的差异非常显著,性别、年级、专业(文理)三者之间不存在任何交互作用。

表2 性别、年级、专业在心理和谐总分上的方差分析结果

3 讨 论

3.1 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的结构 对67个形容词调查结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可以归结为以下17个因素:Fl包含的13个词汇均体现出以善为起点,同时也体现了待人接物的一些重要守则,故命名为“坦诚重情谊”。F2包含的9个词汇体现出个体较强的自我心理管理能力,故命名为“沉着自制”。F3包含的6个词汇体现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高度肯定,拥有积极的心态,故命名为“积极乐观”。F4包含的6个词汇体现了个体的一种超脱、超然于物外的处事态度,故命名为“淡定”。F5包含6的个词汇体现了个体深受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容乃大”思想的影响,体现出个体较高的自身修养,其核心内容是宽容和谅解,故命名为“宽容”。F6包含的3个词汇体现了个体在与人际交往时的一种开放性,愿意打开心扉,故命名为“合群易相处”。F7包含的3个词汇体现了个体的一种积极交往方式,故命名为“热情”。F8包含的4个词汇体现了在个体身上具有的一种时代感,与时俱进,奋发向上,这个因素的核心内容是奋斗和希望,表现出个体的进取精神,故命名为“奋斗进取”。F9包含的3个词汇体现了个体具有的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个人奉献社会是和谐的最佳诠释,故命名为“爱社会”。F10包含的4个词汇体现了个体健康、良好的自我意识,故命名为“自我健康”。F11包含的2个词汇体现了个体具有知足长乐的哲学理念,故命名为“知足”。F12包含的1个词汇体现了个体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凡事能想得开,能将自己的情绪合理化,故命名为“平衡”。F13包含的1个词汇体现了个体合作共赢的思想,而彼此间的信任是成功的基础,故命名为“信任”。F14包含的2个词汇体现了个体一笑而过的释然心理,故命名为“豁达”。F15包含的1个词汇体现了个体具有的归属和爱的需要,而家庭是满足其这种需要的稳定源泉,故命名为“爱家庭”。F16包含的1个词汇体现出个体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镇定自若,以及战胜困难的主观能动性,故命名为“理智性”。F17包含的1个词汇体现了个体不盲目从众,不随波逐流,故命名为“独立”。

3.2 性别、年龄、专业在心理和谐内隐观上的差异 从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的年级差异非常显著,但性别、专业(文理)对大学生心理和谐内隐观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除了知识经验上的差异外,在思维能力、个性等诸多方面也存在不同,越是高年级的学生看问题也越客观、全面,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对心理和谐的看法。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001)

[2]张侃,杨玉芳,荆其城,等.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心理学界召开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J].心理学报,2007,39(1):1-8

[3]阳泽,张向葵.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和谐观的理论构念[J].心理科学,2007,30(3):629-631

[4]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5

[5]朱滢.一篇好文章--评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一文[J].心理科学,2007,30(4):994-995

[6]李志辉,罗平.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M].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66-399

[7]苏金明,傅荣华,周建斌,等.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92-302

猜你喜欢

命名心理学个体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河鲀命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