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的关系*

2012-05-03吴思思张淑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1期
关键词:紧张性自律性人格特质

吴思思 张淑媛 姜 峰

大三是大学时期转折的一年,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对人生进行规划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其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有重要的作用。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面临各种各样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对自己一种总体上的自信[1]。根据卡特尔的特质论观点,一般自我效能感是种表面特质,它由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及其相互作用组成。人格是隐藏在表面特质后并制约表面特质的根源特质,大学生的人格正在形成与完善时期,本研究试图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的关系,并从人格中找到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根源特质,为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山西医科大学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整群抽样165名同学,共发放165份问卷,得到有效卷145份。其中男33人,女112人,平均年龄22岁。

1.2 工具

1.2.1 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 该问卷是由R.B.Cattell编制,戴忠恒、祝蓓里修订的中文版,由187个项目构成,16个人格因素维度对人格进行综合解释[2]。

1.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该量表由Schwarzer[3]于1981年编制,量表有10个项目,1个维度,采用4点量表形式,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国内研究表明中文版的GSES的信度和效度良好[1]。

1.3 方法 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16PF对被试进行团体测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号。

1.4 数据分析 并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大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特征 大三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男生平均得分为(2.67±0.70)分,女生平均得分为(2.49±0.50)分,与全国大学生男女常模相比分别无显著差异。说明大三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全国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平均水平。

对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大三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性别、专业、生源地等均相关不显著。但是男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上的得分稍高于女生,均值为(2.67±0.70)>(2.49±0.50);口腔专业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最高,均值为(2.67±0.63),临床专业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最低,均值为(2.44±0.52);城市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最高,均值为(2.57±0.55),其次为农村,最低为县城学生,均值为(2.50±0.50)。

2.2 大三学生人格特征 大三学生与16PF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大三学生在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自律性9种人格特质上均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低有恒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忧虑性、低实验性、低自律性、高恃强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

进一步探讨人口统计学因素(性别、专业、来源地)对大三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发现:男生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女生(t=1.999,P<0.05),独立性显著高于女生(t=2.385,P<0.05),敏感性显著低于女生(t=-2.833,P<0.01);不同专业之间男女生的人格特质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同学在兴奋性有显著差别(F=3.888,P<0.05),其中来自农村的同学的兴奋性显著低于县城,在怀疑性上也有显著差别(F=3.805,P<0.05),来自农村的同学的怀疑性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同学。

2.3 大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的关系

2.3.1 大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的相关关系 由表1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6种人格特质呈显著正相关;与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4种人格特质呈显著负相关。

2.3.2 大三学生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预测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各人格特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预测力,以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16种人格特质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忧虑性、紧张性、恃强性、稳定性4种人格特质进入方程且具有显著性,其中忧虑性、紧张性2种人格特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忧虑性、紧张性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这说明忧虑性、紧张性、恃强性、稳定性4种人格特质比其它人格特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变化的预测效果更好。

表1 大三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质相关(n=114,r)

表2 大学生人格与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大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特征 大三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全国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平均水平,国内研究也认为高年级与低年级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差异[4]。这些都说明不同的年级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这与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不一致[5],一方面可能由于本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男女人数差异大引起。另一方面说明男女生对自我认识及能力的评价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在生源地维度上,来自城市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农村和县城,但无显著性差异。这应与时代的进步,城乡差异减小有关。

3.2 大三学生人格特征 大三学生的人格特征既有正向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正向的一面表现在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高恃强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忧虑性。这表明大三学生有主见,独立积极,热情,健谈,敢为,理智,着重现实,容易与人相处,安详沉着。令人担忧的一面表现为低有恒性、低实验性、低自律性。低有恒性通常缺乏远大的目标和理想,缺乏责任感。低实验性通常不愿尝试探新,墨守成规。低自律性表现为不能克制自己,不愿考虑别人的需要,充满矛盾,却无法解决。

结果还显示,大三男学生比女学生情绪稳定,能面对现实,自立自强,当机立断。女大学生更加敏感,细心和感性,这符合女性的性别特点。相对于来自农村的同学,来自县城的同学更轻松兴奋,随遇而安。相对于来自城市的同学,来自农村的同学更依赖随和,容易与人相处。

3.3 大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的关系 大三学生人格特质对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充分验证了忧虑性、紧张性、恃强性、稳定性4个根源特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显著相关和其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有相似研究认为稳定性、恃强性、自律性、忧虑性4种根源人格特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6]。这些研究都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只与人格中的一部分特质有关。低忧虑性和紧张性,高恃强性和稳定性与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表现是一致的。安祥沉着,有自信心,有安全感;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平衡;好强固执,独立积极;行为充满魄力。这些人格特质的相应内涵与高自我效能感的具体行为表现具有一致性。因而,优秀的人格特质对高自我效能感有预测作用。

大学生虽然生理机能已趋成熟,但其人格还有待完善,还具有可塑性,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7]。通过对人格的塑造,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助于实现其对以后人生的规划和自我实现。

[1]王才康,胡中峰,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2(1):37-40

[2]戴忠恒,祝蓓里.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手册[J].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3:3-12

[3]Schwarzer R.Optimism vulnerability and self-beliefs as health-related cognitions a systematic overview[J].Psychol Health,1994,9:161-180

[4]赵峥,张宁.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3):180-182

[5]Schwarzer R,Aristi B,Optimistic self 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d Psychology,1997,3:177-190

[6]李东斌,邝宏达.中学骨干教师人格特质、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J].心理学探新,2010,30(1):63-67

[7]王涛,席波,王翠丽,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533-534

猜你喜欢

紧张性自律性人格特质
心理诊所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冬河孵化肆虐
中医汤药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艺术自律与人的觉醒
——《艺术自律性研究》评介
失眠与紧张性头痛及其诱因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
紧张性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