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不同性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2012-05-03杨勇
杨 勇
健康是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大致经历了从神灵自然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到现在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个阶段[1]。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进一步认知,体育锻炼对健康作用的研究也由单一的促进身体健康的研究,发展到影响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等多个研究领域。然而,经过查阅大量的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文献,我们发现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针对主流人群的(比如多数民族),对于特殊群体(比如少数民族)的关注甚少。这些特殊人群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相对于主流人群)特殊性。因此,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干预越来越受到锻炼心理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已成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如何?体育锻炼模式(包括锻炼方式、锻炼强度、锻炼频率、锻炼时间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的影响是否与普通大学生有差异?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了解体育锻炼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随机抽取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包括,彝族、傣族、瑶族、白族、壮族、回族、纳西族、哈尼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29份(男生405人,女生324人),回收率为91.12%。
1.2 方法
1.2.1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 S) 由自测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3个评定子量表组成。共有10个维度,48个题目。该量表重测信度0.857,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8,3个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857、0.847和0.815。适合14岁以上的各类人群(尤其是普通人群)的健康测量,具有直观、全面、准确地反映个体健康状况的特点。
1.2.2 体育锻炼等级量表 体育锻炼量的测定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修订,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1.2.3 基本情况调查表 采用自编的问卷,了解大学生的民族、性别、年级、锻炼形式和锻炼情境等问题。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注:*P<0.05,**P<0.01,***P<0.001,下同
?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男大学生在生理健康(t=5.041,P<0.001)、心理健康(t=3.249,P<0.01)和总体健康方面(t=3.083,P<0.01)显著优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t=15.611,P<0.001)显著性地大于女大学生,而在社会健康方面(t=0.571,P>0.05)男女大学生的差异不显著。由于社会、历史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定位不同,直接导致了男性和女性在参与锻炼行为上的差异。从历史上看,男性比女性运动更多,尽管这种差异在近代已经明显缩小,但在锻炼行为模式上的性别差异仍旧存在。例如,在苏格兰,男性比女性运动的更充分(38%对27%)。在加拿大也是如此,有54%的男孩(5~12岁)达到了国家要求的锻炼标准,女孩仅为43%。这一性别差异到了青少年阶段则更加明显,有52%的男生运动充分,而女生仅为36%[2]。本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锻炼量充分的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相比,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更加健康。
2.2 不同体育锻炼形式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不同锻炼形式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表2 不同锻炼形式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
表3 不同锻炼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表3 不同锻炼强度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注:*表示与小强度相比P<0.05;△表示与小强度相比P<0.001
?
根据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是选择集体性还是个体性的锻炼方式,将大学生分成单独锻炼和结伴锻炼两种形式。分别对男女大学生不同锻炼形式之间的生理、心理、社会、总体健康得分均值进行了t检验(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结伴锻炼的男大学生在生理健康(t=2.935,P<0.01)、心理健康(t=2.128,P<0.05)、社会健康(t=3.889,P<0.001)和总体健康方面(t=3.428,P<0.001)显著地优于单独锻炼的男大学生。社会交往理论认为:体育锻炼中与朋友、同学等进行的社会交往是令人愉快的,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3]。本研究对男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集体性体育锻炼比个体性体育锻炼更能产生良好的健康效应。而对于结伴锻炼的女大学生而言,只在社会健康方面(t=2.227,P<0.05)优于单独锻炼的女大学生,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较为内向,缺乏必要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事实上,体育锻炼多以集体形式进行,人际关系呈群体多向性,这种群体多向性的人际交往和互动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3 不同锻炼强度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比较 见表3。
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体育锻炼强度分为3个等级,即小强度(轻微运动和不太紧张的运动)、中等强度(较激烈的持久运动)和大强度(呼吸急促,出汗较多的运动)。对不同锻炼强度的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总体健康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见表3)。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进行中大运动强度锻炼的男大学生在生理(F=8.167,P<0.001)、心理(F=9.601,P<0.001)、社会 (F=6.465,P<0.001)和总体健康方面(F=11.611,P<0.001)得分显著高于小强度的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在4个量表得分方面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锻炼强度极大地影响锻炼者的心理效应。比如,季浏、李林的研究结果表明,中等和大强度的锻炼有助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4]。蒋碧艳、祝蓓里的研究也表明,中等或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具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益[5]。法瑞尔的研究也证实,积极情绪的变化仅限于中等至大强度锻炼。此外,超量恢复理论认为,体育锻炼提高人体能力的生理机制是超量恢复,机体通过不断增加负荷来产生超量恢复,逐步提高心肺等生理机能。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中等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对男大学生具有更大的健康效应,而在女大学生中锻炼强度的健康效应还需进一步考察。
2.4 不同锻炼时间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比较 见表4。
表4 不同锻炼时间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注:*表示与短时间相比P<0.05;△表示与短时间相比P<0.001
?
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进行一次体育锻炼的时间分为3个水平,即短时间(30分钟以下)、中时间(30~60分钟)和长时间(60分钟以上)。对不同锻炼时间的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总体健康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见表4)。一次锻炼时间超过60分钟的男大学生在生理(F=8.408,P<0.001)、心理(F=6.361,P<0.001)、社会(F=6.864,P<0.001)和总体健康(F=9.855,P<0.001)得分显著优于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的大学生。而一次锻炼时间在30至60分钟的女大学生在社会健康(F=3.586,P<0.05)和总体健康方面(F=3.817,P<0.05)明显好于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的大学生。有研究发现,5分钟的步行就能改善心境状态,但大多数研究还是认为,产生良好心理效应的运动时间至少需要20~30分钟。比如,Petruzzello的研究表明,每次持续时间在20分钟以下时,其降低焦虑的效果明显比21~30分钟的体育锻炼要差[6]。还有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进入积极陶醉状态并使大脑得以自由运转所需要的时间是40~50分钟,因此持续时间40~60分钟的体育锻炼效果可能更好[7]。另外,一些调查还指出,60~90分钟的体育锻炼会产生理想的心理状态。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男大学生60分钟以上,女大学生30~60分钟的一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更有助于产生健康效应。
2.5 不同锻炼次数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比较 见表5。
表5 不同锻炼次数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表5 不同锻炼次数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注:*表示与不经常锻炼组相比P<0.05;**表示与不经常锻炼组相比P<0.01;△表示与不经常锻炼组相比P<0.001。;△*表示与中等锻炼组相比P<0.05。
?
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每周锻炼的次数分成3个组别,即不经常锻炼组(1个月2或3次以下)、中等锻炼组(每周1~2次)和经常锻炼组(每周3次以上)。对不同锻炼次数的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总体健康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见表5)。无论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周进行1~2次及以上体育锻炼均能产生良好的健康效益。应激适应理论认为,应激是具体应付任何需要时的非特异性反应,如机械力作用机体后就会产生应激。不同性质的刺激会引起不同或者类似的全身反应,所激发的反应又会产生适应过程[8]。依据该理论,锻炼过程中机体应激适应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刺激的直接反应及代偿反应,如运动中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第二阶段:对刺激部分出现适应。如果运动中机体适应了锻炼的应激,则细胞活动加强,肌肉增多,身体脂肪减少,心脏收缩力增强,自我感觉良好,对训练应激的抵抗力增强。第三阶段:刺激停止后,应激和适应反应逐渐消失,退回到锻炼前的水平,如肌肉逐渐减少,身体脂肪逐渐增加。上述3个阶段的理论分析提示我们,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每周至少1~2次)对与锻炼有关的心理改变有重要意义,经常锻炼是获得和保持锻炼生理效益和心理效益的保证。
2.6 不同锻炼情境的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比较 见表6。
表6 不同锻炼情境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表6 不同锻炼情境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检验结果
注:*与娱乐情景相比P<0.05;**与娱乐情景相比P<0.01
?
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境的不同,将他们分成娱乐性和竞争性两个组别。分别对男女大学生不同锻炼情境之间的生理、心理、社会、总体健康得分均值进行了t检验(见表6)。参与娱乐性锻炼情境的男大学生在社会健康方面(t=2.567,P<0.05)显著优于竞争性情境的男大学生。参与娱乐性锻炼情境的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t=2.371,P<0.05)和总体健康方面(t=2.250,P<0.05)显著优于竞争性情境的女大学生。该研究成果支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伯格指出,回避(跟他人或自己)竞争的活动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心境效益,降低应激水平,增加成就感和强健体魄[9]。这是因为娱乐性活动可以不受失败带来的消极心理效应影响,失败可以破坏积极的心境状态(如愉快和精力感)、自我效能、成就感和控制感,并且与应激和消极的心境状态相联系,有竞争的活动会导致过度训练,并引起心理疲劳,严重时还会出现心理耗竭。
3 讨 论
3.1 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量上存在显著差异锻炼量充分的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相比,在生理、心理和总体方面更加健康。
3.2 不同锻炼形式对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差异 对男大学生而言,结伴锻炼的健康效益显著优于单独锻炼,但对女大学生而言,锻炼形式只对社会健康影响显著。
3.3 不同锻炼强度对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不同 表现在进行中大运动强度锻炼的男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和总体健康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小强度的大学生。而女大学生在4个量表得分方面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3.4 进行一次体育锻炼时间对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同 男大学生60分钟以上,女大学生30~60分钟的一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更有助于产生健康效应。无论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每周进行1~2次及以上体育锻炼均能产生良好的健康效益。
3.5 不同锻炼情景对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同 参与娱乐性锻炼情境的男大学生在社会健康方面显著优于竞争性情境的男大学生。参与娱乐性锻炼情境的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方面显著优于竞争性情境的女大学生。
[1]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学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15
[2]司琦.锻炼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9-60
[3]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5-376
[4]李林,季浏.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益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5):24-27
[5]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20(3):235-238
[6]Petruzzello S J."A meta-analysis on the anxiety-reducing effects of acute and chronic exercise:Outcomes and mechanism s"[J].Sports Medicine,1991(5):128-163
[7]Berger B G,Owen DR."Mood alteration with Yoga and swimming:Aerobic exercise may not be necessary"[J].Perceptual ans Motor Skills,1992(8):73-83
[8]全国体育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教材小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50-151
[9]李京诚.锻炼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