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2-05-03许松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12期
关键词:工具性流动差异

许松芽

在中国处境不利儿童中,流动儿童是伴随着中国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社会各界倍加关注的这个群体。根据相关法律和有关研究,流动儿童是6~14岁(或是7~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1]。随着环境的变化,流动儿童身边的亲密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心理学家Gore和Thoits认为当人们失去亲密关系的时候,家庭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往往会成为应付紧张的缓冲器。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2]。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对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逐渐区分了社会支持的两个方面:外界提供的社会支持和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外界提供的社会支持是指个体的支持网络的成员提供的用以满足个体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帮助;主观感知的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对自己从其支持网络的成员那里获得的支持的主观感受和评价[3]。多数学者认为感受到的支持比客观支持更有意义。早期处境不利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中,留守儿童[4-5]是较受关注的对象。赵笑梅,李婷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自尊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对自尊具有显著预测作用[6]。谭千保研究发现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关系密切[7]。这些研究能较好反映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但对社会支持的具体特点不涉及。

泉州是海西重要的制造业及港贸城市,其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由此带来了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心理问题。截止2010年,泉州市流动儿童近24万,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30%。“十一五”期间泉州流动儿童教育改革成果是显著的,许多工作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如2007年福建省政府在晋江召开全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现场会,对晋江市的工作经验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基于目前学术界对沿海中小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较少关注的前提下,本研究通过调查泉州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的具体特点,帮助流动儿童适应新的环境,为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提供相应的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泉州市2所接收流动儿童较多的公办中学和3所公立小学随机选取被试。选取499名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431份,其中,初一、初二分别为148、92人,小学四、五、六年级分别为64、61、64人;男生230人,女生170人;父母均外出打工者260人,仅父亲外出打工者31人,仅母亲外出打工者14人;流动时间(即跟随父母进城随迁的时间)在2年内、2~5年、6~10年、10年以上分别为 34、86、89、93人。

1.2 方法 采用由赵霞[8]等参考邹泓修订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修订而成的社会支持问卷[9],共有27道题。该问卷采用5级计分,共27个题目,5个维度;涉及儿童的母亲、父亲、同学和老师4个方面的支持源,考查了生活中母亲、父亲、同学和老师对个体的亲密感、情感支持、价值肯定、工具性支持和陪伴等5个方面社会支持的特点,各维度的同质性信度在0.634~ 0.829之间。

1.3 统计处理 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差异比较 见表1。流动女生比流动男生感受更多母亲的亲密感和陪伴,同学的亲密感、情感支持、价值肯定和工具性支持。

2.2 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 见表2。小学四、五年级流动儿童感受到父亲、母亲和老师的支持好于初一和初二年级的流动儿童;初一和初二年级的流动儿童感受到同学的社会支持好于小学四、五年级流动儿童,小学六年级的流动儿童的主观社会支持较低。

2.3 不同流动时间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 见表3。流动时间2年以下的流动儿童感受父亲工具性支持(F=3.642,P<0.05)低于流动时间在6~10年和10年以上的流动儿童。

2.4 不同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见表4。自评学习成绩优的流动儿童感受到社会支持好于优以下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

表1 不同性别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

表1 不同性别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

注:*P<0.05;**P<0.01;***P<0.001,下同

项 目 男 女 t亲密感 母亲 2.542±1.129 2.783±1.147 -2.084*父亲 2.444±1.063 2.297±1.061 1.364同学 2.833±1.017 3.231±1.021 -3.847***老师 11.951±0.959 1.936±0.818 0.164情感支持 母亲 3.356±1.027 3.198±1.081 -1.338父亲 3.312±1.027 3.198±1.081 1.070同学 3.242±0.952 3.621±0.901 -4.009***老师 2.779±0.982 2.867±0.886 -0.919陪 伴 母亲 2.971±1.100 3.238±1.106 -2.375*父亲 2.950±1.095 2.874±1.118 0.669同学 3.494±0.909 3.575±0.944 -0.863老师 2.208±1.011 2.263±0.899 -0.560价值肯定 母亲 3.273±0.960 3.440±0.990 -1.698父亲 3.295±0.948 3.178±1.050 1.161同学 2.928±0.893 3.237±0.872 -3.443***老师 2.864±0.939 2.947±0.928 -0.870工具性支持 母亲 3.334±0.974 3.526±1.017 -1.906父亲 3.380±0.966 3.232±1.083 1.403同学 3.206±0.878 3.427±0.857 -2.510*老师 3.161±0.914 3.228±0.906 -0.719支持总维度 2.980±0.726 3.082±0.703 -1.409

3 讨 论

此研究表明,流动女生比流动男生感受更多母亲的亲密感和陪伴,同学的亲密感、情感支持、价值肯定和工具性支持。这和许多研究结论相一致。孙晓莉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人际适应的差异比较方面,同伴交往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女生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认同[10]。侯玉波认为在同性亲密关系中,女性的友谊关系由于有更多共同情感的参与,所以比男性更亲密[2]。

结果可知小学四、五年级的流动儿童感受到父母亲和老师的社会支持好于初一、初二年级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初一和初二年级的流动儿童感受到同学的社会支持好于小学四、五年级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父母与同伴对儿童来说是两种性质的人际关系。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生理上断乳到心理上断乳,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与同龄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最后成为一个从思想到行为完全独立的人。摆脱对父母和家庭的依附,走向同龄人社会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学六年级流动儿童的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是较低的。户口的限制,必须回乡高考的实际情况使得一部分流动儿童小学毕业后回到原籍读初中。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小学六年级的流动儿童产生了不稳定、波动、浮躁的心理。多数流动儿童有继续求学的美好愿望,但是觉得升学无望或学习无用的部分流动儿童,表现出厌学或学习不积极的态度。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小学六年级教师对那些需要回到原籍读书的流动儿童,感到没有成就感,可能为此忽略了与流动儿童的交流与沟通。

表2 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比较

表2 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比较

小四① 小五② 小六③ 初一④ 初二⑤ F 多重比较亲密感 母亲 3.238±1.240 3.005±1.095 2.483±1.085 2.428±1.025 2.417±1.0759.100*** ④<②;④<①;⑤<①;⑤<②;③<①;③<②父亲 2.942±1.215 2.710±1.104 2.213±1.041 2.187±0.945 2.159±0.8399.451*** ④<②;④<①;⑤<①;⑤<②;③<①;③<②同学 2.837±1.058 2.907±1.097 2.860±1.045 3.009±0.937 3.277±1.0402.487* ①<⑤;④<⑤;③<⑤老师 2.277±1.156 2.322±0.983 1.691±0.851 1.829±0.722 1.854±0.8057.299** ④<②;④<①;⑤<①;⑤<②;③<①;③<②情感支持 母亲 3.858±1.064 3.770±0.989 3.275±1.009 3.261±1.054 3.264±1.0286.219*** ④<②;④<①;⑤<①;⑤<②;③<①;③<②;③<①;③<②父亲 3.650±1.136 3.451±1.037 3.134±1.026 3.160±1.011 3.112±1.0173.758** ④<①;⑤< ①;③<①同学 3.228±1.001 3.383±1.112 3.171±0.945 3.482±0.861 3.571±0.8702.522* ③<④;①<⑤老师 3.132±1.051 3.328±0.934 2.371±0.954 2.702±0.787 2.788±0.91511.270***④<②;④<①;④<③;⑤<①;②<④;⑤<②;③<①;③<②陪 伴 母亲 3.660±1.110 3.425±1.106 3.097±1.050 2.826±1.051 2.879±1.0459.058*** ④<②;④<①;⑤<①;⑤<②;③<①父亲 3.478±1.214 3.131±1.079 2.949±1.116 2.727±1.075 2.648±0.9087.423*** ④<②;④<①;⑤<①;⑤<②;③<①;③<⑤同学 3.389±0.917 3.647±0.938 3.480±0.916 3.504±0.886 3.632±0.9300.982老师 2.480±1.140 2.627±1.040 1.974±0.931 2.135±0.824 2.162±0.8855.436*** ④<②;④<①;⑤<①;⑤<②;③<①;③<②价值肯定 母亲 3.513±1.019 3.561±0.939 3.306±0.920 3.198±0.983 3.365±0.9542.099父亲 3.383±1.012 3.357±1.007 3.247±0.972 3.128±1.006 3.260±0.9811.011同学 2.826±0.912 3.187±0.987 2.832±0.850 3.119±0.823 3.233±0.9223.489** ①<④;③<④;①<⑤;③<⑤;①<②;③<②老师 2.951±1.009 3.403±0.977 2.512±0.974 2.888±0.857 2.836±0.8677.428*** ④<②;③<④;⑤<②;③<⑤;①<②;③<①;③<②工具性支持 母亲 3.771±0.977 3.640±0.994 3.337±0.942 3.294±1.003 3.281±0.9803.928** ④<①;④<②;⑤<①;⑤<②;③<①父亲 3.669±1.038 3.420±1.020 3.273±1.033 3.232±1.015 3.138±0.9553.092* ④<①;④<②;⑤<①;⑤<②;③<①同学 3.263±0.894 3.365±0.905 3.134±0.911 3.280±0.782 3.480±0.9081.673老师 3.385±0.999 3.654±0.876 2.797±1.020 3.131±0.797 3.112±0.8858.120*** ④<②;③<④;⑤<②;③<⑤;③<①;③<②

表3 不同流动时间的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比较

表3 不同流动时间的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比较

2年以下① 2~5年② 6~10年③ 10年以上④ F 多重比较工具性支持 父亲 3.194±0.999 3.005±1.125 3.451±3.194 3.340±0.959 3.642* ②<③;②<④

表4 不同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比较

表4 不同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在社会支持上的差异比较

优① 良② 中③ 差④ F 多重比较社会支持 母亲 3.565±0.909 3.223±0.970 3.038±0.912 2.938±0.989 7.045*** ②<①;④<①;③<①父亲 3.327±0.952 3.049±0.961 2.948±0.912 2.917±0.905 3.471* ②<①;③<①;④<①同学 3.347±0.848 3.296±0.821 3.147±0.806 3.366±0.826 1.358老师 2.977±0.840 2.721±0.829 2.615±0.811 2.451±0.721 5.362*** ②<①;③<①;④<①;④<②支持总维度 3.255±0.729 3.011±0.705 2.884±0.678 2.873±0.701 5.692*** ②<①;③<①;④<①

在2年以下的流动儿童感受父亲工具性支持低于流动时间在6~10年和10年以上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关于社会支持较低的主观感受可能有其现实基础。就家庭支持来说,由于流动儿童的家庭成员本身就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家庭教育资源的不足也使他们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为其子女提供支持[11]。打工者在城市生活时间越久,打工者可能得到更多的经济收入和较好的社会经济地位[12]。因此,流动时间越长,流动儿童的父亲越有可能为其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自评学习成绩优的流动儿童感受到社会支持好于优以下自评学习成绩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抑郁和过失行为有显著的缓冲作用,能很好的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是其主要的任务,学习成绩优异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要他人的关注,如父母亲的表扬,老师的肯定。同时,也能得到社会更多的资助,如泉州市教育局奖励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泉州市妇联为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夏令营活动。

本研究结果对提高流动儿童的主观社会支持有启发意义:给予流动男童人际技能训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学习困难的流动儿童给予学习上的指导;重视小学六年级流动儿童的升学指导;引导初中阶段教师对流动儿童给予更多关爱。

[1]许松芽.泉州流动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研究[J].福建论坛,2009(专辑):79-80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0-139

[3]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3):73-81

[4]许松芽.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3):62-63

[5]胡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76-978

[6]赵笑梅,李婷.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3):60-63

[7]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68-70

[8]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人格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28(4):868-871

[9]刘霞,武岳,申继亮,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4):325-327

[10]孙晓莉.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6(12):20-21

[11]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状况及社会支持保护作用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1,34(3):631-635

[12]申继亮,王兴华.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中国妇女,2007(6):27-38

猜你喜欢

工具性流动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流动的光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向量的巧用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