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美丽的儿童诗

2012-04-29赵巧临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2年2期

一、首要识字,把握语言

在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儿童诗教学中,教师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小学生识字较少,对诗歌的字面理解尚且含糊不清,就更不用说诗歌的内层意义了。因此,语言和识字的提高是小学语文儿童诗阅读教学首要克服的内容。

1.把握阅读的顺序

教师应该通过正确的阅读顺序来进行儿童诗阅读的教育。首先,教师在开启一篇新的儿童诗课文的时候,应该在学生面前朗读一遍诗文,给学生建立一个课文的初步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读一遍文章。这是学生真正接触诗歌所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脑海里形成该首儿童诗的文字、框架、内容的关键一步。再次,让同学们自由朗读。小学生和高中生一样,都需要自己对知识进行消化的时间。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教师最好不要长时间传授其知识,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时间。

2.识字技巧

儿童诗中含有比较多的生字,这也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学习生字的教学方式。通过儿童诗的学习能够学到学生不懂的生字,通过生字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整首儿童诗。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通常小学教师会用偏旁部首对比识字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记住很多生字,也会用拆字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如《大海睡了》里的“鼾声”的“鼾”字,就可以通过“鼻”加“干”的拆字方法来识字,既能达到快速识字的效果,又能够提高学生对儿童诗的诗歌理解。

3.运用各种感官

无论是识生字还是语言的把握,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针对小学生爱新奇、爱玩的特点,在儿童诗的前期教学中会引入一些器材和道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通过课文幻灯片的展示,刺激学生对生字和诗歌语言的视觉感官;通过诗歌磁带的播放,能够刺激学生的对诗歌言语的听觉感官。运用各种感官教学,能够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儿童诗歌的最佳状态。

二、加强诵读,激发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诵读和朗读是两码事。朗读是读通诗歌,而诵读是在领会意象的基础上有感情色彩的朗读。

1.诵读之前一定要熟读诗歌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语中的的表明了熟读对诵读的重要性。无论是多么难以理解的文章,在熟读百遍后,自然就能够理解它的含义。儿童诗的诵读对于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小学生接受事物的潜能是巨大的,能够在无意中从熟读阶段自然升华到诵读的阶段。

2.引导学生意象诵读

不论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学习方法都会是最有效果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产生很多的联想,但对于课文的文字则很少通过意象联想的方法来加深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诗歌意象诱导。如《早操》一诗歌中,教师可以将诗歌中对早操的描绘与小学生做早操的情况进行对比,然后用丰富的语言表述出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脑海中的意象联想,提高学生主动诵读的学习兴趣。

3.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语气、语调的正确把握是诵读诗歌的前提条件,只有用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意境的语气、语调进行诵读,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意境;而深入理解儿童诗的意象后,才能够更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两者相互依托,相互帮助。如诵读《大海睡了》的时候,语气要尽量轻柔,语调要尽量平缓,让人仿佛置身于非常安静的环境中,眼前浮现一片平静壮阔的大海,海面上没有一丝涟漪的景象。这样,让学生的思想在诗歌的意象中遨游,诵读起来自然是感情深厚,语气、语调也把握得恰到好处!

三、领会意境,感受情怀

所谓意境,就是读者把具体的景象和抽象的思维融合到一起,把主观和客观相互结合,在心中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片,以加深对诗歌深层情感的了解,再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而与作者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的一种思想境界。小学生的想象力和领悟力都是无限的,但是要开发潜力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儿童诗是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创作的诗歌,诗中的星星会眨眼睛,月亮会害羞,小鸟会唱歌,蝴蝶会跳舞……教师正确、及时地引导小学生在儿童诗的海洋中畅游,不仅能够使小学生正确理解儿童诗的内涵,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文学界中,诗歌永远都是“最重情”的文学作品表现方法。诗歌力图通过事物和景观的描绘,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怀。读者通过领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情的体会,每个人都不一样,更何况是小学生,他们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思想总是难以捉摸和把握。这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发理解情感的大脑。教师可以通过不断提出疑问的方式,来一步一步指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感情;通过幻灯片图片、相关视频和录音等各种感官刺激的配合,激发学生理解诗歌深层感情的了解需求和感受能力。

布罗茨基曾说过:“诗歌是对人类记忆的表达。”诗歌是各种文学体裁之母,是人们咏古叹今、借物抒怀、净化心灵的媒介。学习诗歌应该从娃娃抓起,儿童诗正是建立在孩子们无限童真和丰富想象力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学习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发扬诗歌精神。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