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到水穷处,花月正春风

2012-04-29黄美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2年2期

低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笔者结合教材,精心选择适合的儿歌,让孩子们在严格而又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快乐地接受教育,畅享童年。

一、选择适合培养孩子兴趣的——黄口兴会更无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低年级孩子感知事物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注意还很不稳定,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持续时间也不长。除了采用其他适合低年级儿童心理年龄特点的激趣手段外,我还采用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儿歌,让儿歌的童趣与亲切感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寓教于乐,让孩子更愿意去学习知识。

在教完《夕阳真美》这一课时,我出示了几组儿歌:

夕阳

夕阳是一个苹果,

黑夜是贪吃鬼,

一口就把夕阳,

吃掉。

太阳喝醉酒

太阳喝醉酒,

不小心撞到山头,

就倒在山头后面,

于是,

黑夜就出现了。

短短几句的趣味儿歌,调动了孩子们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增进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选择适合训练儿童语言的——不复期期与艾艾

儿童在入学前,已基本掌握了口语,但由于词汇不丰富,组词成句能力不强。因此,低语课堂的重要任务就是语言训练,要让孩子们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正确地听,顺畅地说,流利地读,自然地写,让孩子们能够自由地表情达意。而儿歌在语言训练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在选择儿歌时,我注意选择语言存量丰富,能够快速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的材料,确保训练效果。在教《水乡歌》这一课时,我在孩子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出示了这样的小练笔:

水乡什么多?

桥多。

千_____,万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水乡什么多?

鱼多。

千_____,万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家乡什么多?

楼多。

千_____,万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家乡什么多?

车多。

千_____,万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就是提高学生驾驭文字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规范化的书面语言。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同时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孩子们变成了学习的中心,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收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成了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识的主动构建者。

三、选择适合调节课堂节奏的——起伏疾徐自有节

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曲之徐疾,亦有一定之节,始唱少缓,后唱少促,此章法之徐疾也;闻事宜缓,急事宜促,此时势之徐疾也;摹情说景宜缓,辩驳趋走宜促,此情理之徐疾也。”课堂犹如一条河流,不是任何时候都只是一种流速流态,而是富于变化,异彩纷呈的。这条“河流”,时而是琤琤淙淙的山溪,时而是惊浪排空的江流,时而是朗澈胜镜的平湖,时而是九曲八弯的河套。这样的课堂通过动与静、张与弛、收与放、疏与密等多种变化,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把课堂教学艺术的节奏,转化为学生的心理节奏,引起共鸣,产生美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刚刚进行了激烈的识字比赛,孩子们略显疲惫,这时,

小杜鹃,小杜鹃,

我们请你唱个歌。

快来呀,快快来,

我们静听你的歌。

咕咕!咕咕!

听了歌儿乐呵呵!

一首精心选择的清新爽口的儿歌漾进课堂,轻轻敲打着孩子们的耳鼓,松弛了孩子们紧张的神经,调节了课堂的节奏,使孩子们在张弛有度的课堂上精神满满,轻松学习。

四、选择适合陶冶学生情操的——好雨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儿歌的吟唱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调节情绪,还可以因着儿歌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教师在安排课堂中的儿歌吟唱时,适当选择内容丰富、思想纯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自能如应时而降的春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净化孩子们的灵魂,在他们的心中撑起理想、自信、善良、感恩的风帆。

在教《母亲的恩情》这一课时,我在课文快结束时,又用《小板凳》:

小板凳,真听话,

和我一起等妈妈,

妈妈下班回到家,

我请妈妈快坐下。

这首儿歌抒发了儿童对妈妈的依恋、期盼妈妈早点回家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儿童学会尊重妈妈、尊重他人,并在外泄感情的过程中获得教益。再如,在教《鸟岛》时,课堂小结之后,老师推出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

保护动物人人知。

你拍二,我拍二,

房檐底下有燕儿。

…………

你拍九,我拍九,

我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

保护动物是大事。

孩子们在歌声中明白了尊重动物、保护动物的道理,获得了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儿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与语文课本身就有着千思万缕的联系。学生对童谣的认知,从他们牙牙学语时就已经有了。因此,在语文课上,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童谣,巧求变化,无论是对课堂节奏、课堂气氛的调控,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情感的发展与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