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劫

2012-04-29刘庆明

民间文学 2012年7期

王石森和妻子秀芳从银行里取出六万元钱准备在老家办一个养猪场,两口子出了银行,跨上电动车,朝县城三十里路外的水泉小村驶去。

他们离开县城,来到一个转弯山口,平时这条路来往车辆不多,行人也少。这条路叫鬼怕路,以前经常出现打家劫舍的事。秀芳挎着装了六万元钱的包,紧张得身体紧紧贴着老公的后背。

电动车在路上平稳地行驶着,突然前面有好几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王石森把车子停下,嘴里嘀咕道:“这是谁故意把石头放在路中间挡人家的路?”

秀芳也下了车,两口子正准备搬开这几个大石头,就在这时,路边的草丛里猛然蹿出三个青年人,每人手里都晃着一把雪亮亮的刀子,眼露凶光。其中一个青年人说:“快把钱放下走人,要不老子就一刀砍了你们两口子!”

另外一个青年人过来从秀芳的背上强拉下那个包,秀芳两手死死地抓着那个包。

王石森想反抗,可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刀子已经搁在他脖子上,叫他一动也不能动,其余两个青年人用刀子在秀芳手上狠狠地划了一下,顿时鲜血如注,那个包已经被他们抢了过去。

也就这时,他们听到一声咳嗽,都不约而同地回过头看,不禁吓了一跳,原来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翁拄着一根棍子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好像从天而降。

那个提着包的年轻人说:“老东西,不关你的事,赶紧离开!”

白发老翁好像耳朵有点背,口里还不停地问道:“你们在说啥?你们为什么用刀子对着他们?”

其中一个年轻人对老翁说,这两口子欠了他们的钱好几年没还,没办法,如今他们只好用这个方式逼两口子还钱了。

这老翁半信半疑地点了一下头,突然转过头来对他们说,就是要他们两口子还钱也不能在这路上逼着还,在半路逼着还钱,人家一看就是抢钱嘛!老翁说他们说谎也说不圆,一下就露出了破绽。

老人说到这里哈哈大笑。那个用刀子架在王石森脖子上的年轻人听了老翁的话,更是丝毫不敢放松半点警惕,手里的刀子依然紧紧地搁在王石森的脖子上。老翁还是劝他们不要做这种蠢事,要他们把钱还给人家,让人家走,他也不报警。

这几个抢钱的人都说这老翁傻得有点可爱。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不由分说把王石森两口子的手机也抢了,还用刀子扎破了电动车轮胎,然后又把他们两口子的手反绑在电动车的车架上。这几个年轻人正准备拔脚离开,老翁却对他们发话了,说他们就这样走了,也不看看他这个老头在这里做什么的。

那个拔刀子的年轻人只当他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又这样多管闲事,就骂道,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想尝尝刀子的滋味?

那个提着钱袋子的年轻人站在一边没有靠近,另外两个年轻人开始围着老头。那老头却不慌不忙,站在那里等他们出手。拿刀子的先冲了上去,刚到老头身边,刀子还没挨到他的衣服,就一个狗吃屎往前栽倒了。另一个年轻人见状,心里不服,他拾起路边的一根棍棒,向老头挥舞着,动作很快,可老头只是用手里拄着的棍轻轻一拔就把他的棍棒挑得老远,年轻人手里空了。那个提钱的年轻人见状,拔腿就跑,这老人也不慌,手里的棍子向年轻人飞了过去,只见那提包的年轻人一下子就栽倒在地。

老人走了过去,把他手里的包拿了回来,并说:“你自己把包送到人家手里赔不是,并表示下次再也不做这等坏事,好好做人,我就饶你们这回,不报警。”

那三个年轻人一看老人不简单,不是一般之人,吓得跪在地上表示今后再也不做这种事了。老人点了点头,就说:“快把绑着的那两个人放开,把钱还给人家。”这几个年轻人老老实实点头同意。

老人转身走到王石森两口子身边,不料一个青年人突然站起来直朝老人身上猛扑过去,一下把老人摔在地上,接着另两个人也扑了上去,压在老人身上,接着把老人的双手绑得结结实实。

一个年轻人说:“老家伙,现在不怕你再有几下子了,你再有功夫也没办法了。”

老人口里、鼻子里全是泥巴,鼻子里还流着血。

那三个年轻人拍了拍身上的灰土,拿着钱袋,口里吹着哨子往前走。

老人还没等他们走多远就大声对他们说:“你们快把我放了,要不然,你们就没命了,我给你们三个人都点了穴道,再过一个时辰不为你们解开,那真的没命了。”

那三个年轻人听后,大笑着对他说:“老家伙,这回你可老实了,还想来骗我们?没门!”

老人又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过不了半个时辰,你们就会从口里吐出血来,到时你们就会明白的。”

三个年轻人根本不会相信老人说的话,还是往前走。他们没走多远,就有一个人口里吐出一口鲜血,不一会儿,另两个也吐出了鲜血,虽然吐的不多,却吓得他们胆战心惊,其中一个就说:“这老头果真有功夫,惹不得,我们还是回去求情吧?”

另一个却说:“别听那老头胡说,想想看,我们又没有和他身体接触,他怎能点我们穴道?分明是在吓唬我们。”

“是呵,我们根本就没和老头有身体接触,他就是有功夫也不可能点到我们穴道。”那个青年人也觉得老头没那么神通。

就在这时,一中年人从他们对面走来,看样子是去县城的。这中年人到了他们身边时,三个年轻人口里又吐出鲜血来,中年人见状,就说:“小伙子,你们三个怎么都吐鲜血啊?”

其中的一个年轻人说,他们是走急了路才这样的。中年人说,不对,这天还不热,不至于这样,想他们一定遇到什么事了。

三个年轻人觉得他说得好蹊跷,就停下来问那中年人。他们也觉得奇怪,是呵,天又不是很热,难道鬼怕路这地方有鬼不成?

那中年人说:“正是这个意思,以前这里经常有强盗出没,你们没听说过这里的故事吗?那是清末,有三个强盗在这里抢劫一个出外做小货郎的银元。那小货郎虽然有点功夫,但还是敌不过那三个年轻强盗,就在快要把他逼向绝路时,一个老头路过这里,那三个强盗根本不把老头放在眼里,继续争抢小货郎手中的银元。这老头一看就明白了,光天化日之下抢钱,真是天理难容,老头路见不平,大喝一声:‘把手停下。人家做小生意也不容易,你们年纪轻轻的,自己不劳动,大白天却做这等坏事。’老头刚说完,其中一个强盗用刀子向小货郎刺去,这老头眼疾手快,飞起一脚就把强盗的刀子踢掉在地上。另外两个强盗像老虎一般扑了上来,那个小货郎也向前和这三个强盗厮打。那个丢了刀子的强盗拾起地上的扁担朝小货郎脑袋打去,老头见状,突然猛翻过身来,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石头向那强盗抛过去,只见那强盗一下子栽倒在地,动弹不得。也就在他飞起石头的一瞬间,另一个强盗用刀子捅进老头的脖子,那小货郎扬起扁担猛力向两个强盗的脑袋扫过去,顿时鲜血如注,三个强盗都死了,可那老头也死了。后来这里就经常闹鬼。那老头就是我们村里人,他的曾孙还在,如今也是雪白的头发,也有一番好功夫,你们没有看到?他经常会有事没事走这条路,品性很像他的老祖爷,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还有一手绝艺,不用挨身,就能点你穴道,是死是活由他定,可他从来没伤过人。”

这三个年轻人听了中年人的话,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如何是好。

其中一个说:“回去,向他求情,我们还来得及。”另两个还想说什么,可是忍不住又吐起血来,吓得不行,只好返回去。

老头坐在地上,一直望着那三个年轻人走去的路。不一会儿看到那三个年轻人折回来了,旁边还跟着一个中年人,老头仔细一看那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侄儿望龙。

三个年轻人来到老人身边,对老人说:“是我们做错了,只要你放过我们,把我们的穴道点开,我们今后再也不做这种事了。”

老人说:“你们说是这样说,拿什么让我来相信你们?刚才你们不也是说得好好的么,为什么突然又翻脸了?”

他们说:“是那些钱蒙住了我们的眼,当时我们就是想那袋子钱。”

中年男子忙把大伯父身上的绳子解下来,接着又把夫妻的绳子松开了,三个人把钱还给了王石森和秀芳。他俩看到老人想说什么,却被中年男子一个眼色给阻止了。

老人和他侄子望龙走在后面,王石森夫妻俩扶着电动车走在前头,那三个年轻人走在中间,他们一直朝王石森家方向走去。

没走多远,前面来了几个巡警,老人向他们使了一个眼色,三个巡警上前抓住了三个年轻人。三人还想分辩,老人对巡警们说:“这是一个屡教不改的抢劫团伙。不过还是要从宽处理,有悔改表现。”

原来这老人是王石森夫妻的老邻居,前天他听王石森夫妻说去银行取钱办一个养猪场,他想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路上多不安全,老人为他们担心。

到了第二天,老人去镇上赶集,在小店里吃面条时,见旁边一张小桌上有三个年轻人鬼鬼祟祟的,只听得他们窃窃私语:“就到那条鬼怕路等候,碰上有钱的就捞一把。”

老人又听说,那条鬼怕路近段时间常有人打劫,他想王石森夫妇正走这条路,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呢?于是,暗地里做起了保护,想不到真的遇到了这一幕!

他对他的侄子交代,要是这天中午十二时还没到家,就要他报警,要警察顺着这条鬼怕路走来。

至于老人点穴道是他多年练就的功夫,他点他们的穴道并没点死,也就是说没一点生命危险,再多过一个小时就会自动复到原位,一点问题也没有。后来老人见义勇为智捉抢劫犯的故事被王石森夫妻在村里传开了。